鸿茅药酒有毒,本来只有2241个点击量,现在全中国人都知道了
你要看的是不是《鸿茅药酒有毒,本来只有2241个点击量,现在全中国人都知道了》?如果是,那就说明你找对了,缘分啊,继续往下看吧。。。健康摘要: 财富和教育,是中国人的头两大焦虑,前者是对自己的,后者是对孩子的。
正文开始:
作者丨大叔
来源丨万能的大叔(wannengdedashu)
本来不想写这篇文章,但大叔听到,我的丈母娘在家里客厅对她老公说:你看看,鸿茅药酒天天打广告,原来是毒酒,你可千万别买。
大叔觉得有必要聊聊这事。
先做个预告:五一之后的这个月,大叔会出现在北上深,参加一个由“感觉要火”的组织举办的线下大课上,聊1个半小时的公关价值。(如果想要报名,微信自己搜“感觉要火”订阅号)
为了准备这个课,大叔和工作人员讨论了好几次,我们都特别希望告诉大家,公关的价值到底是什么?最终,我们总结为一种思维,这是所有企业生存和运营都需要具备的。这几天看着鸿茅药酒的事持续发酵,正好借此案例聊聊公关思维。
简单梳理一个时间轴:
1、2017年12月19日,曾经做过医生的谭秦东在“美篇”上发布一篇文章,题目是《中国神酒“鸿毛药酒”,来自天堂的毒药》。如今该文章已被设为仅自己可见,设置前阅读量为2241。
2、2017年12月27日,凉城县公安局接到内蒙古鸿茅国药股份有限公司委托员工木某报案,称2017年12月期间,在互联网上发现有多家公众号对其公司的产品“鸿茅药酒”进行恶意抹黑,甚至宣称鸿茅药酒是“毒药”大肆传播不实言论,传播虚假消息,误导广大读者和患者。
3、2018年1月11日,内蒙古自治区凉城县公安局以涉嫌损害公司信誉、商品声誉罪,将谭秦东从广州的家中带走,次日谭秦东被刑事拘留。1月25日,经凉城县人民检察院批准,逮捕谭秦东。
4、2018年3月13日,凉城县公安局作出《起诉意见书》称,依法侦查查明:谭庆东在微信群连续转发“毒药”一文10次左右,网站点击量2075次,美篇APP有三次访问,微信好友有250次访问、微信群有849次访问、朋友圈有720次访问、其他访问253次、被分享120次。
5、2018年4月13日19点39分,成都商报旗下红星新闻首次对此事进行了报道。当晚,界面新闻等其他媒体开始跟进此事。
6、人民日报、光明网、新京报、团结湖参考、健康时报、侠客岛等多家媒体发表评论,指出:“鸿茅药酒跨省抓人的底气何在?”在微博和微信上,方舟子、王志安、五岳散人、丁香园、春雨医生等大V和医学界大V纷纷质疑。
7、4月15日,北京大学医学部博士,烧伤科副主任医师,科普作家微博名为@烧伤超人阿宝 在微博上发表《就“鸿茅药酒”非处方药资格致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的公开信》,对于鸿茅药酒的非处方药资格提出质疑。
8、4月16日,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表示,已组织有关专家,对鸿茅药酒由非处方药转化为处方药进行论证。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新闻发言人表示,将责成鸿茅药酒对近五年来各地监管部门处罚其虚假广告的原因及问题对社会作出解释;以及对社会关注的药品安全性和有效性情况作出解释。
9、4月16日,中国医师协会表示愿意对该案件提供法律援助;
10、4月17日,中南大学校友总会发表声明称,关于我校校友谭秦东医生因为发表网帖称鸿茅药酒是“毒药”被捕一事,校友总会深入了解后,认为有多处不妥,希望相关部门能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对此事进行调查、确证,并及时公布进展。
大叔看到一条网友的评论,大致意思是:“鸿茅药酒有毒这事,本来只是一个只有2241个点击量的帖子,现在,全中国人都知道了”。
确实,“跨省抓捕”成为压垮鸿茅药酒品牌声誉的最后一根稻草。如果鸿茅药酒知道是这么结局,一定不会这么做。问题来了,难道鸿茅药酒维护自己的品牌声誉有错吗?其实没错,那错在哪儿?
1、舆情判断出现严重问题。
我们常说“大事化小,小事化了”,这其实就是公关的核心价值。显然,鸿茅药酒搞反了。危机公关中,对舆情的判断尤为重要,包括不限于:媒体的破坏力到底有多大?个别事件还是群体事件?负面内容是否确实存在?经过这几个维度的判断之后,才能针对危机给出解决方案。显然,谭秦东这篇只有2241个点击量的文章,破坏力极低,只是个别事件,讨论的内容也并不新。在如今的移动互联社交时代,要向所有人都说你好,其实是一个很难的事,采取“无为而治”的处理态度,也是一种方式。当然,监测要跟上。
2、跨省追捕激怒了公众情绪。
对舆情进行了判断之后,就要做出相应的动作。
大叔曾经说过,危机公关处理中,除了解决当事人的问题,比如在此案中,鸿茅药酒是希望谭秦东理解自己产品的价值,而不是毒酒,更重要的是对公众情绪的管理。而鸿茅药酒不仅没有与当事人进行沟通,直接选择了一种最极端的手段把当事人拘留了3个月,这种行为一下子激怒了公众。
其实,鸿茅药酒完全可以采取向发布平台投诉、向个人或平台发律师函、自己发布声明等手段解决,而不是跨省追捕。
大叔看到,鸿茅药酒一直在给自己贴标签,比如“中国驰名商标”、“中国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地理标志保护产品”,也做了不少慈善项目,但在处理这件事上,对公权力的滥用甚至是迷信,完全不顾及公众情绪,给自己酿下大祸。
经过之前的多个案例来看,跨省追捕是一个非常敏感的行为,也是一种非常容易激怒公众且引起大量媒体跟进的行为,在处理危机公关中,慎用。除非你掌握了非常确凿的证据,比如前几天伊利在处理有关“董事长潘刚失踪”的谣言,伊利拿出了一系列地证据证明此事是有人故意抹黑。而反观鸿茅药酒的这次抓捕,疑点重重。
3、广告和公权力不是万金油。
广告的唯一作用就是曝光,而公关是与公众建立沟通,从而通过沟通建立认同。
大叔看到有媒体统计,2016年中国电视广告投放额排名中,鸿茅品牌(包括酒精饮品、活动、商业及服务性行业等)以150亿元投放额拔得头魁,同比增长96.4%。2018年4月8日,《乌兰察布日报》报道,2017年鸿茅药酒零售规模突破50亿元。
巨额的广告投入换来的是高曝光率。“风湿骨病怎么办,每天早晚喝鸿茅;肾虚尿频怎么办,补肾强身喝鸿茅;脾胃虚寒怎么办,健脾养胃喝鸿茅;气虚血亏怎么办,补气补血喝鸿茅。”类似的广告语频繁出现在电视广告中,但显然,在面对这次毒酒事件之后,你还会相信广告吗?
在百度新闻中,虽然鸿茅药酒购买了品牌专区,放上了几条对自己有利的“新闻”,也无法掩盖这几天普天高地的负面。
媒体的统计显示,过去十年间,鸿茅药酒曾被25个省市级食药监部门通报违法,违法次数达2630次,被暂停销售数十次。
作为凉城县纳税大户,鸿茅药业近几年一直是县政府工作报告的“重头戏”。凉城县2016年政府工作报告显示,鸿茅药酒2015年实现销售收入12亿元,完成税收近6000万元。凉城县2018年政府工作报告更是对鸿茅药业定下目标:“鸿茅药酒市场零售规模超过75亿元,上缴税收达3.5亿元”。
过去10年,鸿茅药酒的高速增长得益于猛砸广告和当地政府的扶持,而一次看似简单粗暴的维护品牌声誉的危机公关行为,竟然让鸿茅药酒深陷泥潭。
当然,鸿茅药酒缺失的绝不仅仅是公关思维。
大叔经常说,公关解决不了业务线的问题,危机公关无法拯救一个蛮横且本身屁股就不干净的企业。
- “中国人的东西太脏别吃!”美国人拍视频造谣称中餐有毒不能吃
- 这“野果”浑身是刺,农民还以为有毒,现在1斤卖10元
- 蚊香真的有毒 点了就对人体有害吗?
- 六旬老人吃瓠子竟“食物中毒” 医生:苦瓠子有毒
- “弯黄瓜”有毒?“顶花黄瓜”致癌?吃黄瓜,这两件事情必须知道
- 这三种蔬菜“有毒”还致癌?其实只是谣言!
- 鸿茅药酒再声明 药品分类是怎么回事
- 头发早白怎么办?试试这3款养发乌发药酒
- 「換錢黨」有毒!連澳門女警都受唔住誘惑加入?!
- 小伙树林看到树干上都长着葡萄,害怕有毒不敢摘,最后结果后悔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