看沪剧新表达反响如何?《敦煌女儿》研讨会举行

小编用尽了洪荒之力,看沪剧新表达反响如何?《敦煌女儿》研讨会举行 的全部内容都在这里了,拿走不谢!

正文开始:





东方网记者郁婷苈5月24日报道:今天上午,在原创沪剧《敦煌女儿》研讨会上,来自业内的专家学者共同为昨晚试首演的《敦煌女儿》建言献策。





现实创作与艺术表达如何相统一





沪剧《敦煌女儿》根据敦煌研究院荣誉院长樊锦诗的人生历程创作而成,演员们用悠扬婉转的“上海声音”,唱出一代代文保工作者薪火相传的“莫高精神”。





“虽然是现代题材,但是能够通过人的真实情感和精神感召,让观众感觉到艺术家的责任感,同时感觉到戏曲表现现代生活的合理感。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贡献。”中国戏剧家协会秘书长崔伟表示,“通过对人生中部分段落的捕捉,既是生命中真实的环节,又是艺术家最能够通过艺术加工和情感展现,产生戏剧性的艺术呈现。这样使得整个戏虽然是真实的题材、真实的人物,但是戏剧性和艺术感染力得到了展示。”





中国戏剧家协会梅花奖艺术团原常务副团长赵承燕认为,“这是一部人民的戏”,这个戏,导演和编剧融为一体,深化了人性化与美的呈现。台上的人和台下的人,从精神和灵魂的深处,也融为一体。把敦煌人的坚定信仰、文化坚守,理想和情怀表现得淋漓尽致。





俯下身来写人物,平凡中的见伟大





中国戏剧家协会驻会副主席季国平认为,本身樊锦诗是一个不平凡又平凡的人,不平凡的是她的坚守,平凡的是她历程可能没有大起大落的经历,要入戏确实难。“这个戏目前抓住这个坚守,从当年的小姑娘到家庭,这是重点。”





“从真人真事到戏,这是一个艰难、残酷、又冒险的过程。”北京人民艺术剧院原院长刘锦云说,“这个戏遵循了写人原则,剧中没有写豪言壮语也没有写奉献歌颂,而是俯下身来写这个人物,写她的艰难困苦,写她作为母亲所有的以及科学家的本分,从平凡中见伟大。”《剧本》副主编武丹丹则表示,“美和实际人生有一个距离,这样才能献出事物本身美。要保持这种神秘和空灵的距离,茅善玉院长五年的坚持,也给了我们所有观众一定的观赏距离,这也是这出戏能够成功的重要原因。”





表面上说的敦煌女儿,实际上说的是一个群体。在表现这个内容的时候,导演的舞台调度和多种元素的应用以及各个节点的选取,都是符合于剧情和人物形象表达,各种表现手段也服务于人物的情感需要。“因此,我说他的情感表达和艺术感染力,在独特艺术处理中是相得益彰的。”《人民日报》文艺部原主任刘玉琴说道。





低调中彰显力量,开拓沪剧新表达?





江西省戏剧家协会驻会主席龙红认为,“往往一说到英雄人物和现实题材的时候,情绪就会更高昂,使得合唱团用非常激昂高亢的唱腔表达。但是恰恰茅老师的唱腔没有用这样的方式表达,仍然是柔情细语,但是达到的震撼力恰到好处,我接受起来合适、真实,感觉很美妙。”





现代戏创作又有了一个新的收获,这是现代剧创作的丰硕成果。这样的戏特别有时代的特点,这个戏是低调奢华。“这次发现沪剧表现力有了特别大的拓展,悠扬的声腔唱起来和敦煌的深邃文化特别匹配,特别吻合。”《中国戏剧》原主编赓续华说。





中国戏剧家协会秘书长崔伟则表示,这个戏有很多小细节,这次文本改变很大,但非常出神,这种出神的东西恰恰被茅善玉抓到了。“比如说‘困觉’这两个词,把人物犹豫之后的性格,我感觉是大师之笔。”中国艺术研究院戏曲研究所所长王馗则不吝赞美之词,“这个作品我看到张曼君导演所有的艺术手段以及现代戏的创作过程中的通史性,灵活的时空转化,新歌舞化的尝试,诗意化的展现,不露痕迹的呈现在舞台上。可以作为现代戏现实题材的重要法则,在中国当代戏曲中引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