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7大会:人工智能浪潮下,运营商“瞄”向哪里?

面对人工智能,运营商会抓哪些机会?在2018年世界电信和信息社会日大会上,中国电信副总经理刘桂清、中国移动副总经理李正茂、中国联通副总经理梁宝俊、中国塔铁副总经理顾晓敏的主旨演讲可以让我们有更多了解。

5·17大会:人工智能浪潮下,运营商“瞄”向哪里?

中国电信副总经理刘桂清:

智能生态连接用户规模已超过6.5亿

中国电信2016年发布新的转型战略——致力于做领先的综合智能信息服务运营商,从而加快了网络智能化、业务生态化、运营智慧化步伐。

在研发上,与产学研伙伴共建“人工智能联合实验室”、“区块链与数字经济联合创新实验室”、“灯塔AI能力开放平台”等产业协同创新平台。在国际上,中国电信联合产业伙伴在欧洲电信标准化协会(ETSI)成立了全球第一个网络人工智能标准工作组,并对外主导发布了全球第一个网络人工智能需求的国际技术标准;在国内,中国电信牵头产业界共同编制发布了《网络人工智能应用白皮书》,首次给出了网络人工智能的定义、内涵、典型应用场景和未来网络人工智能应用框架。

在智能网络建设上,中国电信于2016年7月发布了《中国电信CTNet2025网络架构白皮书》,正式启动中国电信10年网络智能化重构计划。现已建成全球最大的vIMS虚拟化网络,在云资源池内商用部署SDN,开发出面向中小企业的随选网络,网络重构成效初显。

在应用上,推出中国电信智能客服机器人“小知”,以人机交互方式提供7*24小时智能应答服务。在此基础上,中国电信还将搭建集约的“智能客服云平台”,实现客服电话的“即问即答”。与智能终端厂商合作,引入智能音箱、智能互联、智能组网、智能手机、智能网关、智能机顶盒等,形成智慧家庭产品族群。自主研发的“智察”系统,以警情数据、常控人口数据为基础,通过智能化分析,提升了警务工作效率。

在智能生态上,中国电信提出业务生态化构建“生态魔方”,目前,中国电信的智能生态连接用户规模已超过6.5亿,终端产业联盟合作伙伴数百家;智慧家庭用户规模超过1亿,智慧家庭产业联盟合作伙伴数百家;物联网用户规模达6000万,天翼物联产业联盟合作伙伴450家;2017年新兴ICT收入超过400亿元,大数据联盟合作伙伴数百家;互联网金融(翼支付)交易额超过1.5万亿元/年,合作商家450万户。

5·17大会:人工智能浪潮下,运营商“瞄”向哪里?

中国移动副总经理李正茂:

用人工智能降低网络“四代共生”“十域并存”管理难度



为构建一个伟大的智能化时代,从通信行业出发,我们需要从两方面做出踏实的努力:

一方面,是推进通信行业本身的智能化。

首先是网络的智能化。中国移动现网结构复杂,基础网络“四代共生”(2/3/4/5G),核心网演进“十域并存”,现网运维面临着强度大、人员不足、流程差异大和复杂度高等挑战。我们已经运用人工智能技术来解决这些问题,并取得了良好效果,如故障领域的网络告警自动关联故障和投诉智能化定位、性能领域的路测问题智能化定位等等。中国移动正有序推进基于人工智能技术的智能编排、智能网优和智能网维的下一代网络研发工作。2017年中国移动联合AT&T推出了下一代网络编排器开源项目ONAP,项目的主要目标是为下一代网络构建一个灵活高效智能化的大脑。

其次,在智能化服务、智能化市场、智能化安全、智能化泛娱乐方面也做了大量的技术储备和应用落地10086智能自服务机器人“移娃”单月与客户交互量已达2亿多次。

另一方面,是运用信息通信技术更好地支撑和服务人工智能产业以及各行业的智能化转型。

以5G为代表的新一代网络的部署和商用,将为人工智能的发展注入新的动力。

中国移动于2016年成立了5G联创中心,目前已经有127家企业加入,包括智能驾驶企业、机器人公司、芯片公司等以人工智能技术为核心的应用和企业占了半壁江山,他们正在和中国移动一起探索和建立5G与人工智能的生态体系。近期在上海、成都、雄安成立了三大产业研究院,在中国移动研究院成立了人工智能和智慧运营中心,我们决心以更大的力度去推动人工智能与5G在各个垂直领域与各行业的融合。

5·17大会:人工智能浪潮下,运营商“瞄”向哪里?

中国联通副总经理梁宝俊:

从消费互联网向产业互联网转型

中国联通加快建设具有“新基因、新治理、新运营、新动能、新生态”的“五新”联通。

在网络智能化上,2015年,中国联通发布了基于SDN/NFV和云的新一代网络架构CUBE-Net 2.0。2018年4月,中国联通正式发布以中国联通CUBE-Net 2.0为目标架构的中国联通产业互联网 (CUII)SDN实践成果,中国联通网络智能化实践取得了初步成效。以CUII为承载,中国联通研发了云联网、云组网、云专线等“云网一体”新产品,实现了弹性带宽、自助服务和及时开通。

在运营智能化上,中国联通构建了全球最领先的集约化、全云化、智能化、使能化cBSS核心业务支撑平台(已支撑2.2亿出账用户,122亿月收入),具备5亿用户承载规模。在客户服务中,与百度、阿里等人工智能深度合作,进一步向全行业输出智能化智慧化呼叫中心云解决方案。同时,建立了防骚扰系统和防欺诈系统,通过智能化精准识别分析,建立不良呼叫号码库,实现在用户终端侧进行号码识别提醒服务。在物联网运营中建立了先进的连接管理云平台和使能平台。

在应用智能化上,积极从消费互联网向产业互联网转型,在垂直领域打造智能化解决方案,并设立了12个产业互联网公司。

在政务领域,将人工智能技术引入“雪亮工程”,将人脸识别、车牌号比对、大数据分析、综合布控等技术与县、乡、村三级综治中心建设相结合;在生态环境领域,将人工智能视觉技术运用到联通智慧河(湖)长解决方案中,实现对河(湖)道、水库、排污口等重点区域的智能化视频监控;在医疗领域,我们与腾讯等合作伙伴一起,针对医学影像应用场景,推出医疗影像云解决方案,利用图像识别和深度学习技术,对患者的CT、核磁共振等医学影像的病灶自动识别,帮助医生提高诊断效率;在车联网领域,联通智网科技运用大数据能力,建立汽车行业全生命周期的用户核心库及服务场景库,并通过用户与场景的智能匹配,对近1000万用户提供个性化、场景化运营服务。

5·17大会:人工智能浪潮下,运营商“瞄”向哪里?

中国铁塔副总经理顾晓敏

推动“通信塔”与“社会塔”相互转换

中国铁塔在国家大力实施“网络强国”、“宽带中国”战略的大背景下,在国资委、工信部的指导下,在三家电信企业积极推动下成立。三年多来,初步形成了“共享竞合的铁塔模式”。

一是通过统筹资源、集约建设,有效缩短了建设周期,加快了建设速度,三家电信企业使用的站址总规模与成立前相比实现“翻番”,助力我国建成全球最大的4G网络,促进了移动通信的快速发展,为“网络强国”提供了强有力的基础支撑。截至2017年底,中国铁塔累计改造及新建交付的铁塔站址达到146.2万;已投入运营的室分项目1.7万个;涉及高铁与地铁57条。站址总数达到187万座。

二是坚持“一家建设 多家使用”、“能共享不新建”,有效解决了多年来行业重复建设的问题,为行业和社会带来明显的效益。三年多来三家电信企业新增站址共享率迅速提升至70.4%,节约了大量行业投资及土地占用。

三是在投资方向上注意向边远地区倾斜。三年多来,西部12省(区、市)中多数地区站址增长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四是积极争取政府支持,为行业营造了更为良好的发展环境。目前已与28个省政府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共同推进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河北、山西、黑龙江等十多个省政府出台文件或省政府领导批示,明确由铁塔公司统筹组织5G规划。

当前,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对基础支撑的移动通信网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后4G、5G时代基站密集覆盖成为必然。我们将推动“通信塔”与“社会塔”相互转换,促进共享发展、协同发展、创新发展、合作发展和绿色发展。

(《中国电子报》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5·17大会:人工智能浪潮下,运营商“瞄”向哪里?


                    5·17大会:人工智能浪潮下,运营商“瞄”向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