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殊寒假作业!江苏一高校倡导学生为长辈发“反转红包”

大学生的思想国

特殊寒假作业!江苏一高校倡导学生为长辈发“反转红包”



春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每逢春节,长辈们都回为晚辈们发红包,寓意着祝福与好运代代相传。但是,今年扬州大学数学科学学院学生的年味儿却有些与众不同,该学院为学生布置了一道特殊的寒假作业。原来,这份特殊寒假作业就是春节里红包“反转”,晚辈为长辈送上“红包”

第一桶金、一张照片、一封书信或是一副画作

。同学们的“反转红包”里装满了各不相同的新年贺礼,为长辈们送上了一个个特别的新春祝福。



特殊寒假作业!江苏一高校倡导学生为长辈发“反转红包”

 

图为扬州大学数学科学学院定制的“反转红包”。中国青年网通讯员朱宇璇 提供



“我给爸妈的红包很薄,里面只有一张旧照片。”

该校数科院统计学专业大一学生秦心怡向记者展示着她的“反转红包”。



“但是它对我的意义重大——这是我刚出生时的照片,每当我看到这张照片,我都十分感谢我的父母给予我生命、抚育我成长。”

秦心怡解释说,新的一年,她希望父母的身体能够好起来:

“不是‘背影’,不是‘目送’,而是手牵手,和爸妈一起变老!”



该学院大一学生陈旭一直和妈妈有互送小礼物的习惯,今年春节,她在“反转红包”里放上了一枚精致的书签,送给爱看书的妈妈。陈旭告诉记者:

“虽然给妈妈送过好几次礼物了,但她收到我的红包时,还是很激动。”



 “同学们响应学院号召,在寒假期间深入社会,开展社会实践,不少同学都收获了人生的第一桶金。”

该校数学科学学院团委老师季中亚向记者介绍说,春节期间,不少同学选择在“反转红包”里装上自己的劳动所得,给长辈送一个实实在在的红包。



特殊寒假作业!江苏一高校倡导学生为长辈发“反转红包”

 

图为黄玺道将“反转红包”送给母亲。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朱宇璇 提供 



该学院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大一学生黄玺道给母亲送上了88元的“反转红包”。原来,黄玺道的母亲是一名电工,常年工作非常辛苦。黄玺道认为,与母亲每日的工作相比,自己打工的累不算什么,他将之前打工兼职挣来的钱整理后发给了母亲。他表示:

“这88块钱虽然不多,但我理解了父母辛苦劳动的不易,对自己不够节俭而感到惭愧,往后我更应该珍惜眼前的幸福。”  



还有的同学选择将自己亲手写的信件放进红包,颇具心意。该学院大一学生单可欣表示自己越长大,越不要意思和父母说说心里话。但在新年之际,她在“给父母的一封情书”中向爸妈“表白”:

“总是向你索取,却不曾说谢谢你。新年里,我想就在信里说一声‘我爱你们’!”



大二学生汪佳玲则向她的恩师写了一份信,装进信封,送给老师。她在信中写道:

“感谢老师高中三年的照料,是您的教导让我有了现在的成绩,我会在大学里继续努力,不辜负您的期望!”

这些“反转红包”里的每字每句,都写出了同学们对自己所牵挂的人的思念与感激,也让红包的暖意更浓。



特殊寒假作业!江苏一高校倡导学生为长辈发“反转红包”

图为施易将亲手绣的十字绣送给外公。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朱宇璇 提供



据了解,“反转红包”是该校数科院团委给低年级学生布置的一项“特殊的寒假作业”。放假之前,学院给每位同学赠送一个订制的红包,要求学生年三十晚为长辈们送个“红包”,“红包”内容不限。



说起该创意,该学院党委副书记朱鑫铨向记者表示,这个表面上看是给长辈包红包,实际上是大学生感恩教育的一种新形式、新载体,“反转红包”不仅符合传统习俗,让人们感受节日氛围的同时,更有利于大学生的精神文化建设,进一步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的真正内涵,值得推广。

中国青年网记者 李华锡 通讯员 朱宇璇

特殊寒假作业!江苏一高校倡导学生为长辈发“反转红包”

2018年中国大学生保险社会责任行

寒假社会实践活动报名进行ing...

快点进下方

原文链接

报名参加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