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志娟:理解儿童是一场没有止境的探寻
本文根据21世纪教育研究院教育创新研究中心主任马志娟在“对话薇薇安·佩利:游戏是孩子的功课”新书分享会上的发言整理,首载自 禹田文化(ID:yutianwenhua)。
▲
孙莉莉、林文宝、马志娟(左起)
大家好,我叫马志娟,我是一位教育工作者,在21世纪教育研究院做教育创新的研究和倡导工作,同时也是两个孩子的妈妈。非常有幸成为佩利这套书在中国大陆比较早一批的读者,也非常有幸和阿宝老师、孙老师在这里来聊一聊自己的感受。
因为自己从事教育工作,又是两个孩子的妈妈,育儿书看了不少,大多数的书其实说的是相似的道理。另外,我经历过第一个孩子“照书养”,第二个孩子“照猪养”的过程,所以现在不大会有看到什么书特别激动的感觉。
当禹田的湘竹给我看这套书的时候,我有点儿吃惊,好像进入了一个秘密花园,似曾相识,但又不能很快对上号,因为里面都是未经修剪、未经修饰的生命姿态,既原始又深邃。这里没有多少我可以快速消化的道理,因为作者佩利很少直接建议我们做什么不做什么,她只是精心细致地还原了一幕幕儿童幻想游戏的场景。
这些游戏形成的秘密花园,如果我们不愿意驻足细察,不投入心力去解读,就不过是我们每天匆匆经过无暇打量的花花草草。佩利的书是我在越走越匆就,越走越迟钝的育儿路上的惊喜和警醒。我身在这样迷人的花园中,但不自知。
▲
马志娟和她的孩子
我的两个孩子,当她们一起的时候,最喜欢玩的不是玩具,甚至不是看动画片,而是纯粹的瞎玩,想到哪儿是哪儿,一个人发起,另外一个人马上就能跟上。他们不大需要一本正经的商量,却能快速地转换角色、切换场景。我的大女儿八岁,小女儿四岁,尽管有时候大的对小的嗤之以鼻,说“那些游戏都是假的”。但实际上,玩起来的时候,两人同样乐在其中。
作为父母,我们总想给孩子提供更好的条件,为此,我们做很多加法,比如,尽可能给孩子买更高级的玩具,选择更优质的培训课程。有这些看得见摸得着的东西,我们感到更踏实。
读完佩利的书之后,我发现,我们可以给到孩子的最好的东西其实是真切的理解和接纳,而要做到这一点,我们首先要能读懂孩子的秘密花园。对父母最直观的考验,是当没有动画片,没有手机,没有游乐场,没有任何一个制成玩具,甚至没有书的情况下,我们能否和孩子消磨一天而不发生任何“灾难”?
▲
薇薇安·嘉辛·佩利
美国麦克阿瑟奖获得者、
前哥伦布基金会、国图书终身成就奖、
约翰·杜威学会杰出成就奖、
美国英语教师协会杰出教育方法奖
在我大女儿小的时候,我没有给她买过任何一个玩具,首先是自己看不上,我尤其不喜欢电动类的玩具,当然我们也接手了不少亲戚的二手玩具。但更重要的原因是,和她相处的时候,我们俩很少需要借助制成玩具,大部分的游戏来源于想象,主要通过口头表达和表演完成。
在儿童的游戏世界里,一个带有小象角色的游戏并不需要一个小象玩偶的参与才能完成。
回想起来,我特别享受和女儿一起吃饭的时间。她坐在餐椅上,位置高低刚好与我处于平等对视的视角。她的小餐桌一边放着她的小碗,一边放着我的饭碗。餐桌那么小,“卿卿我我”的世界想去哪都行。
我们一起讲述了她今天外出的“奇遇”
(其实是日复一日再平常不过的“遛孩子”)
,我们化身为各种各样的动物,把大碗小碗的东西吃得一粒不剩,大象伸长鼻子卷一口吃的,小老鼠舔一口;我们也把饭碗里的食物想象为各种各样的东西,先吃掉一个小山包,再啃掉一个太阳……必须承认,这样的场景到我小女儿的时候,就不复存在了。因为当小女儿还坐餐椅的时期,我忙得根本没有时间坐下来和她好好吃一顿饭。如果我坐到她面前,我更关心的是她能不能不要磨蹭,不要挑食。不仅在餐桌上,还在许多和她相处的时间里,我的懈怠把通往她的秘密花园的大门关上了。
养儿不是日日都能“卿卿我我”,但如果不能走近孩子的内心,就容易沦为日复一日的劳作。佩利的书把我带回一个我久未深察的现场,在那里,游戏是通往儿童世界的大门。
▲
《游戏是孩子的功课:幻想游戏的重要性》,
2018年3月上市
有一次,我带着小女儿等大女儿上合唱团的课,一个半小时,时间不长不短,去别的地方怕赶不回来,就地只有一个办公楼的大堂和外面一个小院子,院子里种着花花草草,有几步台阶。你们知道我们那一个半小时是怎么过的吗?
她跪坐在花圃边的石头上,开始挖土、拔草、捡石头。刚开始我忍着,不去想她一会儿会出现的脏兮兮的小手,费老大劲也抠不干净的黑指甲,毕竟这里也没什么其他可以玩的,我权当她给我一个安静小憩的机会。但过了一会儿,她说要请我吃饭!
她拿了不同形状大小的石头摆了几个造型,一一介绍她做的大餐:玉米排骨汤、三杯鸡、牛肉丸子,这些都是我平时做给她的饭菜。而且,因为她做饭了,她理所当然变成妈妈了!这个“妈妈”很操心,她要我吃这个,吃那个,每一道菜在我品尝后都问:“味道怎么样?打几分啊。”
▲
一个人“做饭”的孩子
如果平日问她,最喜欢妈妈做的哪道菜,她不一定能答出来
(或者在不同情形下给出一致的答案)
;如果问她,妈妈是怎样的人,她也不一定能给出完整答案。但在此时,前面就是一面镜子,照着我自己。她接着给姐姐、爸爸、爷爷和奶奶做了称心的饭菜,我在旁边跟她商量,谁喜欢吃什么口味的菜。令我意想不到的是,她说要给她的小被子做饭
(她从小用到大的一个抱被)
,她还会说要给她幼儿园的好朋友做饭。在这个过家家的游戏中,我一直配合她做女儿。但到后面,“女儿”开始不配合了,有点闹情绪,不管妈妈做的饭菜做得怎么样,都说“我不要吃”或者“我吃饱了”。最后,她主动提出结束游戏:“嗯,好啦,我现在不要做妈妈了,我要做回女儿。”
大家应该也发现了,当孩子自己发起一个游戏的时候,每一分每一秒都很轻松。有时候带孩子很累,是因为我们拧着来,大人想要孩子往东,孩子要往西。我们常听到父母担心孩子的专注力不好,但游戏中的孩子,专注力一点儿问题都没有。
孩子无法用成人我问你答的方式来表达她的喜好和感受,如果我们试图给一个几岁的孩子讲大道理,由此达到教育的目的,也往往事倍功半。但她们在游戏里毫无防备地重现了她们眼里的生活,她们也可以安全地在游戏里代入他人的视角,体验冒险,试验错误。
教育可能发生的前提是我们能进入这个游戏世界,按照这里的规则行事,心甘情愿承认孩子在游戏王国的主权。举我们所熟知的躲猫猫为例,你会发现,如果我们很快就找到孩子,或者很快被找到,这个游戏就玩不下去了。
▲
《孩子国的新约——不可以说:“你不能玩!”》,
2018年3月上市
一个能让儿童尝试掌控和主导的世界,对她们而言非常重要。我们现在谈论的一些很好听的词,比如培养孩子的想象力、沟通能力、交往能力等,并不一定要发生在大人精心设计组织的场景里。我从家长的体验出发,觉得佩利的书启发很大,也特别想推荐佩利的书给教师,尤其是幼儿园和小学低龄段的教师。这是多么好的一个教师培训资源呀!
幼儿园老师会说,我们在幼儿园也玩游戏啊,但其实这是两种完全不同的游戏。一种是老师主导的游戏,要让二三十个孩子听懂、听从指令有秩序地玩,其实不容易。
但像佩利书中所写,基于对儿童的深度观察和理解,允许孩子自主发起游戏,说实话也不容易,因为这些游戏可能没有先行计划,过程缺乏组织。什么时候开始,什么时候结束,谁能参与,规则是什么,都是即时生成的。
但我想,后者并不会因为是儿童自发,并非老师引导而减弱其教育意义。这反而是一个更深层次、更有难度、更高境界的做法。
作为教育者,要学习和反思的是,我们如何能创造合适的场域让这些游戏可以发生,并且在它发生的时候,带着敬畏去倾听、去理解,并在适当的时候,参与其中。佩利经常和孩子一起做的是把故事说出来,写下来 ,演出来。
我相信,不管是家长还是老师,佩利的书都会让人内心感到小小的震颤。它会让我们反观自己在生活中和孩子相处的一些细节和场景;它会让我们看到,好的亲子关系不一定使多大力气做加法,很有可能首先是减去障眼物,回到儿童世界本身。
我感受到,孩子年龄越大,游戏的魔力似乎越在减弱,因为孩子越大,对社会规则的认知越强,更倾向于用一种别人对他的期望或者他认为的一种社会规则去交往、表达,内化他自己的认知,慢慢地,孩子自己也无法回去他曾经信手拈来的游戏世界。而我们作为父母,也要随之调适和他们相处的方式。
做父母,真是一辈子的修行。我们是成年人,是把孩子带到这个世界来的人,但我们并不因此就拥有对孩子武断裁决的权力。相反,我们需要常常躬身自察,在秘密花园里寻找滋养我们的灵感,才能幸免成为“祸害父母”。但愿,更多的父母和教师能从佩利的文字里找到灵性和灵感。
本文作者:马志娟
21世纪教育研究院
教育创新研究中心主任
推荐阅读
推荐 | 朱永新:城乡教育差在教师和阅读 (留言送签名书)
“我36岁了,除了收费啥也不会”:如何给孩子一个不被淘汰的未来?
“我恨了他们30年。”北大留学生何以万字痛诉父母?
“永别了大家!”分数和手机,是压垮学生的最后稻草
李希贵:教会孩子从"追求赢"到"学会输",决定孩子一生的命运
教育思想网
21世纪教育研究院旗下自媒体
读者交流QQ群:299487468
投稿及合作QQ:2039836476
一起分享教育的点滴
长按二维码关注
- MYER祝大家新年快乐!Clinique, Clarins, Shiseido, SK-II,儿童
- 房贷是不是越长越好? 90%的人都理解错了
- 儿童绘本不是买回家扔给孩子就够了,是需要父母加入的
- 【贺新春】河南华鑫:感谢大家的关心爱护和理解支持,祝大家新春
- 投资者怎么理解市场
- 冰雪初融,映衬得你晶莹透彻 || 博苑·儿童
- 美今冬流感季儿童死亡人数创新高
- 王者荣耀:来看各分段对荣耀的理解,这可不止是推塔的游戏!
- 引力波的奥秘远超当前理解 不仅宇宙 其或更换人类社会状态!
- 深刻理解A股市场的国际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