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关键词阅读:
总之 , 品牌模式(品牌广告)的收入和成本是S型指数增长关系 。
本文图片
品牌的心智份额是长期市场份额、利润份额的先兆 , 而流量份额只是短期市场份额、费用份额的预警 。
如果你的企业一直处于线性增长的发展模式中 , 最终你会发现 , 成本永远比收入增加得更快 , 风险系数也会水涨船高 。 而拥有指数型增长的企业才会基业长青 。
5、互联网流量泡沫的反思
互联网的便利性降低了创业门槛 , 也加剧了商业竞争 。
互联网企业主要通过效果广告实现流量变现 。 效果广告可以切碎以百、千、万为价格单位来销售 , 而品牌广告所依靠的电视、电梯媒介需要以十万、百万、千万为价格单位来销售 。 因此 , 预算微薄、无力投放品牌广告的绝大多数小企业 , 开始涌入效果广告的采购竞价当中 。
效果广告需求数量的激增 , 必然导致供给价格的暴涨 。 于是 , 互联网行业效果广告的竞价机制应运而生 , 流量成本水涨船高 。
近期 , 字节跳动上线搜索竞价广告 , 业界一片哗然 。 大众纷纷质疑 , 难道字节跳动要变成第二个百度?
其实 , 竞价机制是调节市场供需平衡的自然法则 。 互联网企业无不享受着竞价机制的红利 。 只是百度和字节跳动把竞价机制放到了前台 , 而其他互联网企业将其放到后台 。
由于竞价机制的存在 , 效果广告的价格最终会维持在既能保证企业生存 , 又能最大程度攫取企业利润的水平上 。 因此 , 那些互联网品牌的利润 , 往往处于艰难度日的境地 , 而且难以摆脱对互联网平台的依赖 。
效果广告宣传的精准、快速的特点 , 满足了企业增长的一切幻想 。 那些困窘在流量里的企业 , 到死都没有看透流量的真正问题 , 还把流量奉为神药——效果极好 , 只是贵了点 。 殊不知 , 神药里装了多少致幻剂 。
流量已经成为大多数企业和营销专家的思维定式 , 他们希望用流量解释万事万物 。 比如把用社群维持顾客终身价值称为私域流量 , 把整合营销传播产生的效果称为引爆流量……
你把各大互联网企业发布的广告营销类研报拿出来 , 你会惊奇地发现 , 无论包装了多少科技概念 , 他们都在论证同一句潜台词:互联网时代 , 消费者记不住品牌 , 品牌理论失效了 , 不如买流量 , 新鲜刺激 , 投放精准 , 转化率还高 。 你还等什么?
但是 , 科技始终存在局限性 , 不可能替代人性的力量 。 流量精准度 , 是以市场渗透率为代价的;流量时效性 , 是以品牌自主权为代价的 。
那些相信互联网流量成就伟大企业的人 , 可曾研究过互联网企业如何向你推销他们的流量产品?
你几乎不会看到互联网企业向你推送效果广告来推销流量 , 相反 , 他们主要通过品牌手段 , 比如举办大会、展示科技成果、制造新概念、发布白皮书 , 不断塑造你对流量的认知 。
换言之 , 连卖给你流量的人 , 都不是依靠流量手段卖给你流量的 , 你又凭什么相信流量会让你成功?
稻盛和夫的经营哲学在国内盛极一时 , 或许并不适合现阶段的中国 。 因为大多数中国企业偏爱操作简单、见效迅速的实战方法 , 并不喜欢研究经典理论 , 百无一用是书生啊!
因此 , 中国才会流行“买流量找死 , 不买流量等死”的说法 。 这和“偷窃找死 , 不偷窃等死”有什么区别?除了买流量或偷窃 , 就没有其他出路了吗?
一言以蔽之 , 宁愿被动吃互联网流量的苦 , 也不愿主动吃研习商业的苦 。
买流量累了的时候 , 不妨坐下来看看 , 还有哪些科学而系统的商业方法 , 自己从来没见过 。
圣·埃克苏佩里的《小王子》中有一句至理名言:只有心灵才能洞察一切 , 最重要的东西 , 用眼睛是看不见的 。
稿源:(钛媒体APP)
【】网址:http://www.shadafang.com/c/hn1021a61W2020.html
标题:效果广告|互联网流量,让天下充满难做的生意( 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