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研究|6月份最值得收藏的神经科学前沿进展!( 三 )


研究人员对在英国生活且基线评估无痴呆症的6582名参与者(年龄中位数为62.6岁 , 男性占比为46.0%)和5538名参与者(年龄中位数为63.5岁 , 男性占45.4%)测量体重指数(BMI)和腰围(WC) , 并进行长达15年的随访研究 , 以分别分析BMI和WC与痴呆症间的相关性 。 在调整教育、婚姻、高血压、吸烟等协变量因素后 , 使用Cox比例风险回归分析 , 发现BMI=30与基线BMI正常的参与者相比 , 其发生痴呆的风险高35%(风险比为1.35;95%CI 1.09-1.61;P <0.05) 。 通过对大量人群的随访研究 , 研究人员发现超重或肥胖的老年人患有痴呆症的风险更高 , 对女性而言 , 更需要注意控制腹部肥胖 。 这一发现对痴呆症的预防和整体公共卫生具有重要意义 。
研究研究|6月份最值得收藏的神经科学前沿进展!
文章图片
【研究研究|6月份最值得收藏的神经科学前沿进展!】图5: Higher risk of dementia in English older individuals who are overweight or obes
文章链接:https://doi.org/10.1093/ije/dyaa099
Nature:星形胶质细胞变身为神经元 , 或可治疗帕金森
帕金森病最主要的病理改变是中脑黑质多巴胺(DA)能神经元的变性死亡 。 虽然大多数治疗聚焦在防止神经元丢失或保护易损的神经元环路 , 然而实际上这些疗法都不能改变疾病的进程 , 效果并不佳 。 近年来干细胞领域技术的突飞猛进 , 有可能通过细胞再生的方式替换丢失的神经元以重建受损的回路 , 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 目前有限的证据表明通过分化的细胞替代丢失的神经元来重建内源性神经元环路 。
2020年6月24日美国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细胞和分子医学系教授、著名的美籍华人科学家付向东教授 在Nature杂志上发现了一种可在原位恢复丢失的神经元治疗神经退行性疾病的方法 。
星形胶质细胞具有数量较多、在损伤时增殖、高度可塑性等特点 , 适合进行干细胞编程 。 研究人员通过敲除中脑黑质区(SNc)胶质细胞的RNA结合蛋白PTB , 成功实现体内原位将胶质细胞转变为DA神经元 , 并且充分地验证了转分化诱导的DA神经元能够重建黑质-纹状体神经通路 , 纹状体多巴胺的分泌得到了明显的改善并有效逆转了PD小鼠的运动障碍症状 。 总的来说 , 该研究开发了一种简单、快捷的将大脑中大量的星形胶质细胞转化为神经元 , 并可以恢复帕金森模型小鼠丢失的多巴胺神经元、缓解运动障碍 。
研究研究|6月份最值得收藏的神经科学前沿进展!
文章图片
图6: Reversing a model of Parkinson’s disease with in situ converted nigral neurons
文章链接:https://doi.org/10.1038/s41586-020-2388-4
本文部分内容综合来源:生物探索、科研小榴莲、神经周刊、生物通
研究研究|6月份最值得收藏的神经科学前沿进展!
文章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