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孩子的万物启蒙课
寒假归来
就是万物生长的季节
萍课栈推荐
《给孩子的万物启蒙课》
先试听吧
▽
王立铭是谁?
26岁时,他就在《Nature》发过封面了。
《Nature》(中文名《自然》),是自1869年创刊以来,
世界上最顶级的自然科学学术刊物
,对论文的要求很高——它需要论文观点能在科学家和一般大众中产生广泛的影响。然后,在他30岁的时候,已经是浙大的博士生导师了。他
就是国家千人青年计划入选者,浙江大学教授,神经生物学家——王立铭。
相比科学家头衔,他更喜欢“
会讲故事的科学家爸爸
”这个叫法。他有两个女儿。从大女儿丫丫不到两岁开始,和她一起捧起本童书边读边讨论,在生活里发现什么问题边聊边总结,就成了他最乐此不疲的事情之一。
今年,她六岁了,可能和大家的孩子一样,正是开始主动亲近世界,用新鲜的眼光打量这个世界,并且产生无穷的疑问和好奇的年龄。
她每天都会问好多好多的问题:
“爬楼梯为什么那么累啊?“
“为什么小猫不会说话?”
“月亮上黑黑的东西是什么?”
”高速公路为什么国庆节不收费?”
“中国人的名字为什么是姓在前面啊?”
“坐船去日本要走多久呀?”
他内心总会升起一阵担忧:
在前面等待她的,很可能是长达12年的学科式教育,一种对好奇心最不友好的教育模式。
他开始思考什么才是适合这个时代的儿童教育?
这位30岁就成为浙大博导的天才科学家决定制作了这档
《
给孩子的万物启蒙课
》
,帮助孩子打开知识面,建立有格局的通识视野。
节目内测的时候,有不少父母说,孩子听完一个音频以后,忍不住跟他们分享自己的奇思妙想,甚至开始自编后续的故事。
那么给孩子讲知识,怎样才能更有价值呢?听下这位科学家爸爸的经验。
不仅把知识融会贯通,
也帮孩子树立面向未来的好观念
比如说,在讲《地球上一共有多少人?》这一期的时候,我不仅讲到世界人口的相关知识,也给孩子们展现了一个看待自己与世界之间关系的新视角:
“我们在教室里上课做游戏的时候,就在同一时间,这世界上还有成千上万的学校同样在上课,在数不清的教室里,有许许多多和我们一样的人在学习,在看书,在做游戏。
“我们在家吃饭的时候,就在同一时刻,这世界上还有不知道多少个家庭也在开饭,他们也还和我们一样围在餐桌边,一边聊着今天发生的高兴事儿,一边吃着香喷喷的饭菜。
“晚上的时候,我们关灯上床,盖上被子闭上眼睛的时候,这世界上也有很多很多人和我们一样开始做美梦。
“要注意啊,我说的可不是几十个人几百个人,我说的是几亿人几十亿人!有这么多人每天在陪伴着我们,是不是件特别有意思的事儿?”
这段描述激发了孩子们的想象,让他们建立起一种“我和许许多多的小朋友都在做同一件事情,都是这个地球的一份子”的情感连接和归属感。
我也在节目后台收到了很多家长的留言,说自己的孩子听完这一期节目以后,经常念叨着:现在有好多好多小朋友跟我一样在吃饭、在听故事。
也许,孩子们的地球公民意识,就在这一刻开始觉醒。
包括后面在讲《男孩女孩有什么不一样?》的时候,我会引导小朋友抛开“男孩就应该玩汽车、变形金刚”,“女孩就应该玩洋娃娃,毛绒玩具”的性别刻板印象,鼓励他们追求自己真正喜欢做的事情。
未来,需要孩子卸载更多过时的偏见和思维定势,用更灵活、更包容的态度看待自己、看待世界。
我希望,万物启蒙课带给孩子的不仅是知识的融会贯通,还有面向未来的好观念。
在讲解知识的同时,
给孩子播下科学思维的种子
作为一名科学家爸爸,我非常希望让小朋友们在听音频的过程中,跟随科学家的视野去看这个世界,看到这个世界背后的运作规律,甚至能够慢慢学会怎样像一位科学家那样思考问题。
所以,我会把科学思维的元素融入内容中。
比如说,在《人是神仙造出来的么?》这一期节目里面,我会先介绍中西方的神话故事,引出神仙创造人的早期观点。
随后,开始从科学的角度出发,通过抛问题的方式,去推演这个观点的不足,从而引发孩子们的思考:
“神仙创造人,这个说法听起来确实挺不错。实际上,这些古时候的神话故事都还非常好听,小朋友也都很容易听得懂。但是我自己觉得啊,这样来回答问题似乎有点不那么好…为这个回答会给我们带来更多更难搞清楚的问题。”
“比方说,到底创造我们的神仙长什么样子呢?到底是咱们中国的女娲、还是西方的上帝造出了人呢?还是说这些神仙其实都挺自私自利的,只分别替自己国家来造人呢?那些没有神仙的国家,他们的人又是怎么来的呢?还有,既然都是神仙造的,那为什么地球上还会有这么多长相啊性格啊都不太一样的人?”
通过这段“先假设观点正确,再通过抛出系列问题去推演不足”的描述,让孩子们明白到,要判断一个观点是否可信,不妨去想想,假如这个观点是正确的话,有哪些问题是很难被解释清楚的。
我希望,万物启蒙课不仅给孩子带来关于世界的全景知识,也带给他们知识发现背后更有价值的思维方式。
用巧妙的比喻,
激发孩子对知识的深入理解
比喻,是孩子学习的好帮手。一个艰深复杂的知识点,可以被比喻转译成平易近人的话语,植入孩子原有的知识体系里。
比如,在解释人类语言跟动物的语言有哪些本质区别时,我给孩子们引入了一个很熟悉的积木比喻:
“说到这,也许你能猜到咱们人类语言独一无二的神奇之处了。很多动物都能说话,猩猩们甚至还学会一大堆词儿,但是只有人类才有能力把这些词儿组合成各种各样的句子。”
“打个比方吧,大家肯定都玩过积木。很多动物的语言就像一块一块的积木,也许圆形的表示饿了要吃饭,方块表示你别烦我我要睡觉,拱形表示我想要交朋友了。但是只有人类,才能把积木一块一块搭起来,变成城堡,变成宫殿,变成花园,变成餐厅,变成学校。”
“这个语言搭积木的能力可太重要了!我觉得啊,最重要的地方是,我们可以通过组合字和词,说出一些现实生活中根本没有的句子来,也许这就是咱们想象力的来源。”
积木作为孩子们非常熟悉的事物,能够让孩子直观地认识到人类语言的“建构性”——从字词,到句子;从句子,到故事;从故事,到文化。让孩子认识到,语言是人类文明的树根,在树枝上不断长出文学、科学以及其他领域丰硕的果实。
我希望,当这样的比喻在孩子的脑海里慢慢积累起来以后,会潜移默化地成为他们学习的新技能——自己主动找到合适的比喻,帮助自己理解新知识。这背后所体现的想象力,也是我们人类相对于人工智能的独特优势。
— 关于课程 —
雨果奖得主郝景芳 送给孩子最好的礼物
每周两个哲思话题,
好问题
提高你跟孩子的对话质量一月一个探索主题,
科学家
给你精准详实的科普知识帮助孩子打开知识面,建立有格局的通识视野,
与最聪明的人探讨教育,与顶级大脑保持同步。
一趟有使命、有故事、有乐趣的世界之旅,
拥有最强好奇心的小家伙们,交给科学家爸爸来满足。
—关于主播—
主讲人——王立铭
最会讲故事的80后博导,货真价实的学霸
北大本科,美国加州理工博士毕业,现任浙江大学生命科学研究院教授,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中间还特别懂生物!
26岁发《nature》封面的科学家,30岁当教授的俩娃爸,入选了国家的青年千人计划,超畅销科普书《上帝的手术刀》作者。
节目顾问——郝景芳
继刘慈欣之后,又一位获得“雨果奖”的中国作家。
她曾以科幻作品的恢弘想象表达对现实世界的关切,击中了当下中国社会的“痛点”。
《给孩子的万物启蒙课》
更新周期为半年,每周更新五期。
周一 主题讨论课
周二 知识百宝箱
周三 主题讨论课
周四 知识百宝箱
周五 互动答疑日
—学员评价—
↑上下滑动
平台上线首日,《给孩子的万物启蒙课》成功冲刺了新品榜榜首,次日也登顶了畅销榜榜首。
用户评分高达4.9分,远高于同类产品!家长们纷纷留言表示孩子对节目的喜爱。
120
节音频课,已更新
93
萍课栈新春特价
99
长按,识别二维码购买
?
—购课须知—
▲ 本课程为音频教程购买后即可永久收听该课程。
▲ 课程音频只能在微信公众号收听,收听时点击【置顶消息】即可在后台播放。
▲ 本课程为虚拟内容服务,购买成功后概不退款,请您理解。
▲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严禁翻录成任何形式,严禁在任何第三方平台传播,违者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购买时如果出现提示「不支持跨号支付」,请点击确认后,长按扫描出现的二维码支付;
▲在购买过程中,如果您有任何问题,可以在微信搜索微信号【mianbaolive1】来随时咨询问题,客服小伙伴会为您贴心解答。
↙
点击下方“阅读原文”进入“萍课栈”
- 心理测试:你最想让宝宝住下面哪个房间?测你此生有几个孩子!
- 立秋了,孩子吃了身体壮,个子高,这菜少不了,一端上桌就光光!
- 为母亲针灸能给孩子治病?院方:系思考和探讨,非临床研究
- 【津云微视·纪录】中秋 教孩子吟唱一首古诗吧
- 秋天要经常做这菜,给家人清洁肠道,消食开胃,大人孩子都爱吃!
- 开灯睡觉真会影响孩子身高吗?看完再也不敢不关灯睡了
- 杭州西湖区十多家“幼儿园”被查后续——多数孩子就读新园
- 夫妻在迪士尼顺走别人童车:我要放包 你有孩子了不起啊
- 迪士尼的唐老鸭把网友萌翻了:哄半天发现抱错孩子
- 孩子玩游戏误付费 游戏厂商:被虚拟平台收取 无法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