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地参:地理教学,把握时空,方能渐入佳境
所谓《微地参》,就是本“地理学习”微信公众号提供的教学参考资料,是2018年的新栏目,服务对象为广大一线教师,主要进行教学理念、教学设计、教学评价等方面的交流,期待广大同行的支持。
投稿信箱:dililaoshi@dingtalk.com
微地参(1)
地理教学,把握时空方能渐入佳境
亲爱的同行,是否有时感觉一节课学设计无从下手呢?
在汉语中,“宇”代表上下四方,即所有的空间;
“宙”代表古往今来,即所有的时间。
把“宇宙”的概念与时间和空间联系在一起,体现了我国古代人民的智慧。
地理学研究宇宙,自然要在一定的时空范围内进行,只不过时空范围相对局限于特定区域、特定时段而已,地理事物的空间分布和随时间变迁依然是我们教学中“天然”的内在线索,如果忽略了时间和空间两条主线,便很难体现地理教学的特点,更难以让学生理解地理规律。
所以必须借助“时空隧道”方能让地理教学渐入佳境。更应在地理教学的初期,就让学生理解并把握从时间和空间两个角度去理解、分析相关地理事物和地理规律。
通观地理教学的内容中,大部分章节都有鲜明的时空特征,我们在教学设计、授课、板书、考察时,都可以利用时空两条线索进行设计。
比如七年级上册,海陆变迁侧重于时间变化,海陆分布强调变化后的空间结果,这样完全可以将两节合并进行授课,既节约课时,又能突出运动变化的规律。
七年级上册中聚落部分知识,从乡村到城市的变迁同样如此,知识的讲解依然能用时空线索加以贯穿,甚至可以将课本插图直接放到一时间和空间坐标系中。
七年级上册人口的增长和分布、人种的分布也都是随着时间,发生着空间分布上的变化,引导学习这部分内容时,完全可以引导学生沿着时间线来探究空间分布规律,进而揭示变化原因。
七年级上册气候部分内容更是时空线索体现突出的内容。任何一种气候类型都有空间分布区域,气候类型的规律描述,都要强调时间变化特点,比如地中海气候类型的分布和特征描述:南北纬三十度到四十度大陆西岸(空间),冬季(时间)温和多雨,夏季(时间)炎热干燥。将综合的气候特征,分解成时空变化两部分,便于进行分析和总结规律。
中国地理教学中,夏季风活动规律更是突出的地理事物的时空变化现象,随着时间的推移,夏季风对中国东部地区的影响逐渐北进,并在秋季的逐渐南撤。教学中也可以强调这是地理规律体现出的时空相关性。
在教学中如果能有意识的去强调,特别是板书的时候主动去体现时空特点,给学生一个直观的提醒,让他们养成一个在分析问题的时候,主动从时间和空间两方面的结合来开启思维的闸门,对于丰富思维方式和解决问题都会有所裨益。
而对于我们地理老师授课,如果感觉一节课无从下手时,不妨从时间和空间角度去寻找线索,看看本节课的内容是否有随时间变化的地理事物,或许这就是一个很好的切入点,比如为什么尼罗河水定期泛滥?为什么印度一年分热雨凉三季?为什么日本人看樱花要从南向北走?为什么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这些问题都与时间和空间有最直接的关系,从这些问题切入之后,对应区域的地理特征或地理规律也就搞清楚了。
其实,随着时间变化的空间中的地理事物,本质上就是一种前后对比的关系。
地理教学特别强调比较法,横向是不同区域的对比,理解差异。纵向的时间线索,是相同或不同区域,在不同时段特征的对比,解释的是变化规律。
亲爱的同行,如果感觉设计一节课有难度,线索难以明晰的时候,不妨在黑板上写上两个大字:时、空!
欢迎地理同行加熊老师微信号:18678906105
喜欢学地理的同学们加微信号:kuailexuedili
工作室更多精彩地理学习资源,请点击左下角阅读原文。
- 省教育教学工作 专项调研活动开展
- 教学考评管一部机器搞定 这个智慧教育平台覆盖重庆136所学校
- 上海市军休老干部大学首次在5个区设立6个教学点
- 教育实践基地不是课堂教学“搬个家”
- 在教学与实践中练就工匠技艺
- 辟谣!顺风车凶案后"救命教学视频" 走红,警察:不靠
- 严禁超前教学!山东今秋小学一年级“零起点”教学,教学标准了解下
- 某地中学老师向学生推荐“教学”APP,引发网友质疑...
- 厉害了!聊城这几位教学名师获推荐国家“万人计划”!有你认识的
- 青岛启动专项督查:74家培训机构因超前超纲教学被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