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消费维权? 消协做了一个“打怪”攻略

《怎样消费维权? 消协做了一个“打怪”攻略》是由傻大方资讯,傻大方资讯,傻大方资讯(重要的事情说三遍)倾情呈现给您的。

正文开始:





2017年投诉量居前五位的商品和服务依次是:汽车及零部件、通讯类产品、餐饮服务、食品、服装,今年我市将采取哪些行动来提升消费环境?





昨日,记者从市工商局与市消协召开的新闻通气会上了解到,由国家工商总局消费者权益保护局、成都市消协等制定的《消费维权实用攻略》将在3·15发放。“攻略”涵盖电商网购、个人信息保护、汽车消费、网约车、代驾与共享单车服务、老年人消费陷阱、预付费消费、网络订餐服务等13方面的热点现象与纠纷事件,以实际案例为消费者提供参考。





记者从会上了解到,相比2016年,汽车及零部件类上升至首位,共受理1852件,增幅较大;常年居投诉量前两位的服装类投诉去年下降明显。通讯类产品投诉仍居前列,移动电话质量和售后服务,仍是消费者反映较多的问题。





案例:





司机虚构行程“黑”乘客





网约车平台赔损失





上海市的杨先生通过某打车软件叫车,司机应答后迟迟未到。杨先生却发现打车软件上的状态显示为“上车行驶中”,最终他在未乘车的情况下被扣去25.65元。原来,司机在打车软件上建了一个里程约3公里、用时约10分钟的虚拟行程,让杨先生为这次虚拟行程付了车费。杨先生向网约车平台投诉,对方承诺退回车费,但杨先生未收到退款。杨先生认为司机的行为涉嫌欺诈,向当地法院提起诉讼,要求网约车平台退还车费,并依据《消法》第五十五条,增加赔偿损失500元。





该诉讼经过了一审、二审。二审法院认定网约车司机虚构行程构成欺诈,网约车平台应承担司机欺诈行为的法律后果,依据《消法》第五十五条判令网约车平台支付杨先生500元赔偿金。





成都商报实习记者林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