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洋证券业绩垫底 如何给资本市场讲“故事”
理性·建设性
太平洋证券不具备龙头券商的优势,在其内部人士看来,风控不足、经营管理不善、战略转型不及时等自身因素令业绩承压。或许,太平洋证券面临的困境是当下国内中小券商面临激烈竞争的一个缩影。
炒股巨亏——有人给太平洋证券股份有限公司(601099.SH,下称“太平洋证券”)贴上了这样的标签。
年报甫出,市场颇感诧异。接下来,太平洋证券或许得用业绩给资本市场交出一份不一样的答卷了。它该怎样讲好2018年的业绩故事?
4月27日,36家A股上市券商去年年报披露完毕。其中太平洋证券去年以1.26亿元的业绩垫底,大幅低于券商行业的平均水平,上交所还对其业绩进行问询。据经济观察报记者了解,在年初的工作会议上,太平洋证券高层明确了转型的策略。太平洋证券4月27日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2018年,公司要求所有业务条线进一步提高业绩、提升行业业绩排名。
只是目前看,今年的业绩依然不容乐观。翻看2018年前三个月的财务数据,太平洋证券依旧在盈亏平衡线上挣扎。“一个赚钱的经纪业务部门养着两三个花钱的部门”,这是当下太平洋证券几大主营业务条线的写照,一名太平洋证券的员工如此向记者感慨道。根据2017年的年报,太平洋证券经纪、投资、投行、资管各项业务的营业利润分别是2.5亿元、3090万元、-733万元、2.3亿元,人力成本较高投行部门没有贡献任何利润。
或许,太平洋证券面临的困境是当下国内中小券商面临激烈竞争的一个缩影。从去年的年报中,不难看出,中信、国君、海通、华泰等龙头券商领跑,优势继续凸显,业务结构持续改善,在券商行业集体转型之下,资本实力雄厚以及风控能力突出的券商更有竞争优势。太平洋证券不具备龙头券商的优势,在其内部人士看来,风控不足、经营管理不善、战略转型不及时等自身因素令业绩承压。
炒股巨亏去年太平洋证券的权益类证券投资亏损了近一个亿,这也成为上交所就其业绩发来问询函中关注的首要问题。
对此,太平洋证券解释道,由于公司自营投资风格偏向于中小盘成长股,与2017年持续全年的市场主流热点蓝筹白马股偏离较大,所以业绩出现较大幅度波动。上半年一度遭受较大投资亏损;下半年公司调仓加配了部分国企改革股和白马蓝筹股,经过不断调整持仓结构和择时滚动操作,实现了较大减亏。
公告披露,太平洋证券自营的前五大重仓股依次是中储股份、泰豪科技、海南瑞泽、美尔雅、红宝丽,分别重仓了3506万股、1519万股、2434万股、1150万股和1100万股,占其投资比例的75%。从去年年初至今,中储股份与海南瑞泽股价变化不多,而泰豪科技、美尔雅、红宝丽股价几乎腰斩。截至2017年末,太平洋证券自营股票和债券持仓规模分别为15亿元和82亿元。“公司的自营风格比较激进,有时候一个票能赚几个亿,前几年牛市的时候大赚,熊市的时候大亏,相比其他券商牛熊市平稳赚钱,平衡起来也差不多,就是风格不一样。”上述太平洋证券员工如此解释道。
翻看太平洋证券过往年报可以发现,这几年其证券投资业务波动较大。扣除股票的巨亏,2017年的证券投资营业利润录得3090万元,同比上涨51.92%;2016年证券投资业务营业利润2034.26万元,同比下降了97.58%;2016年该业务营业利润8.4亿元,同比增长106.63%;2014年证券投资业务营业利润4亿元,同比上涨54.18%。
因为自营人员太少,仅为9人,大幅少于行业平均规模,太平洋证券也遭到了上交所的问询,对此,其在回复中表示,公司2017年年报中披露的自营业务人员9名仅为证券投资总部人员;此外,公司固定收益总部的非权益类证券投资业务人员为23人。太平洋证券表示,公司结合监管要求,对比同行业自营板块各条线占比规模等,加大了固定收益类产品投入力度,投资本金以及投资规模有所增长。
与大多数券商不同,太平洋证券的自营业务替代传统的经纪业务成为最主要收入来源。受自营、投行业务的拖累,太平洋证券去年业绩表现不佳。2017年太平洋证券营业收入12.97亿元,同比减少28%;归属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017年1.16亿,同比减少83%。对比行业情况,根据中国证券业协会的数据显示,2017年全行业营业收入较上年同期下降5.08%;净利润较上年同期下降8.47%。
为太平洋证券贡献主要营收的经纪业务也出现下滑。2017年公司经纪业务实现收入6.1亿元,同比下降23.91%,实现营业利润2.5亿元,同比下降37.22%。
拆分来看,去年太平洋证券一季度至四季度的净利润分别亏损9677万元、亏损1584万元、盈利2.1亿元、盈利2798万元,波动很大。对此,太平洋证券在公告中表示,主要是公司证券投资业务收入不稳定造成的,二季度该指标环比增长1.4亿元,三季度该指标环比增长2.6亿元,四季度该指标环比减少1.4亿元。
从今年前三个月披露的情况来看,太平洋证券的业绩的波动依旧很大,1-3月份的净利润依次是-7342.48万元、-2386.66万元、1.15亿元。
一个亿的“小目标”面对这样的业绩,太平洋证券也在谋求转型。过去两年,太平洋证券大力扩招的两个部门是研究院和投行,2017年研究业务人员共有81人,相比之前的42人规模几乎翻了一倍,而投行业务人员从2015年的135人也猛增到250人。为太平洋证券贡献主要营收的经纪业务人员则一直在稳步小幅增长,截至2017年底共有1090人。
据经济观察报记者了解,去年下半年来,太平洋证券研究院的规模扩张得很快,从年底的70多人,到现在已经有近100人的规模。高薪挖人一直是中小券商打造研究院影响力的最有效手法,太平洋证券也不例外。
上述太平洋证券员工透露,有部分研究员月薪到达一二十万,这在公司内部也算是比较高薪的。“一般来说,中小券商要挖人都要开出比原来工资高50%-100%的薪酬才有吸引力,现在院里有能力比较强的个别人收入在年薪200万元以上,大多数还是低于这个水平”,另外一名研究院的员工透露。
不过,对他们来说,业绩压力并不小,据其透露,研究院今年的业绩目标是1个亿,“这个目标还是有希望能实现的。去年公司业绩表现不好,所有的考核也都强调以结果为导向,虽然薪酬高,但是年底如果完不成业绩,估计也得走人。”
佣金分仓一直都是券商研究院主要的业务来源。根据Wind数据,去年太平洋证券的基金分仓佣金收入为3300万元,距离一个亿的“小目标”仍有一定差距。
某中型券商高管向记者分析道,今年经纪业务的最大变化是机构化趋势,为适应这一变化,证券公司必须重视机构的投资需求,一是要强化自身的研究能力,二是为机构投资者提供交易服务。按照这样的分析,太平洋证券的研究院转型虽然并不如天风、中泰迅速及时,调动的资源也并不一定比得过这两家,但是在转型之际重视机构的需求或许有望在今年底直接提振其业绩。
结果导向此外,在其员工看来,太平洋证券另一个调整得不够及时的部门,是投行部。这也是太平洋证券花钱最多的业务部门之一。据经济观察报记者获悉,太平洋证券内部测算过其经纪业务部门多数员工的平均薪酬大约在四五千元左右;而投行部门的底薪就是其好几倍。“曾经也组了很多团队,但是一直没有什么效果,拿不下大项目”,上述太平洋证券员工坦言,如果今年完不成指标,也会走人了。据记者了解,太平洋证券投行部目前拥有13个业务团队,其中保荐代表人19人,注册会计师、律师等专业人才超过100人。
Wind数据显示,去年太平洋证券投行业务部门亏损700万元,250名投行人员没有完成一单IPO,也没有定增业务,只发了10单地方政府债,1单企业债与3单公司债等。如果从IPO 审核申报企业排队情况来看,太平洋证券的项目储备也并不乐观——12家申报企业,已预披露更新的1家,终止审查3家,辅导备案登记受理8家。对比之下,2016年太平洋证券投行业务利润4300万元,2015年利润700万元。
对此,太平洋证券方面对记者表示“需要时间”。“公司投行业务调整管理架构,加大考核力度,扎扎实实做好项目,保荐承销有价值,有成长性的公司上市或者再融资,这些都需要时间。公司将根据公司整体战略安排和投行发展规划,已形成长短有效配合的业务策略。”
当下的现实是,年初至今IPO的过会率仅有46%。经济观察报记者从一位投行人士处了解到,IPO的门槛已经提高到最近一年净利润主板超过8000万、创业板不低于5000万。加之监管政策向对新经济企业上市倾斜,而这部分资源都掌握在大型券商手中。在严苛的监管之下,不少券商纷纷撤材料。今年,对中小券商投行来说,业务量肯定不及去年,日子会越来越难过,收入也将大受影响。对于这样的市场变化,据记者了解,太平洋证券投行部门近期也在做一些调整,减少人员,据上述员工透露,其他券商投行部门去年就开始做调整了,太平洋的调整步伐算是比较晚的。对此,太平洋证券回复记者表示,根据考核制度进行奖优罚劣是企业的正常管理措施。公司根据投行业务考核体系,已形成市场化的人员流动机制,近几年公司投行业务人员也保持了较为稳定的流动结构。
当下,太平洋证券如何对投行、资管、经纪、研究院、自营等各个业务条线布局调整?去年没有一单IPO业务的13个投行业务团队如何大刀阔斧地改革?自营业务波动太大给公司业绩带来的压力如何调整?经纪业务又如何能在激烈的竞争中突出重围?
太平洋证券对经济观察报记者表示,今年工作的重点是在降低杠杆的情况下,防止市场风险、信用风险和操作风险,从而公司能够得合理的利润,回报股东。公司将稳步推进发展战略和经营计划的实施,进一步提高公司的经营管理水平,控制财务成本,同时公司将积极拓展其他新业务,以提升公司的市场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
在最新的宣传册上,太平洋证券阐述其业务发展目标和方向是:以资管业务为切入点,各部门分工合作,打造“企业投融资—资管产品涉及—销售投融资”产业链,有效连接和满足客户的需求。即公司将融合直投、投行、并购、资管四大业务,为客户提供“资金融通—投资—上市(并购)—退出—财富管理—再投资”的循环服务。这对投行业务弱项的太平洋证券来说,挑战不小。
到今年底,太平洋证券高管会用业绩给资本市场交出一份不一样的答卷吗?
推 荐 阅 读
洞察变化的商业世界
落户风暴后的西安:刚需落户、房价激增
海南楼市全域限购 客户8成是外地人
港元贬值惊魂:银行拒接盘、金管局砸513亿护盘,下一步会是加息吗?
经 济 观 察 报
∣
理性 建设性
长按,识别二维码,加关注
- 兴业证券王德伦:下半年市场中性震荡 “跷跷板”中寻找阶段性机会
- 西部证券一年半内7次被罚:业绩缩水或成定局 降级风险大增
- 证券股的坑堪比中石油,连续3年一直跌,无数股民抄底抢反弹
- 业绩不好重组补?思维列控重组案引交易所关注
- 贵州省有多强?经济总量与太平洋南部这个发达国家相当,厉害了!
- 深市指数调整:增加对新经济企业权重 *ST华信、国海证券被调出
- 中信证券:战略配售基金值不值得买?
- 太平洋人寿扬中支公司两名高层接连被查 涉保险费不入账
- 湘财证券:沪指三连阴大盘何去何从?
- 富途证券发布首个港美A股新经济洞察指标 \"富途新经济指数\"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