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客观评价台山核电领跑全球

全文

1576

字,阅读大约需要

3

分钟

南方能源观察

微信号:energyobserver

欢迎投稿,投稿邮箱:

eomagazine@126.com

eo记者 刘文慧

2018年4月10日,生态环境部(国家核安全局)在北京向台山核电合营有限公司颁发了《台山核电厂1号机组首次装料批准书》,标志着世界首台中法合作的EPR机组正式装载核燃料,距离投入运行迈出了关键性一步。

台山核电项目2009年11月开工建设,是继芬兰、法国后,全球开工建设的第三个EPR项目,但后来者居上,目前已成为全球EPR首堆工程。

事实上,在经过近四十年来不间断的发展,中国核能所取得的进步有目共睹,在如建造、运营等方面的能力已位于世界前列。不过,当外界、甚至一些从业者开始夸耀中国核电成绩,或无意中对比中外发展以突显国内能力时,更多的核电从业者则选择清醒地自我认识。

台山EPR后来居上成全球首堆,中国就成法国的老师了吗?回答这个问题,需要对中国核能行业有客观认识,对国际合作伙伴关系有清晰定位,更需要对核安全文化有敬畏之心。

项目相互学习

5月4日,中国能源研究会核能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在苏州召开。会议期间,专委会常务副主任委员、中广核副总经理谭建生,以及专委会执行副主任委员、大亚湾核电运营公司原总经理卢长申接受媒体群访。在谈及EPR台山项目进展时,谭建生和卢长申都强调了核能行业合作、开放、共享的

特点,表示应客观看待中国核电的优势和国际合作的重要性。



据介绍,在台山EPR项目谈判时,其确定的参考电站是当时法国已在建的EPR电站。这意味着,法国EPR核电建设过程中所发现的问题和取得的经验,都会反馈给台山项目。

“从一个具体项目看,台山EPR项目实现了从跟随到领跑。”谭建生说,“但它是中法双方共同努力的成果,台山核电项目是合营的,法方EDF也派了专家在中国进行支持。”

谭建生认为,中国有自己的优势。“中国整个核工业体系比较完善,尽管四十年里发展有间断点、有放缓,但总体是持续发展的。世界核能界对中国在建造、制造方面优势也比较认可。所以我们走出去英国时,EDF选择我们作为伙伴。”

在卢长申看来,台山EPR项目并没有刻意要跑得比别人远。“都是按照程序、按照计划节点在走,法国、芬兰项目遇到它们的问题,我们也会碰到困难,大家碰到问题都会停下来,研究解决,而不能跳过去。”卢长申表示,“我们共同努力往前走,谁走在前边,只是综合能力的表现。”

随着台山项目进度顺利,项目经验也会反馈到法国、芬兰项目,以促进其他EPR项目发展。“比如芬兰,邀请中方人员去分享调试经验。我们没有感觉到高处不胜寒,我们感觉到责任更大。”

同行共同进步

其实,大亚湾核电投入运营后,其在国际同类型机组安全挑战赛的成绩一直名列前茅。



在卢长申担任大亚湾运营公司总经理的五年里,他每年都赴法国领奖。“有一年共五个奖,我们拿了四个一等奖。”

法国同行也会开玩笑表示:“你们现在是老师了,我们成了学生了。”卢长申都会回应他们:“我们不是老师,我们是同行共同进步。”

卢长申的认识是:“尽管今天我们业绩比他们好一点,但我们也是从师父学来的知识。法国机组多,我们机组少,而且中国核电起步晚,可以把美国、日本和国内一些新的经验运用到实践中,有后发优势。”

“我们跟法国同行交流非常好。法国人并不会看到你今天好了,就要卡你。”卢长申坦言,“原来我们学法国技术,学运营,现在很多法国同行来中国学大修管理,彼此是互相反馈的。我们也会共享资源,谁有问题,那是我们共同的问题。”

“没有哪个行业的开放度做到像核能运营那么高。”谭建生说,“我们每两年都会邀请WANO组织进行独立评审,我们自己也独立评审,都是独立、共享、透明的。”

“客观讲,我们有些方面是走在前面,有些方面是跟大家合作的。核能界有竞争,但更多是合作,形成一个核能发展全球生态圈。比如我们现在在欧洲市场上,便是既有自主的又有合作的。”谭建生告诉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