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塞腰鼓海外敲响 代际传承演绎黄土风情

《安塞腰鼓海外敲响 代际传承演绎黄土风情》是由傻大方资讯为您编辑整理的,希望能对您有所帮助。


正文开始:





中新社陕西安塞3月3日电题:安塞腰鼓海外敲响 代际传承演绎黄土风情





中新社记者 高庆国 阿琳娜





“春节期间邀约不断,仅元宵节当天就有20余支安塞腰鼓队在各地表演,每只队伍都是60至80人左右。”年近六旬的安塞腰鼓教练刘占明告诉记者,近年来,安塞腰鼓在海内外的知名度大增,每年都要去海外和周边省份演出几十次。





资料图:当地时间1月2日晚,位于美国俄亥俄州的克利夫兰骑士队主场迎来一群特殊的客人。来自中国甘肃省兰州市的近百名小学生在骑士队主场速贷球馆擂响安塞腰鼓,为现场观众送上新年祝福。 中新社记者 刁海洋 摄





安塞腰鼓源远流长,距今已有千年历史,依据不同的风格韵律有文、武之分。“文腰鼓”轻松愉快、潇洒活泼,动作幅度小;“武腰鼓”欢快激烈、粗犷奔放,并有较大的踢打、跳跃和旋转动作,尤其是鼓手的腾空飞跃技巧,给人们以英武、激越的感觉。





位于陕西北部的安塞被命名为“中国腰鼓之乡”,安塞腰鼓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小时候村里会在春节前后组建临时腰鼓队,挨家挨户去拜年。那时候大家穿得很简单,少数人披着羊皮袄,其他人都是穿着自己的随身衣服。”刘占明说,只有七八岁时,他就跟在大人后面学习,摆着胳膊踢着腿。虽然腰鼓打得不是特别好,但是在每家都能拿点花生糖果吃。





对安塞腰鼓,刘占明有一种与生俱来的热爱。他也亲身经历了安塞腰鼓走出黄土地,走向海外的过程。近年来,刘占明带着安塞腰鼓团队去过德国、美国、意大利、澳大利亚、泰国等多个国家演出。





负责安塞腰鼓表演策划、编导、训练等内容的刘占明说,虽然也有创新,但必须要挖掘、整理老一代腰鼓手的套路和打法,尊重古老技艺,才能够将安塞腰鼓传承、发扬。





2005年,安塞成立了安塞腰鼓协会,刘占明任秘书长至今。“以前团队里农民多,现在各个行业都有,也有了统一的演出服装。”刘占明说,现在协会有2000多人,需要演出时基本就在这些人里挑选,协会里年轻人居多,因为打腰鼓需要体力。





如今,安塞腰鼓也已走进课堂,成为安塞小学体育必修课。负责少儿安塞腰鼓编排和训练的苏宏丽说,1996年,她组建了一支少儿安塞腰鼓队,从当初的16个孩子发展到如今的千人腰鼓队。她将成人腰鼓和传统腰鼓做了一些改编,使其更适合孩子们跳。近年来,她经常受邀外出教授打鼓,她的少儿安塞腰鼓队也多次受邀去海内外演出。





“现在,我在全国各地差不多有近万名学生。外地的孩子们也对安塞腰鼓产生了极大的兴趣,安塞腰鼓已经走出了安塞。”苏宏丽说,她想教会更多人打安塞腰鼓。





据了解,在安塞本地,大多数人都会舞弄安塞腰鼓。对于像刘占明和苏宏丽这样的安塞腰鼓非遗传承人而言,除了要将这门技艺传承,也要将安塞腰鼓的“魂”,黄土地上民众的性格和风貌在表演中展示出来,传承下去。(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