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东方|京东方,更上层楼( 二 )


从这个角度上看 , 作为产业龙头、不断以技术创新反馈市场的京东方 , 显然既是科技产业周期更迭的受益者 , 也是“技术进步——产品创新——市场拓展”正向循环的推动者 。
作为一家产业内的龙头企业 , 京东方显然深谙技术趋势 , 但作为一家“制造在中国 , 销售在世界”的全球化企业 , 京东方能否保证对产品质量的有效管控 , 能否满足巨大量级的交付需求 , 同样是对公司能力的考验 。
在京东方的版图上 , 16条半导体显示生产线 , 和4座智慧工厂一起 , 实现着对1800多类产品的供应 。
智能化和数字化运营 , 让京东方200多家客户的交付需求 , 都可以在对业务全流程质量的管控下进行;同时 , 自主数据中台的建设 , 以及上百套信息系统的打通 , 意味着设、供、产、销、人、财领域的业务流、信息流、资金流 , 可以在京东方的体系内做到一目了然 。
从技术进步、工艺积累 , 到产品创新、顺延至市场拓展 , 乃至于品牌价值 。 京东方从追赶者到全球龙头 , 走过了从技术到品牌的循环 。 在过往的岁月里 , 所有人评判半导体显示企业的标准 , 都停留在规模、产能之上 , 但如同许多高端制造业门类一样 , “XX制造”的技术品牌价值时代 , 终会成为企业价值的最重要参数 。
2021年12月21日 , 在京东方的技术品牌发布会上 , 董事长陈炎顺面对公众 , 做出了这样一个表达:
“京东方的三大显示技术 , 将共同演绎中国显示‘技术+品牌’双价值驱动的新纪元 , 从而带领中国显示产业全面超越 , 到开创技术品牌价值升维的新局面 。 ”

京东方发布技术品牌 , 有其在显示层面为客户产品提供技术背书的现实 , 有构筑消费者和显示技术之间认知沟通桥梁的期望 , 更有对半导体显示技术全场景、无边界、一站式系统解决方案未来的理解 。
5G的发展 , 提供了超高清显示与新技术在应用层面融合的可能 , 面板的大尺寸化 , 显然是更能顺应高清化应用要求的方向 。 因此在5G+loT时代 , 传统电视终端向控制终端、互动终端、社交终端、购物终端四个方向的转变 , 会成为显示面板新增需求和单机价值量提升的最广袤来源 。
对于已经具备大工业体系之貌的京东方而言 , 这正是其用武之地 。 那么 , 在前面等待这家公司的 , 又是什么?
【云起之时】
在2021年春天 , 投资圈里曾经出现了一场讨论 , 核心话题是:京东方的业绩爆发 , 究竟有没有持续性?
长期以来 , 对于京东方的研究 , 往往将其置于周期框架下 , 但通过卖方分析师不厌其详的表述 , 市场上最终认识到:这并非以往周期高点出现的短暂爆发 , 而是一场行业定价权的转移 。
依靠后发优势下的成本和技术领先 , 京东方将存量产能挤出市场 , 造成供给稀缺 , 随后形成长期的利润护城河 。 叠加存量产线折旧完成的长价格周期 , 京东方的业绩体量和增速 , 大概率会继续上台阶 。
这打消了市场的杂音 , 随后的业绩 , 也印证了分析师的判断 。 但对于这家行业龙头 , 市场的要求显然更高 , 追问的声音也不绝于耳 , 其中被问到最多的话题是:京东方能否开辟出新的增长曲线 。
京东方为人熟知的第一增长曲线 , 来自于LCD的全球领导地位;而它的第二增长曲线 , 则源于OLED领域的弯道超车 。 这种“基本盘+弹性盘”的组合 , 对于一般意义的企业 , 已经构成了增长的来源 。 但对于京东方而言 , 它显然还不是未来的全部 。
2021年末 , 在这家公司内部 , 进行了一轮组织架构调整:它现有的显示事业整机业务、智慧系统创新事业及智慧物联首席技术官部分智能 , 被聚合为一个全新的业务群——集团物联网创新业务 。
熟悉企业管理的读者显然也会联想到 , 组织架构的调整与优化 , 与之相伴的常常是新的发展目标 。
这正是京东方组织架构调整的原因 , 也是第三条增长曲线的所在 , 在京东方 , 它被称为“屏之物联”发展战略 。
对于京东方而言 , 这并不是一个突然转向的动作 , 向物联网转型的伏笔 , 早在2016年即已埋下 , 与之匹配的组织架构 , 亦相应进行调整 。
在2018年 , 京东方将端口器件、智慧物联、智慧医工三大事业板块细分成7个事业群;在2020年 , 京东方确定了以半导体显示事业为核心 , MLED、传感器及解决方案、智慧系统创新、智慧医工事业融合发展的“1+4+N”航母事业群 , 建立起“三横三纵”组织运营体系 , 以及横向拉通的前中后业务平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