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管大变局前夜: 通道衰亡、“资管投行”模式待兴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记者:杨晓宴
大资管变局前夜
自资管新规征求意见稿发布至今已经5个月。3月28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审议通过了资管新规,市场也在密切关注资管新规何时发布。实际上,在资管新规征求意见稿发布后,银行理财产品的业态已经悄然发生变化:要么期限更短,做成T+0形式;要么期限更长,以和非标资产期限相匹配。那么,未来银行和非银的合作将呈现何种特点?本报记者对此展开了采访。(杨志锦)
资管新规呼之欲出,其将对资管生态,乃至资金流向产生怎样的影响?
公开数据显示,截至2017年末,银行理财规模29.54万亿,信托26.25万亿,公募基金11.6万亿(含货币基金6.7万亿),基金专户及基金子公司13.74万亿,券商资管16.88万亿,私募基金11.1万亿,总计超100万亿。
其中,银行理财占比接近30%,是资管市场的资金上游,其他机构或多或少扮演了投资通道角色。以上述超100万亿元规模为例,市场预计去除嵌套通道,规模约为60万亿元。
4月25日,多名受访银行资管人士对2018年银行理财规模持“走一步看一步”态度,
但对于新管理框架下,银行和非银的合作,基本有如下判断:第一,信托关系类通道将走向衰亡;第二,标准资产投资的投顾模式仍有需求;第三,金融机构投行部门和投研部门的合作之门打开,券商和基金均有可为空间。
去通道
“仿佛一夜回到2012年前。”资管业内人士如是调侃。
2012年,证监会发布《基金管理公司特定客户资产管理业务试点办法》,基金子公司诞生,公募基金投资范围拓宽至非标。信托的通道“风水”转到了基金子公司。特别是有的银行系基金子公司,银行通道业务规模占比高峰时超过90%。
从各类资管机构规模增长情况来看,2017年又是“风水轮流转”的重要节点。
信托规模猛增29.81%,超26万亿元,逼近银行理财的规模。而基金子公司和基金专户同比降幅为18.65%,券商资管规模降幅3.99%。这与证监会过去两年各项“去通道”政策落地有关,包括对基金子公司的资本约束以及相关受托和投向规范。
而剔除货币基金之外的公募基金仿佛“置身事外”,2017年规模不到5万亿元,与前年基本持平。银行理财规模也结束了有史以来年均两位数增长的态势,全年规模增长不到1万亿元。
在资管新规大框架下,“去通道”成为制度性安排。有银行业资深资管人士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总结为,信托性质,包括信托、基金子公司、券商资管的通道类合作会逐渐消失。非银将不在“通道”的战场轮回。
另外一种性质的两层以上“通道”,即,因为银行理财没有独立法人地位,无法在证券交易所开户所导致的一层以上通道。按照目前资管新规征求意见稿要求,在过渡期内也需“拆结构”还原成合规结构。
不过,资管新规已经明确银行理财未来要成立子公司进行独立运作。截至目前,已有光大、浦发、招行和华夏四家商业银行公告拟设立资管子公司,尚待监管批准。
投顾模式仍有需求
从未来合作空间来看,第一是标准资产投资的投顾模式,第二是与金融机构投行部门和投研部门的合作。
银行未来若加大权益类,特别是股票二级市场投资,非银投顾基本上是一个必选项。关键在于,银行理财究竟会有多少规模直接投资股市。
根据《中国银行业理财市场报告(2017)》,截至2017年末,银行理财投资权益类资产比重超9%,规模不到3万亿元,且其中很大部分是类固收投资,比如打新、定增和优先级投资。
未来银行会在多大程度上加码权益类投资,一种分析逻辑为,银行理财配置的高收益资产“非标”受到限制,必须有资产来接棒以符合投资人预期。
但上述银行业资深资管人士25日指出,该逻辑的问题在于,虽然整体而言股票收益高,但波动也大。从客户接受角度,波动并不比一个低收益但固定的产品更容易接受。因此,银行理财不太可能大规模直接流入股市。
4月25日,有股份行资管部高管分析称,由于银行理财原先不是资金与资产对应运作模式,使用委外时,对管理人投资业绩还有一定容忍性,资管新规改革后,这种容忍性会降低,特别是一年期以下产品,很难把握委外后的业绩波动风险,由此判断,银行可以委外的规模可能会有所下降。
此外,FOF(基金中的基金)和MOM(管理人之管理人)依然是国有大行和排名靠前的股份行的重要选择。
某股份行资管人士表示,相比较更倾向于选择定制属性更强的MOM,因为在FOF中银行的主动权更小,历史业绩表明,公募FOF能够获取的超额收益不尽如人意,且成本更高;通过MOM可以更好地落地银行顶层大类资产配置思路。
投行、投研部门联动
抛开法人机构间的合作形式,上述银行业资深资管人士判断,未来金融机构部门间合作也有加强趋势,主要有两个方面。
其一,金融机构投行、资管部门又出现联动趋势。实际上,早在四年前,原光大银行资管部总经理张旭阳(现任百度副总裁)就提出了“资管投行”模式。而当前该模式再次成为银行人口中“宝典”,其逻辑在于监管通过限制理财“非标”投资,倒逼银行寻找新的方式,搭建新的结构,满足合理的社会融资需求。
“比如存量‘非标’对应的产品到期了,我们要找资金续,怎么办?当然,首先是发行剩余期限匹配的产品,但如果不好卖,还有什么方式?证券化是一种,发债是一种,就是我们如何通过投行的手段,把资产做成可以买的合规形式,自己来创设基础资产,这本身也是支持实体经济。”上述银行业资深资管人士表示。
除了银行内部已有的投行部和资管部联动,银行和券商投行部门的联动也有空间,站在银行资管条线角度,主要是通过合作加强获取资产的能力。
另外,银行和券商投研部门的合作也有待进一步开发。
据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多方了解,目前已经有不少券商研究院加大了对银行营销力度,包括以提供投资策略和产业投资分析为切入点,寻求和银行在委外投资之外的多方面合作。上述股份行资管部高管就表示,已经和基金研究团队合作ETF(交易型开放式指数基金)相关研究和投资,旨在行业投资方面加强自身能力。
“银行之前不是我们主要客户,主要是因为他们没有账户直接开在我们这边,我们的收入大头还是交易佣金,而且之前新财富评选银行也没什么话语权。”某券商研究院销售人士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随着银行理财更加独立化运作,以及银行在新财富投票权的增加,将重点培育银行客户。
资管新规出台在即,对银行有何影响?
来源:第一财经
根据第一财经此前从接近监管人士处获悉,资管新规将于4月底或5月初推出。
对于我国百万亿元规模的资产管理市场,资管新规从酝酿到征求意见一直牵动着市场的神经。特别是存量规模接近30万亿元的银行理财,向标准化、净值化转型的进展备受市场关注。
“资管新规落地之后将对银行业现有业务模形成较大冲击,各银行之间资管能力差异较大。大行对净值型产品的转型其实早在资管新规征求意见稿发布之前就有陆续布局。”奥维咨询董事合伙人周之行对第一财经记者指出。
银行理财规模的收缩和转型在上市银行2017年年报中已有体现。其中,股份制银行的理财规模下降明显。截至2017年底,除了招行、中信银行之外,多数股份行理财余额大幅减少。民生、光大、平安三家银行,理财余额同比均下降8%以上。
不过,五大国有银行的理财产品规模总体仍在增长。例如,2017年工行理财产品余额达到3万亿,较上年增长11.4%,存量规模和增量都是同业最大。
“我们已经做好准备应对资管新规。”工行行长谷澍在2017年工行业绩发布会上指出,第一,在资金来源端,工行已经在打造净值型的产品体系,逐步按照资管新规要求,实现产品净值化。第二,在投资端,也在不断地做好非标转标的研究,对资管新规要求的资产投资的标准化方面,进展很快,并不断寻找更多标准化的投资产品。第三,在风险控制方面,工行不断地简化产品体系,减少嵌套,增强穿透性。
周之行认为,资管新规落地后,银行资管将进一步回归到监管要求的产品形态下发展,不能再通过滚动错配等方式形成超额收益。他说,未来会有一些银行发展较快,并在资产端形成有效资产获取,形成核心竞争力。
资管新规落地后对银行理财冲击有多大?周之行分析称,资管新规落地后,银行依然会持续发展新产品,即便是采用表外转表内的方法,也会试图将资管资金存留在银行体系内,但这部分一定会外溢,初步估算大概七成规模依然在银行体系之内。部分资金体量会慢慢往外部资管公司流转,包括公募基金,甚至包括私募基金都有可能吸收银行外溢的存量资金。
奥纬研究报告显示, 当前,银行客户行为正在加速市场化,其中个人金融资产投资配置中,银行理财、股票、公募基金、信托、私募、保险的占比显著增加。而居民储蓄却从2007年的69%下降至50%。
在资管新规的新导向下,将严格区分合格投资者和非合格投资者,这从本质上有利于银行。奥纬咨询大中华区金融服务部联合主管盛海诺对第一财经记者指出表示,“未来非标投资者会部分回到银行存款体系,尤其是降低债权类合格投资者的标准以后,他们可能进入债权的非标投资,成为合格投资者。”
此外,他认为,资管新规落地后,资管市场将出现底层资产替换。首先,债权资产从影子银行资产替换成消费金融,供应链金融等资产,资产特性变得更分散了;其次,资管新规后,底层资产将向二级市场转向,实际上变成二级市场公开的资产;最后,期限拉长后,底层资产将向PE类资产转变。银行做不了二级市场和PE市场,某种程度对银行是挑战。
小编个人微信号:
m18911224809
可交流、可投稿、可加交流群
识别二维码直接加入通讯录
公号读者交流群
需要绑定手机且填写完整个人信息,方可入群
识别下方二维码快速填写入群资料
更多文章,请回复您感兴趣的关键词查看
声明
感谢每一位作者的辛苦创作,除原创文章外,《大资管家》转载时均在文章开头注明作者及出处。如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在微信后台留言,我们将第一时间处理,表示感谢!
- 官海京:地产变局下职业经理人角色定位正发生改变
- 资管新规剑指互金 “宝宝”理财门槛骤升
- 新信号出现!中国市场或正在进入一个新赚钱周期的前夜
- 首席算法“攻城狮”带你七张图看懂一周宏观变局:外贸和物价数据
- 新能源市场已现变局,珠海银隆前途在何方?
- 车企混改前夜:奇瑞“卖身”、吉利、小米入股北汽?
- 深圳楼市变局,重庆重拳出击
- 深圳“二次房改”,地产面临20年来最大变局!|新闻热评
- 国盛金控资管产品踩“连环雷” 子公司连续两年业绩未达标
- 中国楼市最大变局:6折买房,60%是保障房,最少18年不变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