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力面前,男女身体反应大不同

《压力面前,男女身体反应大不同》,傻大方资讯编辑整理。我们不生产头条,我们只是社会头条新闻的搬运工!

正文开始:





生命是一段旅程,而非彻头彻尾的竞赛。如果老想着在途中给他人留下深刻印象,那就浪费了这段旅程。





《红楼梦》里贾宝玉说女人是水做的,而男人是泥做的。好吧,这么说似乎对男同胞有些不公平,但是至少说明了男女之间是有大不同的。





其实在医学上,也有很多有趣的两性试验,比如某些临床科学家一直以来都在研究面对压力时,男女是否会因为性别不同而导致身体的不同反应,乃至于因此引发更深层次的病理变化等。





压力之下,我们的大脑作何应对?





人的大脑中有一个特殊的结构——脑岛。成人的脑岛大概有一只金桔那么大,成三角形,被包裹在大脑的内部。它有什么用呢?神经科学家们总结出,脑岛是人类恶心、骄傲、性欲、羞耻、内疚和补偿等社会情绪的源头。脑岛的进化伴随人类文明的进步,也是人类区别于其他动物的重要层面。简单地说脑岛是用来酝酿情绪的。





医学专家研究脑岛时发现,脑岛大小的变化对创伤后障碍症(PTSD)的形成有重要影响。之前我曾读到一篇来自美国斯坦福大学的研究:研究人员招募一群受试者(男女各半),这些受试者中有些人曾经遇到过重大压力或创伤,而另外一些人没有遇到过。然后运用医学手段,检测他们的脑岛变化。





结果发现曾经应对过压力事件的人群,他们的脑岛对比“正常人群”都有或多或少的变化,而且更有趣的是这些变化因为性别不同成截然相反状:女性脑岛区域变小,男性脑岛区域变大。除此之外,其他的相关研究也显示出人们在面对压力和创伤时,女性群体罹患PTSD的可能性高于男性。





这些研究向我们传达出了很多信号,一则是压力有可能引起我们的脑岛发生变化,二则是面对同样的压力,男女脑岛变化是不同的。





面对压力,心血管系统有啥反应?





多年来研究发现,面对压力人体内的交感神经系统将被激活,全身微血管收缩,整个人会处于“缺血”状态。不同的是女性比男性收缩地更为明显,言外之意女性“缺血”也更严重一些。当然,一般情况下这只是一种本能的生理反应,并非病态。





一项关于心理应激性缺血机制和预后研究的数据显示,男性和女性冠心病患者发生心理应激性心肌缺血时的心血管反应有所不同。研究表明,女性患者在有心理压力时主要表现为外周血管收缩,更容易发展为致病性缺血,如心碎综合症;男性患者则表现为血流动力学负荷增加,即血压和心率升高。





目前这种差异明显的变化,尚不足以改变我们的临床实践。但是研究结果给了我们足够的提示:首先,心理压力下微循环对女性心肌缺血的影响比男性要大;再者,由于女性和男性在心血管生理学和缺血性心脏病病理生理学方面存在差异,提醒我们的临床专家在做更大规模的临床研究时,应当尽量将女性和男性的数据区别计算,以获得更为精准的结果。





女性对比男性更容易“伤心”。





我们都知道,男性体内分泌的是雄性激素,而女性体内分泌的是雌性激素,这两种激素可影响脂质代谢,进而影响血管功能,其中女性受女性激素的影响比男性受雄性激素的影响更大。优势之处在于,女性更年期之前体内能够分泌足量的雌性激素,辅助加强了心脏的自身保护作用,因此冠心病患病率要低于男性。然而绝经期后的女性由于雌激素分泌减少,脂蛋白水平相应升高,老年女性血脂异常患病率也就明显高于男性。





多了解男女生理、病理上的差异,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帮助我们辨别心脏病及发病轻重。以急性冠脉综合征为例,男性发病时多表现为胸口疼痛,严重者痛感会延伸至手臂,而女性患者常表现为疲倦、呼吸困难和恶心,或者是肚子痛和后背痛。我在临床上遇到过不少这样的女性患者,她们误以为这些症状只是更年期的表现。





研究发现,同龄的糖尿病人群中,女性患者并发冠心病的可能性要远高于男性患者(特别是2型糖尿病女性患者死于冠心病的几率比男性高一倍)。考虑到女性糖尿病患者相较于男性症状更不典型,以至于很多人是在不知不觉中损伤了心脏健康,等到医院正式检查时往往都有严重的三支病变(右冠、左冠前降支、左冠回旋支)。因此有糖尿病的女性,更要警惕冠心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