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付宝又道歉!“愚蠢至极”的背后实则是“只考虑产品,缺忽视了

支付宝又道歉!“愚蠢至极”的背后实则是“只考虑产品,缺忽视了

支付宝又道歉了!

1月3日,就在朋友圈被支付宝年度账单关键词刷屏时,当日晚间,有细心的用户发现,支付宝年度账单第一页默认勾选“我同意《芝麻服务协议》”,如果用户在打开账单时未及时勾选,将允许支付宝收集用户的征信信息,并且允许支付宝将其提供给第三方机构。

这行“我同意《芝麻服务协议》”无论是字体设置还是字体颜色,在醒目程度的设置上均不足以让用户及时发现。这行字被岳成律师事务所合伙人岳屾山发现之后遭到了质疑。于是,终于“反应过来”的网友开始铺天盖地的指责支付宝。

根据这份《芝麻服务协议》内容显示,“您理解并同意第三方查询您的非贷款类及其他涉及商业秘密信息时,我们可以直接向第三方提供您的信息;您同意我们可将您的全部信息进行分析并将结果推送给我们的合作或服务机构,考虑该结果并不涉及您的具体位置或其他敏感信息,您同意上述分析结果的输出无需灵性获得您的授权;”种种款项的设置,都涉及到用户授权问题,这也就意味着,用户可能在不知情的情况下,将自己的涉及信用的信息授权给第三方使用。

除此之外,协议内容还显示“您同意我们向第三方收集并在适用的法律法规许可内向信息使用者依法提供这些信息时,您已经充分理解并知晓该等信息被提供和使用的风险。这些风险包括但不限于:纳入这些信息对您的信用评级(评分)、信用报告等结果可能产生的不利影响,该等信息被本公司依法提供给第三方后被他人不当利用的风险,因您的信用状况较好而造成您被第三方向您推销产品或服务等打扰的风险。”这种本应当让用户充分知晓的风险,却被支付宝在没有任何提示的情况下,被设置为默认知晓。

被网友指责的同时,这一事件也引起了监管部门的注意。根据财新报道,3日下午央行支付司要求支付宝对此纠正并致歉。接近央行征信局人士称,对于芝麻信用的这次营销活动,亦正密切关注。

央行的关注以及用户的质疑,终于引起支付宝的反省。1月3日晚间,涉事的芝麻信用进行了连夜道歉。芝麻信用在声明中表示,本来是希望尊重用户的知情权,“但用了非常傻逼的方式,愚蠢至极”,现已调整页面,取消默认勾选。

支付宝又道歉!“愚蠢至极”的背后实则是“只考虑产品,缺忽视了

这并不是支付宝第一次道歉。2016年11月支付宝因“圈子”事件道歉,而这次道歉同样与芝麻信用有关。当时支付宝推出校园日记、白领日记、发帖与芝麻信用捆绑,因为尺度之大引起用户质疑。

2017年6月,支付宝旗下蚂蚁花呗发布了新的《花呗用户服务合同》,其中一条“收集用户信息”的条款引起了质疑,随后蚂蚁花呗发微博道歉。支付宝的道歉频率几乎与营销频率相同,或许对支付宝来讲没有什么事儿是一次道歉不能解决的。

纵观几次道歉背后,都与支付宝的个人用户征信业务有关。那么它背后的营销逻辑是什么?科特勒咨询总裁王赛在接受《商学院》记者采访时表示,这并不是营销逻辑,而是“小聪明”。

有用户表示,本来这件事可以大大方方的去做,取得用户授权,但是非要选择这种默认授权的方式,支付宝到底怎么想的?对于种种疑问,《商学院》记者向支付宝方面发去了采访提纲,但是截止到发稿前,支付宝并未给任何回应。

王赛表示,这个事情是“非成熟市场到成熟市场”过程中容易碰到的典型事件。非成熟市场消费者关注产品本身,不关注背后的东西,而成熟市场消费者不是“猎物”,而是“人”,这就是营销之父菲利普科特勒说的营销3.0,以人为本的营销。言下之意,支付宝只考虑到了产品,却忽视了人的情感。

事实上,用户是否同意《芝麻服务协议》,与能否打开账单之间并无必然联系,支付宝表示,如果用户不授权,那么在账单中则不会显示与用户信用相关的信息。

这并不是充分必要条件,一些用户并不希望自己的信用信息被展示出来。支付宝则希望用户必须授权信用信息,背后是支付宝运用蚂蚁信用营销的意图。

“以数据做生意的,或者以数据来做营销噱头的,一定要懂得‘界限’。所以建议这类公司未来推这些产品、活动要学会有测试群,出来后丢进去,看看反映,再迭代。”王赛说。

当数据开始向互联网巨头聚拢时,数据垄断也开始显现。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研究所所长孙国峰指出,数据垄断比技术垄断更难突破,易形成数字鸿沟和信息孤岛,不利于充分使用这些数据,更容易产生一系列问题。

比如过度的信用营销。2015年1月中国人民银行下发的《关于做好个人征信业务准备工作的通知》中确定个人正信牌照业务,允许8家社会机构试点开展个人正信业务,然而截止到2017年已有两年多,但个人征信牌照仍未下发。支付宝就是这8家社会机构之一,也就意味着,支付宝尚未获得个人征信牌照。

人民银行征信局局长万存知表示,包括支付宝在内的8家机构对征信的基本理念和基本规则了解不够,而且也不太遵守,在没有以信用登记为基础的情况下,在数据极为有限的情况下,根据各自掌握的有限的信息进行不同形式的信用评分并对外进行使用,存在信息误采误用问题。

个人信息保护,是个人征信监管的核心内容。

然而,支付宝这种在没有征得用户同意的情况下,即可收集用户信息,并提供给第三方使用的行为真的算是保护用户个人信息么?

“近一段时间很多这种涉及隐私的事,也反映出大数据负面的一面,这些事情也会重构大数据的立法、实际国家也已经开始注意这块了。”王赛表示。

支付宝又道歉!“愚蠢至极”的背后实则是“只考虑产品,缺忽视了


(版权声明:“商学院”所推送的文章,除非确实无法确认,我们都会注明作者和来源。部分文章推送时未能与原作者取得联系。若涉及版权问题,烦请原作者联系我们,与您共同协商解决。联系方式:15210618901,商务合作请加微信15210618901。) 

支付宝又道歉!“愚蠢至极”的背后实则是“只考虑产品,缺忽视了

超级商学院APP下载 

 [扫一扫] 二维码

支付宝又道歉!“愚蠢至极”的背后实则是“只考虑产品,缺忽视了

IOS版

扫码下载

支付宝又道歉!“愚蠢至极”的背后实则是“只考虑产品,缺忽视了

Android版

扫码下载

[扫一扫] 进入《商学院》微店

支付宝又道歉!“愚蠢至极”的背后实则是“只考虑产品,缺忽视了

支付宝又道歉!“愚蠢至极”的背后实则是“只考虑产品,缺忽视了

获取商界新鲜资讯、聆听大佬领导“心经”

揭秘大公司里的“未可知”

直通全球22家知名商学院校

这是一座开在你身边的《商学院》

《商学院》已经入驻以下平台

支付宝又道歉!“愚蠢至极”的背后实则是“只考虑产品,缺忽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