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峰微观察】“网络流行语让人变蠢”,这句话好蠢
近期,网络流行语莫名其妙突然成为了众矢之的。
公众号
“武志红”里署名作者
为
“陆
JJ”的一篇《
网络流行语,正在让你越变越蠢》在网络上爆红。作者的观点主要有两点:一、网络用语入侵现实生活,破坏了语言的真诚度;二、网络用语的流行,验证了多数人在语言上的贫瘠。
如果没有网络流行语,公众号的存在就失去根基。换句话说,这个叫
“武志红”公众号受人关注,恰好就是利用了网络语言的传播效率特性,这就好比一个人滋滋有味地啜
着一杯咖啡对着别人说:
“这咖啡好难喝,它有毒”。你信吗?网络流行语也为社情民意表达提供了新的方式。大众传播理论认为,网络流行语一定程度反映了特定时期人们对现实社会、生活状况的主观表达,体现了网民的社会心态和社会情绪,是社会舆情镜像。使用网络流行语的都是青年人,我们要认识到这些网络流行语背后所反映的青年心理与表达层面的呼声,对青年最为关心的教育、就业、成长等问题给予充分的关怀与支持。
生活是带着苦味的,现实世界里存在着不快乐和悲哀,只有精神有问题的人才会否认这一点。既然存在不快乐、不幸福,就应该让人有一个表达、宣泄这种情绪的通道。这种通道在无网络时代,是一种群体性公开反抗行为,容易造成严重的群体现实事件。笔者读书的时候,有一次夏天宿舍大停水,因为停水时间太长,一批学生从楼上抛热水瓶表示不满,引起了校方的震动,最后导致一名男生被开除。换了现在,有了网络渠道,学生顶多就是发个朋友圈,说几句牢骚话就过去了。
网络上扔个炸弹表情,也比现实中扔个臭鸡蛋安全得多。
网络流行语在生活中的存在,是我们对生活有真实体验的结果,是我们努力生活并且要对生活有真实评价的反映。
从这个意义上说,网络用语恰好是一种真诚的语言,是我们真诚地对待他人的生活用语。可以想象,我们在日常交流中,如果还在使用官方用语,用着所谓的书面用语,有意思吗?实际上,中国从唐宋开始,民间语言就已经和书面用语分流了,如果我们以为古人讲的就是文绉绉的文言文,那实在是想多了。《水浒传》和《金瓶梅》和
《红楼梦》里各色人物所说的语言,里面就有很多当时的社会流行语(甚至还有黑话),也并没有妨碍这些名著的经典流传。
网络流行语是一种语言的创新,是对日常语言的一种补充,是一种随着新事物出现而形成的语言自我生成现象。网络流行语不仅不是因为我们语言贫瘠,它们的存在,恰好是我们创造力增强、语言表现力丰富的表现。从事高校思政工作的人应该清楚,如果我们对于学生的网络语言不熟悉的话,不知道学生发的表情,不知道
“666
”、“呵呵”、“本宝宝”、“路转粉”、“粉转黑”的意思,那就悲催了。学生就和我们形成陌路了,还谈什么思想交流。
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顺利开展,就是要我们运用新媒体新技术使工作活起来,推动思想政治工作传统优势同信息技术高度融合,增强时代感和吸引力。如果我们摒弃网络流行语,如果我们不懂得网络流行语,那我们就真的是蠢到家了。
当然,网络流行语既然属于一种创新的语言,就会有一些不符合道德审美规范的词语,这需要我们去甄别,去规范引导,避免产生对于汉语审美体系产生负面影响。比如,笔者所在的班级群,一旦有学生出现不雅观的网络用语,第一时间我就会出面干涉。
“网络流行语”让人变蠢,实际上是一个伪概念。网络流行语只会让我们跟的上这个时代。而一个跟
的
上时代的人,难道会是一个蠢人?文| 宣传部 朱小峰
图|来源网络
微信:zjszy1911
编辑:谷慧慧
浙江商业职业技术学院
投稿邮箱:
00020@zjbc.edu.cn
- 严厉打击网络造谣 我市今年已处罚11人
- 中行副行长任德奇有望出任交通银行行长
- 邮包牵出制毒“大佬” 警方斩断一网络制贩毒网络
- 贝壳找房推出ACN网络,中小中介互利共享赢未来
- 国际观察:朝美互信度低 一次会晤或难解半岛问题
- 人事观察:今年已有七省份省委宣传部部长调整(表)
- 16名网络女主播被同一个男“粉丝”骗了
- 天津加快网络强市建设筑牢网络安全护城河系列微视频:突出“管”
- 北辰第二届大学生网络公益歌曲大赛 13万奖金助力公益
- 全国报警QQ是真的吗?不要轻信网络信息,防止上当受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