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周新知(04.02-04.08)|新纳米结构能加快电子设备运行

小伙伴们好,新的一周开始了,在刚刚过去的一周有哪些有趣的科技新闻呢?新纳米结构能加快电子设备运行;我国首个民用高分辨率光学业务星座正式投入使用……小伙伴们快来跟BoBo一起瞧瞧吧!

新纳米结构能加快电子设备运行

一周新知(04.02-04.08)|新纳米结构能加快电子设备运行

近日,俄罗斯科学家研发出一种能够提高高频微型电路操作速率的纳米结构。该纳米结构是一种由常用半导体组成的层状材料。研究人员挑选了制造新型纳米结构的适宜条件:过渡层结构、厚度和活跃层的成分,因此,结构质量非常高。在提高材料“活跃”导电层中铟含量的情况下,有助于降低结构中的电子质量,提高它们的速度,因此电子仪器的运行也能加快。

不过,邻层晶格的机械压力将因此增强。物理学家们在逐渐增加活跃层中铟含量的同时,也增加了厚实的过渡层,由此解决了上述问题。

我国首个民用高分辨率

光学业务星座正式投入使用

一周新知(04.02-04.08)|新纳米结构能加快电子设备运行

3月31日,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的高分一号02、03、04卫星以一箭三星的方式,搭载长征四号丙火箭,于太原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

高分一号02、03、04卫星的成功发射,标志着我国首个民用高分辨率光学业务星座正式投入使用。

据悉,此次发射的高分一号卫星是国内首个民用高分辨率光学业务星座。基于国土资源调查监测的紧迫需求,2015年至2018年3月,航天科技集团开展了2米/8米光学卫星(3颗)工程项目建设。

中国自主研发“海龙11000”潜水器

2000米级海试成功

一周新知(04.02-04.08)|新纳米结构能加快电子设备运行

中国自主研发的“海龙11000”万米级无人潜水器4月1日通过2000米级深水试验,潜深2605米。

当天北京时间10时30分,“海龙11000”由正在西太平洋执行2018年综合海试任务的“大洋一号”母船入水,加挂浮球后开始下潜,12时15分抵达2000米深度。作业人员对其进行了全面的系统状态检查与功能测试,随后“海龙11000”继续下潜。潜至2605米深度后,“海龙11000”开始回收,于14时15分顺利返回甲板。

中国学者研发可变色“心脏芯片”

通过颜色变化监测心脏搏动

一周新知(04.02-04.08)|新纳米结构能加快电子设备运行

中国科研团队受变色龙“变色”机制启发,用心肌细胞和水凝胶开发出一种新材料,可用于构建可变色的“心脏芯片”,通过芯片颜色变化来监测心脏搏动。

最近,发表于美国《科学·机器人学》杂志上的一篇论文显示,研究人员将大鼠心肌细胞培养在反蛋白石结构的水凝胶薄膜上,反蛋白石结构水凝胶具有有序的纳米结构,可像蛋白石一样反射特定的波长,表现为鲜艳的结构色。

中国东南大学生物科学与医学工程学院赵远锦教授说,将“活体”结构色水凝胶材料集成到微流控芯片中,构建出具有微生理可视化功能的“心脏芯片”,就能通过芯片颜色变化来监测心脏搏动。这一新技术为药物筛选及单细胞生物学等研究提供了崭新平台。

研究人员说,除心肌细胞外,平滑肌等具有收缩功能的细胞都可以用来实现这种功能。

珍稀植物大果藤黄实现人工繁育

一周新知(04.02-04.08)|新纳米结构能加快电子设备运行

大果藤黄是我国仅分布于云南德宏和西藏墨脱的珍稀狭域特有植物,具有较高的药用价值。云南德宏州瑞丽市林业局已成功实现大果藤黄的人工繁育,这在国内尚属首次。

据了解,大果藤黄别名奇尼昔,俗称减肥果、瘦瘦果,是一种喜暖但有一定耐寒性、喜潮湿且不耐旱的亚高温植物,通常生长在海拔250米至1500米的低山坡地潮湿密林中。

经临床证实,大果藤黄可改善血液黏稠密度,对高血压、动脉硬化、冠心病、急性慢性肝炎、咽喉肿痛等有明显疗效,同时兼有消炎利尿、通便、减肥降脂的功效,因此被大量采伐,野生物种资源日渐稀少。

一周新知(04.02-04.08)|新纳米结构能加快电子设备运行

— END —



版  权  声  明

  本文由“科普北京”编创,资料来源于人民网、澎湃网、中国科技网等,图片来自网络,欲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按照要求转载即视为获得授权。

一周新知(04.02-04.08)|新纳米结构能加快电子设备运行

长按二维码关注我们吧~

科技资讯 趣味科普 诱人奖品 

一起带回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