龋齿|做好口腔保健,影响孩子一生

口腔健康是全身健康的一面镜子,也体现了一个人乃至一个社会的文明程度。儿童正处于牙齿与口腔发展的关键时期,更易患上多种口腔疾病。有数据表明,我国5岁以下儿童的乳牙龋患率达70%,平均每个儿童嘴里有4颗蛀牙。可以说,保持和做好口腔保健,必须从儿童抓起。儿童最常见的口腔健康问题有哪些?应如何预防和应对这些问题?下文将针对儿童常见的口腔健康问题进行解释。
一、龋齿
龋齿的预防,要从出牙前就开始。人的口腔内有两副牙列,其中乳牙是在孩子6个月到2岁半左右萌出,恒牙是在孩子6岁到12岁萌出。儿童到青少年时期是乳牙、恒牙替换期,在此期间,家长可以通过以下方法确认孩子的牙齿是否替换:
1)乳牙因磨耗缘故,很难看到明显的牙尖,而年轻的恒牙多为锯齿状;
2)乳牙颜色偏白色,恒牙颜色微黄但更有光泽;
3)乳牙比恒牙更短小,且靠近牙龈的部分突出;
无论是乳牙还是恒牙均有可能发生龋齿,家长切不可因为儿童乳牙会被替换而不治疗乳牙龋齿。治疗乳牙龋齿的方法有直接充填、预成冠修复、活髓切断等,治疗效果一般较为理想。
龋齿的预防措施一般包括日常口腔清洁、良好进食习惯和定期检查三个方面:
1)家长要引导孩子养成良好的口腔清洁习惯,为孩子准备好小头软毛牙刷和含氟牙膏,且关键是引导孩子养成清洁口腔的习惯,让孩子喜欢上刷牙;
2)在饮食方面,应采用合适方式引导孩子平衡膳食,控制碳酸饮料的摄入;
3)至少半年进行一次口腔健康检查,医生会根据遗传、乳牙患龋情况、口腔卫生维护情况及窝沟形态等因素综合考量患龋风险。
二、牙外伤
牙外伤是牙齿受到急性应力打击引起的牙体、牙周组织损伤,多发生在上下前牙。儿童正处在活泼好动的年龄段,在剧烈的户外运动、玩耍中经常出现跌倒、碰撞等现象,进而引起牙外伤。
牙冠折断是儿童最常见的牙外伤,临床主要采用复合树脂材料进行牙冠修复,恢复外伤牙冠的形态和美观,也可在一定程度上恢复咀嚼功能。在牙外伤治疗中,“及时”很重要,治疗的越早,预后就越理想。
儿童牙外伤多是意外发生的,较难预防,但从发生原因看,可采取以下措施:
1)低龄幼儿肢体协同能力差,易跌倒,此时监护人做好保护非常重要。
2)对稍大的儿童加强安全教育,如在参加游戏、户外互动时穿防滑运动鞋,不要盲目奔跑、冲撞,不要乱丢小石子等物品,在参与溜冰、滑板等速度较快的运动时注意戴头盔等防护用具。
3)在替牙期的儿童,若发现存在错颌畸形,要尽快矫正。
4)学校是儿童牙外伤的高发区域,教师要具备一定的防护和救治知识,及时把发生牙外伤的儿童送往医院。
三、错颌畸形
错颌畸形是替牙障碍、不良口腔习惯等引起的牙齿排列异常,其发生率达67%。在儿童0~15岁期间,是人体口腔颌面、颅面形态形成的主要时期,此时任何不利于口腔、全身发育的因素都可能引起牙发育、排列、咬合异常,进而引起孩子面部异常。
因此家长必须预防可能引起错颌畸形的因素,主要做到以下几点:
在乳牙期(孩子3~6岁),主要纠正孩子口腔不良习惯,避免引起下颌前突。对明显影响上颌骨的前牙反,以及引起颜面偏斜的后牙反等问题,要积极治疗,但此阶段的孩子不宜使用固定矫治器。
在替牙期(孩子7~12岁),此时乳恒牙替换,牙列咬合不稳定,变化较快,因此不能盲目矫治。轻度错并不影响功能发育,可以持续观察,对于影响牙齿正常发育和排列的错,则要积极治疗。一般来说需矫治的情况包括前牙反、后牙锁、牙严重错位、上下牙弓关系错乱等。在矫治时也要注意孩子戴矫治器的时间不能过长,且矫治力度要稍小一些。
在恒牙期(孩子12~18岁),针对这一时期的错颌畸形,要采用正常措施进行正畸治疗。
总之,对因口腔不良习惯引发的错畸形,以及会影响乳恒牙替换、恒牙发育的错颌畸形,应尽早积极治疗;对轻中度骨性错畸形,可在替牙期利用患儿的生长潜力进行矫治。对严重骨性畸形,不要盲目进行正畸治疗,应观察患儿的生长发育情况,待其成年后再进行正颌手术或正畸联合治疗。
四、发育异常
牙齿发育有一定的规律:按照一定的时间、顺序,左右对称地发育。胎儿期会形成全部乳牙的硬组织,恒牙硬组织一般在出生时、出生后形成,下颌第三磨牙硬组织在8~10岁形成。牙齿发育异常也是儿童常见的口腔问题,通常包括数目异常、形态异常、结构异常等,病因也多样,如遗传、环境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