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人类的终极问题: 我从哪里来, 宇宙跟我有什么关系

傻大方提示您本文标题是:《关于人类的终极问题: 我从哪里来, 宇宙跟我有什么关系》。来源是。

关于人类的终极问题: 我从哪里来, 宇宙跟我有什么关系。宇宙|人类|关系|星系|恒星|终极---


人类的终极问题:我从哪里来

自1996年美国总统克林顿宣布NASA的科学家在编号ALH84001的火星陨石内找到生命的迹象,

宇宙|人类|关系|星系|恒星|终极---傻大方小编总结的关键词

关于人类的终极问题: 我从哪里来, 宇宙跟我有什么关系

这个消息强烈震撼了科学家对地球以外生命起源的认知。外星生命的可能性并不是没有,但对科学家而言,唯有证据才会令人信服。

ALH84001内发现的证据并不能必然推论火星上曾有过生命,但也引发科学家对生命的形式进行了热烈的讨论。除了看到真正的生命迹象,或者是生命的化石,还有哪些证据有很大的几率伴随着生命。ALH84001并未证明火星上有过生命,虽然卵圆形物体长得很像杆菌,但它的最大问题是体积太小,很难想象如何支持基本的生命活动。这也引发科学家在地球上找寻极小生命的热潮。

也是受ALH84001发现的刺激,NASA开始对一些基本问题产生兴趣,对于生命和整个宇宙的关系导引出几个问题——

星系如何形成?恒星形成的主要关键?恒星何时才会形成行星系统?是否有类似地球的行星存在?地球上的生命如何开始?什么样的生命形态是我们应该找寻的?

这些问题并不是第一次提出来的,但有可能是第一次能够提出答案。NASA就是以上述问题为基础。科学家先确定哪些与问题相关的知识是确定的,哪些知识仍待探究,然后思考手中有哪些方法可以解决问题,或者需要发明新的工具来提供解决之道。我们先看看对于有关起源的相关知识。

星系的形成

宇宙|人类|关系|星系|恒星|终极---傻大方小编总结的关键词

关于人类的终极问题: 我从哪里来, 宇宙跟我有什么关系

星系的形成和宇宙的起源有密切关系。

假如从星系为起点向上看,星系会集结成星系团,星系团可以集结成超级星系团,

宇宙|人类|关系|星系|恒星|终极---傻大方小编总结的关键词

关于人类的终极问题: 我从哪里来, 宇宙跟我有什么关系

这种宇宙的结构是如何形成?宇宙内的物质是先形成星系大小的结构,然后在当中形成一颗颗恒星,还是物质先形成恒星,然后恒星再经过之间的万有引力吸引,集结成星系,这些都仍待研究。

天文学家在20世纪的后半期有许多重大的发现,除了各种不同波长的天文观测开拓了我们的视野,也拓展了我们对宇宙的认知,我们已经知道宇宙如何诞生,其各种过程是如何演变。但是仍有许多重要问题尚未解决,最重要的问题是,宇宙的第一个星系是如何形成的?

天文学家在某些时候很类似考古学家,天文学家经常要对几十亿年前的宇宙进行考古,越大口径的望远镜可以看到越远的天体,也就可以看到远古的宇宙。天文学家在这方面有很大的进展,根据哈勃太空望远镜长达十天的观测,已经获得深空的宇宙影像,当中可以辨识出宇宙不同演化过程中的1500个星系。有些星系只有10亿年的岁数,假如换算成人类的年纪,是在7岁左右。但是要寻找宇宙第一个形成的星系,就要观测到宇宙只有几亿年时的状况,也就是宇宙尚未“断奶”的阶段。

宇宙|人类|关系|星系|恒星|终极---傻大方小编总结的关键词

关于人类的终极问题: 我从哪里来, 宇宙跟我有什么关系

星系形成的问题和宇宙的起源有关。说到宇宙起源,就要提到大爆炸理论。

宇宙|人类|关系|星系|恒星|终极---傻大方小编总结的关键词

关于人类的终极问题: 我从哪里来, 宇宙跟我有什么关系

现在的天文学家相信宇宙的时间、空间是从一百多亿年前的大爆炸所产生的;之后的数十万年,整个宇宙因为温度太高而无法形成任何物质,只有次原子物质和光子的混合体;次原子物质和光子不断地相互碰撞,这时宇宙是一直处在膨胀的阶段,宇宙的温度也不断地下降,最后次原子物质不再和光子碰撞;对光子而言,整个宇宙变得清澈透明,而次原子物质开始组合成氢原子和氦原子;由于光子不再和物质有碰撞的动作,光子也就随着宇宙膨胀而温度下降;直到现在,光子的温度已经降到2.73K,这也是NASA的宇宙背景探测船(COBE)所看到的2.73K宇宙背景辐射。

从COBE看到的宇宙背景辐射和理论的预测非常吻合,

宇宙|人类|关系|星系|恒星|终极---傻大方小编总结的关键词

关于人类的终极问题: 我从哪里来, 宇宙跟我有什么关系

2.73K的背景辐射图就像是物理教科书的插图,这是理论学家的一大胜利。但COBE的结果也困扰了星系形成的理论。星系的形成是因为宇宙的某些区域质量分布不均,某些地方物质密度较高,该区域的万有引力收缩,形成星系,但是COBE发现宇宙最开始的物质分布太均匀,让人几乎不敢相信。

如何从均匀物质分布的不均匀处形成第一个星系?形成星系后又是如何演化?星系又如何变成现今的模样?这些谜题都是“起源”计划的重要课题。NASA要在最近十年中发射太空红外望远镜设备和下一代太空望远镜,用来探索早期的星系,希望找到解开宇宙起源的关键证据。

近年来,毫米波和次毫米波无线电望远镜阵列的快速进展,带动恒星形成理论和观测的重大突破。恒星形成的区域都会被云气和尘埃包围,原恒星发出的可见光无法穿透出来,阻碍天文学家的观测,但无线电波是可以穿透云气和尘埃,使得恒星形成的理论可以得以验证。现今质量近似太阳的恒星的形成理论趋近成熟,这类恒星形成的各个阶段都有理论和观测的证实。一般相信,当云气中心开始形成,周围同时也会形成扁平的盘状云气,称之为吸积盘。气体会先掉落到吸积盘,然后旋人中心,累积中心原恒星的质量,部分气体则会从原恒星两极的方向喷出,形成星际风,星际风可以将原恒星周围剩下的云气吹开,就像将恐龙蛋壳拨开,让原恒星露出头角。

不过对于大质量恒星和双星的形成理论仍待加强。天文学家发现大部分的恒星都是属于双星系统。双星系统是否会有行星系统,双星的形成会如何影响行星的形成和发展,进而影响生命的起源,这些都是“起源”计划的研究方向。

行星的形成

宇宙|人类|关系|星系|恒星|终极---傻大方小编总结的关键词

关于人类的终极问题: 我从哪里来, 宇宙跟我有什么关系

太阳属于46亿年前诞生的第二代恒星。大约是在银河系一半岁数的时候,一团由星际气体、尘埃和冰所形成的云气经过万有引力塌缩,形成人类所处的太阳系。引发这次万有引力塌缩的导火线很可能是周围的超新星爆炸,爆炸产生的冲击波挤压周围的云气,导致云气开始收缩。云气并不是全都朝向中心塌缩,形成致密且会自行发光的恒星——太阳,有些物质会形成旋转的盘状分布,称之为原行星盘,围绕着太阳。原行星盘内的尘埃和冰碎片会开始结块,当它们在盘面上旋转的时候,会收集周遭的物质,壮大自己的声势,最后形成长数千米大小的微行星,其中的一些微行星就是现在太阳系九大行星的前身,其他的微行星则变成彗星或小行星。要形成这些行星、彗星或小行星,原行星盘是必备的。

除了原行星盘,天文学家甚至找到太阳系外的行星,寻找这些行星对天文学家来说可算是一项不可能的任务。通常行星所发的光是来自恒星的反射光,反射光的强度远小于恒星的星光,因此要辨识出行星就好像在大白天的天空中寻找星星。天文学家已经利用各种方法找到数十颗外太阳系行星,但行星形成的理论仍在努力探索的阶段。行星形成的详细过程仍待研究,在什么样的条件下可以形成适合生命的行星。另外,恒星经常是以双星系统出现,双星系统的行星又该如何产生?行星形成的理论,探测其他行星系统和在这些行星上找寻外星生命也都是“起源”计划的目标。

生命的形成

宇宙|人类|关系|星系|恒星|终极---傻大方小编总结的关键词

关于人类的终极问题: 我从哪里来, 宇宙跟我有什么关系

假如外星生命也都是在行星上孕育,那么了解地球的生命起源应该是推测外星生命发生环境的首要课题,这包括研究地球的地质,进而了解最早生命是在何种环境下产生。从地球生命起源的了解,才能知道我们到底要在浩瀚的宇宙中找寻什么?到底哪种证据才能显示外星生命的存在。

有了这些问题,接下来是该如何动手。“起源”计划除了利用现有的技术和仪器,并发展必要的技术和仪器来解决问题。

所谓万丈高楼平地起,要想发展太空观测,一切的研究都得在地球表面上开始,三项地面观测的研究和努力可以提供未来“起源”计划新技术的基石。三项地面观测包括二微米全天巡天、凯克干涉仪和帕洛马干涉仪测试。干涉法是以数个小望远镜组成一个等效的大望远镜。在地表或是太空中,受到环境的限制,单一超大望远镜很难完成,例如要在太空中建造360千米口径的望远镜就非得用数个小望远镜组合而成。这些尖端技术都得先在地面上进行。

为什么要重视起源的问题?这对人类的生活有什么重要性?这种问题就像是询问将要率领船队出海寻找新大陆的哥伦布:为什么要寻找一个可能不存在的新大陆?新大陆对当时的欧洲有什么立即的好处?探索未知!人类就是靠探索未知才有现在的文明、现在的成就。从NAsA的“起源”计划来看,其主要目标就是探索我们人类的文明是如何形成,我们人类是宇宙唯一的子民吗?宇宙未来将是什么?人类的未来将是什么?相信“起源”计划可以为我们的起源提供一些线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