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2020年 南京新型研发机构达到200家

《到2020年 南京新型研发机构达到200家》,对,你要找的就是这篇文章啦,傻大方资讯小编为了帮你找到这篇文章已经用了洪荒之力啦!

正文开始:





日前,南京市委办公厅、市政府办公厅发布《南京市加快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创新名城总体方案(试行)》及十大工程实施方案,其中“两落地、已融合”工程被排在十大工程实施方案的首位。据了解,从去年9月开始,南京启动“两落地、一融合”工程,即科技成果落地、新型研发机构落地、校地融合发展。而在最近出台的“两落地、一融合”工程实施方案中明确了该工程到2020年的主要目标:全市新型研发机构累计达到200家,技术合同年成交额达到600亿元。





建立“线上线下”成果转化服务平台





如何推进科技成果项目落地?实施方案中明确,南京将促进科技成果与创新需求的有效对接,建立科技成果库、创新需求库,建设“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南京市成果转化服务平台,梳理发布最新高校科技成果信息和南京企业技术需求信息。





此外,南京将深化与南京理工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中国电科14所、中国电科28所、中国电科55所等高校院所的合作,围绕北斗卫星、智能交通等产业建设公共技术服务平台、新型研发机构,组织开展“民参军”专题培训,加快成熟军工技术在我市的应用推广,促进军民技术双向转移转化。





重点在人工智能等领域布局建设





去年底以来,南京市相继集中签约100多家新型研发机构项目。





未来,南京还将加快新型研发机构建设。实施方案中提出,重点在人工智能、未来网络、增材制造与前沿新材料、生命健康等新兴领域,引进高校院所优质创新资源,布局建设新型研发机构。





南京还要建立面向大学生的“科创实验室”。





以产学研合作为基础,以龙头企业为载体,联合有条件的高校建设以实训为目标的“科创实验室”,以项目合作、科技竞赛、成果二次开发、项目孵化等方式与企业建立联系,促进学生自主科技成果转化为面向市场的创新产品。





支持高校校友在南京创办科技型企业





南京的高校资源丰富,如何推动校地融合发展?实施方案中提出,南京将实行校地人员双向挂职交流,在创新载体建设、项目合作、人才交流等方面拓展空间、深化合作。





同时,积极利用高校丰富的校友资源,推动和支持高校校友在南京创办科技型企业、新型研发机构,共同推动校友经济、院士经济、教授经济发展。





推动校友共同参与母校一流大学建设和南京创新名城建设。





到2020年,南京“两落地、一融合”工程的目标是:以提升区域技术服务能力和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为核心的产学研协同创新体系基本建成,校地产学研合作明显深化,新型研发机构的创新水平和发展能力明显提高,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的效率显著提升。





全市新型研发机构累计达到200家,技术合同年成交额达到600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