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关键词阅读:
中国人移居拉丁美洲始于19世纪初,这一时期英国在工业革命兴起和发展的时机下正式废除奴隶贸易 。鉴于种植园生产的需求,英国从亚洲招募大规模的劳动力,一个新型的契约劳工体系便开始在全世界运转,拉美华人沉浮的命运也在19世纪契约制度的运作下拉开帷幕 。自华人移民迁徙拉丁美洲以来,他们对拉美经济社会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从采矿业、铁路和种植园,再到工商业和服务业,华人的力量逐渐凸显 。
美国布朗大学胡其瑜(Evelyn Hu-Dehart)是研究民族和族群的权威专家 。20世纪70—80年代,胡其瑜在考察拉美外来移民数据时,一方面前所未有地发现了来自亚洲的移民数量相当庞大,但关于亚裔人在拉丁美洲的研究寥若晨星 。另一方面,她发现学者们在进行非裔美国人研究时,开始将一种起先源于描述犹太难民的方法——“离散社群(Diaspora)”,以跨国视角来剖析文化同源的非洲移民 。当时的亚裔美国人研究方兴未艾,其渗透着的“美国中心论”色彩却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该领域在全球化视野下研究的范围 。而“离散社群(Diaspora)”的概念在拉美亚裔研究中还未被充分地使用 。胡其瑜正是基于移民史的研究状况,窥探出拉美亚裔研究的发展空间值得挖掘 。于是她决定运用“华人离散社群”的新理念范式,来探索华人移民在拉丁美洲的生活迹象和发展变化 。之后在阐释拉丁美洲多元文化的遗漏问题上,胡其瑜还进一步揭示了拉美亚裔研究长期处于滞后情形的原因 。首先是因为西班牙人和葡萄牙人是拉丁美洲殖民地时期的主要移民人口,在拉美国家独立以后,欧洲人成为了涌入拉美地区的“新移民”主力军 。其次,拉丁美洲国家由于缺少自由土地和开放边疆,并且难以将共和党理想和个人主义相结合,其对外来移民缺乏足够的吸引力 。因此拉美移民研究成为了一个学术边缘化的领域,学术界对拉美移民这一社会类别的忽视直接导致了对拉美亚裔的明显忽视 。这番全面的剖析对拉美亚裔研究乃至移民史研究进行了修正,加强了学界对拉美亚裔群体的人文关怀 。
2015年,胡其瑜所著的《何以为家:全球化时期华人的流散与播迁》以论文集的形式正式出版 。该书将有关拉美和加勒比地区华人的9篇论文编集成册,描述了华人被运往拉丁美洲的坎坷和波折以及数百年来华人在他乡求生的艰辛,回顾了华人移民与拉美和加勒比地区的本土人之间相吸亦相斥的复杂关系 。回首历史的长河,迁徙入境的移民群体经常威胁本土人主导的话语权 。能够清晰地剖析不同群体的来往和冲突,给现今民族关系承载的矛盾指明一条新的道路,这也是胡其瑜塑造华人移民史的心血 。
文章图片
胡其瑜著《何以为家:全球化时期华人的流散与播迁》
全书紧扣“流散”和“播迁”两个字眼,贯穿“华人迁徙到拉美和生活于此”这一条主线,可以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以“契约劳工体系”为背景,揭露了华人被运往拉丁美洲的过程,全方面地描述华人苦力在秘鲁和古巴的不公平待遇 。第二部分的主题指向“墨西哥华人”,呈现了从接受到排斥墨西哥华人的画面 。而最后一部分详细地叙述了唐人街华人离散社群与本土族群的冲突与共生关系,并对美洲唐人街的分包体制予以关注 。
【澎湃新闻|他乡求生:华人在拉美和加勒比地区的奋斗史】一、“奴隶制”的延续?——对苦力制度的审视和判断
19世纪初,英国奴隶制的最终解体给欧洲殖民者的种植园生产造成新的危机,劳动力的大量流失引起种植园和地产资本的亏损 。为了解决种植园经济劳动力来源匮乏的问题,英国转而经营一个新的强制性契约劳工体系 。(第137页)拉美的利马总督区在自身需求方面有所疑虑,很快也加入了契约劳工体系的行列,勤劳勇敢的中国人便成为了契约体系下最合适的劳动力 。围绕这一契约劳工体系的运行,胡其瑜集中辨析了苦力制度的本质属性,判定它是否介于奴隶制与自由劳动力的过渡阶段 。
稿源:(澎湃新闻)
【】网址:http://www.shadafang.com/c/hn1022aC162020.html
标题:澎湃新闻|他乡求生:华人在拉美和加勒比地区的奋斗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