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文教程:PICC置管后皮下淤血的处理及预防

PICC置管后穿刺局部渗血为临床常见的合并症,严重时会导致皮下大片瘀血。近日,某微信群有护理同行向笔者咨询PICC置管后渗血的处理方法。现结合案例,分享PICC置管后皮下瘀斑的处理过程。

图文教程:PICC置管后皮下淤血的处理及预防

图文教程:PICC置管后皮下淤血的处理及预防

案例分享

患者,男性,79岁。入院诊断:小细胞肺癌。

因治疗需要,于2018-04-12在右上肢留置PICC导管一根。术后即见局部渗血,予更换敷贴一次。当时未予纱布按压,只用透明薄膜敷料固定。24小时后见穿刺点沿导管有少量渗血。

图文教程:PICC置管后皮下淤血的处理及预防

2018-04-14至2018-04-15是双休日,因无特殊治疗,患者请假回家。

2018-04-16患者返院,责任护士评估时发现皮下有大片瘀斑,穿刺点沿导管渗血增多。经评估出凝血功能及血小板结果在正常范围,考虑与患者回家期间活动过度有关。

图文教程:PICC置管后皮下淤血的处理及预防

处理:按常规消毒,局部予水胶体溃疡贴4cm*6cm一个固定于穿刺点,外用透明薄膜敷料固定。告知患者勿过度活动。

图文教程:PICC置管后皮下淤血的处理及预防

2018-04-23 一周后评估:穿刺点无明显渗血,皮下瘀斑较前明显吸收。患者自觉用水胶体敷料贴敷后感觉舒适。

处理:继续予水胶体溃疡贴+透明薄膜敷料固定。

图文教程:PICC置管后皮下淤血的处理及预防

知识链接:穿刺点渗血的原因及处理

PICC穿刺点局部渗血多见于穿刺后24~48 h内,穿刺点局部可见少量渗血,或穿刺点及周围部位渗血,患者有疼痛感、烧灼感或针刺感。

常见原因:

1. 选择血管及穿刺不当,如穿刺时穿刺针直刺血管;

2. 穿刺后压迫方法不正确,压迫时间短;

3. 患者凝血功能障碍;

4. 穿刺侧肢体过度活动。

预防及处理:

1. 加强穿刺点的保护,穿刺时避免直刺血管,以便依靠皮肤组织的收缩抑制穿刺点的渗血。

2. 穿刺后按压5~10 min,再使用多层敷料覆盖穿刺点,3M 透明敷料外贴固定,必要时给予生物止血棉(如明胶海绵)+ 弹力绷带在穿刺点上方包扎24~48 h。

3. 对活动受限患者,避免在受力侧及僵直、肌紧张侧穿刺,穿刺后48 h 内避免反复更换敷料,以免影响穿刺点的愈合。

全程管理:预防PICC并发症的防治措施 

1. 置管前:评估患者目前营养状况、既往病史、配合程度、血管情况及禁忌症,并进行记录。提前向患者告知置管的风险性及意义,指导患者签署置管同意书,同时向患者介绍PICC 的置管方法,提高患者对PICC 的认知程度。帮助患者完成置管前置管肢体皮肤的清洁工作,保证皮肤卫生,预防感染。鼓励患者多补充水分,保持良好睡眠。

2. 置管当日:评估置管肢体皮肤清洁状况,为患者准备舒适的穿刺室环境,温度适宜,置管前半小时禁止人员随意走动。说明穿刺室中各项工具的作用及置管流程,帮助患者采取合适体位,按照专业流程进行穿刺置管操作。置管后观察患者穿刺肢体是否有出血、肿胀等情况,是否存在胸闷、心慌等不适状况,注意生命体征变化,叮嘱患者术后24 h 之内避免肢体剧烈活动。

3. 住院期间:由专业人员完成PICC 导管维护,制定PICC 维护的标准流程及质量控制标准,对患者做好包括日常维护常识、并发症表现及应对措施等方面指导。实时评估导管情况,观察是否有并发症发生,置管1 周后选择适当敷料及时更换,预防感染发生。对置管肢体进行评估,防止形成静脉血栓。注意观察液体流速,定期冲洗导管,避免堵塞。指导患者进行日常生活训练,置管侧肢体避免负重。

4. 带管出院:先评估患者对导管维护及置管注意事项的掌握情况,判定患者带管出院的可行性,然后根据评估结果对患者知识盲区进行指导,与患者确定导管维护时间,定期电话随访,督促患者进行导管维护。

参考文献

1、 刘幼方,向贤宏,等. 肿瘤患者PICC 并发症发生的原因分析及护理. 现代临床护理(Modern Clinical Nursing),2014.13(9).

2、 刘娜. 探讨品管圈活动在血液病患者PICC 并发症管理中的应用效果.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8,18(14).

ps:更多相关技巧知识,可在“护士加”--“规范化培训”中免费学习。

图文教程:PICC置管后皮下淤血的处理及预防

护联网,专属于护士的职业发展平台,让护士涨知识、长本事、涨收入!

点击

“阅读原文”

,下载护士加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