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多年前,如何才能被pick进中山大学?
目前,中山大学硕士和博士招录工作正在进行中,而距离2018年高考也只有不到两个月时间了,那1924年中大刚刚创校时,是怎么招生的?而考生们看到的又是怎样的招生信息呢?
招生筹备工作
1924年,孙中山先生亲手创立国立广东大学(1926年定名为国立中山大学),并派邹鲁为国立广东大学筹备处主任。关于招生工作,筹备处认为应该
先招预科生
,学生经过两年预科之后再转入四年制本科。
此后,筹备处定下了“大学只招考文、理、法、工、农五科预科学生”的招生计划,且于当年6月3日将筹备工作进程及招生方案
呈报给孙中山先生审核
。
招生方案获得通过后,筹备处制定了
广东大学第一份招生简章
并致函全国各省教育厅,公函中特别提到
广东大学为大元帅孙中山所创办
,原有三校学生改校合并后,尚急需招考大学预科生。
▲《全国专门以上学校投考指南》1926年第4期:广东大学的投考指南(招生简章的简化版)
公函及招生简章发出后,得到了
各地重视
,各省教育厅亦以公函形式
传令所辖县,通知符合条件的学生报考
。此外,厦门大学、大同大学、东南大学、武昌师范大学、北京大学、济南大学、东陆大学、湖南大学等高校亦作为
省外报考点
,协助广东大学代办首次招生之事。
▲《浙江教育》1924年第7期:浙江省收到招生简章后传令所辖县配合招生
招生简章
1924年,创校伊始的中山大学也和今天一样,为方便学生报考,将招生信息制成了招生简章并发送到全国各地。
▲《安徽教育公报》公布的广东大学招生简章
○招生人数:
拟招预科新生690名
,其中文科组200人,理科组150人,法科组180人,农科组100人,工科组60人。
○报考条件:
考生必须为旧制中等学校毕业者,或新制中学第四年修业完竣者,或为上述两项同等学历者。
▲招生简章中,报名时间及地点以广东和外省两种情况进行区分
○考试办法:
招生考试分初试和复试,初试不及格者不得参加复试。在外省投考者,初试复试连续举行。外省各考点将考生试卷邮寄回广东大学,决定录取后仍由各代办招生点揭晓名单及通知体检等事。
▲《北京大学日刊》 1924年第1517期:北京大学作为代办招生点公布该点被广东大学录取的考生名单
○须办手续:
报名时需缴纳审查费3元,并提供证书,填写表格,提交
四寸半身照两张
,所有考生均须参加体检。
○初试科目:
(1)国文:作文(文言至少300字以上)、解释文意;
(2)英语:文法(参考纳氏文法第四本或其他相当程度之中学英文文法书)、英汉互译。
(3)数学。(4)算术。(5)代数。(6)平面几何。
○复试科目:
(1)中外历史。(2)中外地理。(3)英文默写。(4)物理。(5)化学。(6)博物。
○学杂费:
文科、理科、工科组30元,法科组36元,农科组24元。另有杂费:体育费,各科组2元,实习费,理、工、农科组4元,图书费,各科组2元,制服费约20元,学生会费2元,医费1元,
学杂费共计约60元
。招生简章中的货币单位“元”,指的应该是当时广东流行货币“毫洋”,据李文海主编《民国时期社会调查丛编》,民国十八年(1919)广州市不同行业日薪大致为:织工厂男工0.8毫洋、打桩工人1.6毫洋、司机1.46毫洋,所以1924年广东大学首次招生列出的一年学杂费60毫洋,
大致相当于当时普通工人两个月工资
。
录取情况
▲《国立广东大学周刊》1926年第54期:民国十五年(1926)各地学生人数统计表
虽然当时中国处在军阀混战时期,广东大学第一次招考预科生的形势依然良好,全国各地
报名者1260人
,最后
录取372人
,虽然未完成拟招690人的招生计划,但也体现了中山大学在立校之初,即非常注重生源的质量。另据统计,1924年下学期,广东大学有本科生764人,预科生532人,附属师范、中学、小学及幼稚园学生1228人,全校学生共计2524人。
推荐阅读
“天琴”:三十载“面壁”打造引力波探测计划
卓越名师 | 钟明华:从一头青丝到银发飘絮,传道明理是他“最幸福的事业”
--- iSYSU ---
资料来源:《中山大学校史1924-2004》
全国报刊索引数据库(1833-)
文案:吴湘
编辑:李昂
责任编辑:周庭羽
欢迎投稿&加入我们
zhongdaguanwei@163.com
- 极挑再遭黑!21根雪糕100块被质疑作秀?网友:你还以为是20年前
- 半年近3000吨,今年前5个月销量已超去年,她家大黄鱼料凭什么短
- 如何提高信用卡申请通过率
- eo图赏丨港口如何更绿色?
- 实力圈粉!这些原创热文是如何产生出来的?
- 【精选作品】如何通过Scratch让小猪跑起来?(内附火影粉丝巨献
- 太空垃圾如何“俄式”处理:用高能激光“加农炮”让它蒸发
- 科学家发现至少七颗超级地球,恰好验证了50年前的费米预言
- 人物 | 他穿着20年前那双球鞋,从“辽足快马”跑成了活化石
- 理财投资如何甄别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