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2年的教育海报让我们反思: 如何给孩子好的教育

1952年的教育海报让我们反思: 如何给孩子好的教育

现在的“熊孩子”越来越多,教育问题也成为不少家长的“老大难”,如何教给孩子正确的三观?如何合理的解释一些“不好开口”的问题?来看看1952年的这组教育海报吧,或许会为您提供些灵感。

同情爱护

1952年的教育海报让我们反思: 如何给孩子好的教育

富有同情心的孩子,更能体会别人的感受,更加懂得关心别人,与别人分享。我们目前的社会,有多少孩子和成人不知道什么是同情心?想想那些虐待动物的大学生。

父母之爱

1952年的教育海报让我们反思: 如何给孩子好的教育

给孩子适度的爱,犹如给花浇水,多了淹死,多了枯萎。

关于生的问题

1952年的教育海报让我们反思: 如何给孩子好的教育

性教育,是生命教育的一部分。真正了解生命的诞生过程,才能正确地认识和珍惜生命。

关于死的问题

1952年的教育海报让我们反思: 如何给孩子好的教育

死亡是什么?孩子们,死亡其实是生命的停止,人也会面临死亡正如花的枯萎和动物的死。原来62年前,我们就以这么浅显易懂的海报告诉过我们的孩子们。

勇敢与惧怕

1952年的教育海报让我们反思: 如何给孩子好的教育

从小鼓励和培养孩子的勇气,而不是过度的保护。

妒忌与公平

1952年的教育海报让我们反思: 如何给孩子好的教育

爱要公正、不偏颇,孩子的心理才能健康,才能学会分享。父母对公平理念的执行和灌输,能起到很好的示范效果。可惜现在都是独生子女为主,这样的教育,太稀缺了。

发展想象力

1952年的教育海报让我们反思: 如何给孩子好的教育

如何培养孩子的想象力,并且保护他们的想象力,我们多少年前已经知道了。为什么现在反而在扼杀孩子的想象力呢?

好奇心并非破坏

1952年的教育海报让我们反思: 如何给孩子好的教育

保护儿童的好奇心,了解孩子破坏东西背后的原因。

1952年的教育海报,很多理念放到当下也令人称道。有人说看了才发现现在的教育是多么失败,有人说以前的教育在于教化育人,现在过于追求成绩,是舍本逐末。你怎么看呢?欢迎留言~

本文内容整理自公众号 观察者。

推荐阅读

推荐 | 朱永新:城乡教育差在教师和阅读

(留言送签名书)

“我36岁了,除了收费啥也不会”:如何给孩子一个不被淘汰的未来?

“我恨了他们30年。”北大留学生何以万字痛诉父母?

“永别了大家!”分数和手机,是压垮学生的最后稻草

李希贵:教会孩子从"追求赢"到"学会输",决定孩子一生的命运

1952年的教育海报让我们反思: 如何给孩子好的教育

教育思想网

21世纪教育研究院旗下自媒体

读者交流QQ群:299487468

投稿及合作QQ:2039836476





1952年的教育海报让我们反思: 如何给孩子好的教育

一起分享教育的点滴

长按二维码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