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公共品牌:反思与前行
中国农业领域近几年“区域公共品牌”打造风尚相当流行。“公共区域品牌”,追溯过去脱胎于“一方水土出一方物”传统思维,但至今我们看到的结果大多是 “有名无实、有量无价、有声无色”。
1
区域公共品牌最大陷阱:产权无主体
比如五常大米,区域公共品牌全称:黑龙江五常大米。五常大米这个商标形成的知识产权到底归属谁?首先一定不是归属某个企业,既然不归属企业,那企业就一定不会为“维护品牌价值”负责任,推而广之,所有五常地区的企业都没有责任去“积累品牌资产”,意味着10年后、20年后、100年后,“五常大米”这个品牌只能处于“有声无色”的状态, 没有责任主体企业去增厚品牌资产和核心价值,只能无限度去透支利用“五常大米”这个品牌。
黑龙江
五常大米
有人说,发动区域内企业成立“合作社、共同体”等组织,共同去维护这个品牌,在实践中可行吗?在中国,一定是乌托邦幻想。区域内企业是利益冲突关系,大家共用一个品牌,都为了根本利益而谋求更大销量,价格混乱是不可调和的矛盾。 区域外企业免费蹭用“公共品牌”,虽有道德风险,但法律风险不大,毕竟“品牌责任主体”不明确(没有区域内企业去维权),这些问题直接造成区域公共品牌建设“只用不管”。
区域内的政府是公共品牌知识产权的责任主体吗?可能商标是政府注册的,即使没有注册,政府的名字就包含着“地名”,地名=公共品牌名,按这个逻辑,政府好像是区域公共品牌所有者,实际上是吗? 政府是产业政策调控者和社会管理者,本身并不生产任何商品,更不是市场经济的直接参与者,意味着“所有者和使用者背离”
区域公共品牌这个商标知识产权,企业不是责任主体,政府也不是责任主体,那到底谁在为这个“公共品牌建设”负责任?谁在管理、维护、传播公共品牌资产?
公共品牌资产的问题恰恰出在“公共”二字上,一旦某个东西是共用的,而且是没有任何“边界”的共用,就会导致滥用,好用大家一起用,用烂了就不用,反正不是企业自己的产权资产。
区域公共品牌建设,如果不被这个看似高大上的名字迷惑住,本质就是“地方土特产”。
中国地方土特产存在时间不止10年20年,而是存在百年千年了,为何没有成为品牌?值得我们深思。
区域公共品牌建设,能否解决“中国农业品牌化”这个大命题?如何防止成为“乌托邦”?这是一个非常严重的问题,必须结合中国农业和中国国情特色,探索一条行之有效的品牌发展模式,而不是为了“表面好看”而浪费巨大人力、物力和财力。
- 辟谣:台风“山竹”期间广州不会多区域“计划停电”
- 盲人医疗按摩人员京津冀区域性考试9月15日开考
- 中国—东盟聚焦区域气象灾害的监测与信息共享
- 第二届上海文化企业十强十佳十人十大品牌活动入围名单出炉
- 火车站区域 新增4处电子警察
- 今起三天重庆持续阴雨天气 8月山城出现3段区域高温
- 2018厦门中秋博饼旅游嘉年华启幕 7年铸品牌
- 重庆打造六个“法援惠民生”品牌 保障特殊群体合法权益
- 科学划分中国菜系让中餐品牌更响亮
- 殡葬管理条例修订草案:国家建立基本殡葬公共服务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