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生|做儿保,居然要关注到这些!大家很容易忽视

很多家长都认为,只要孩子能吃能睡,去不去做儿保都无所谓,儿保就是量下身高体重头围什么的,自己在家也可以完成,或是觉得儿保医生检查不到5分钟,能有个啥用?索性就不再去。
其实这都是因为家长对“儿童保健”不了解,而产生的误解!
为什么要做儿保?儿童保健“保”什么?不同月龄的宝宝,儿保要做哪些检查?
下面,重庆佑佑宝贝妇儿医院儿童保健科的谷燕医生来为大家解答儿保的相关知识!
一、为什么要做儿保?简单讲,做儿保不是去看病的,而是让医生检查一下,看宝宝在过去的一段时间内的生长发育情况如何,有没有潜在的问题。
通常情况下,国内医疗机构的建议是小于6月龄的宝宝每月体检一次,6-12月龄的宝宝每两个月体检一次,1-2岁的宝宝每3个月体检一次,2-3岁的宝宝每半年体检一次,3周岁以上的宝宝每年体检一次。
如果宝宝没有严格按照推荐的时间进行体检,则可以根据年龄选择合适的间隔时间。比如一个宝宝在7月龄进行了儿保,则可以在2个月后(9月龄)进行下一次的儿保。
特殊情况下,如高危儿,或者还没到儿保时间,但家长有需要解决的问题并且因此感到焦虑、需要医生的科学指导建议时,也可以相应增加儿保次数。
医生|做儿保,居然要关注到这些!大家很容易忽视
医生|做儿保,居然要关注到这些!大家很容易忽视
文章插图
二、儿童保健“保”什么?许多家长并不重视儿保,因为,在他们的认知里,儿保就是测一下体重、身高和头围。这些在家里也能测,没必要花钱去医院做。但其实,真正的儿保不仅仅有体格发育的监测,还有大运动、精细运动、语言能力、个人-社会能力的评估,系统问诊和查体,以及一些针对性检查。医生会整合上述信息,及时发现孩子的生长发育偏离,帮孩子排查健康隐患。比如通过体格测量评估营养状态,通过行为观察看看孩子是否有发育迟缓、视力异常、听力异常、孤独症等问题;通过血常规筛查贫血,通过视力检查仪筛查视力问题……如果发现问题,就可以及时治疗或转诊到相应专科进行干预,从而避免出现一些严重的不良后果。

医生|做儿保,居然要关注到这些!大家很容易忽视
文章插图
在儿保过程中,医生还可以根据孩子的一些具体问题提出针对性的指导建议,比如睡眠问题、情绪问题、饮食习惯问题,这些问题虽然不是疾病,但却会给家长带来极大的困扰,有了医生的科学建议,家长在带娃路上也会更轻松。
此外,孩子的体格和心理行为发育都是有一定规律的,如果了解了这些规律,家长就可以预先知道孩子在哪个阶段可能出现哪些问题,然后提前做好针对性准备。
在儿保过程中,医生除了评估孩子目前的状况外,也会告知家长下一阶段孩子的养育注意事项,让家长在应对孩子发育过程中新的问题的时候不再走入“歧途”。
虽然现在网上可以免费阅读的育儿科普文很多,用心的家长多关注几个知名育儿公众号、多看点文章也能成为半个育儿达人,但实操起来还是会有各种各样的疑问。
如果能定期跟随一位全家都信任的医生做儿保,不仅能更加科学智慧地育儿,还能有效减少家庭矛盾。
三、不同月龄的宝宝,儿保要做哪些检查?很多家长可能不知道,儿童保健并不是婴幼儿的专属,孩子在不同的成长阶段,都是可以做儿保的,在佑佑宝贝,我们制定了不同年龄阶段的儿童保健项目,并附在每一位家长的儿保手册内,有针对性的对家长进行指导,从而促进宝宝的生长发育。
比如,宝宝出生后需要在出生医院完善听力筛查及新生儿筛查(即:足跟血检查),倘若结果异常需要在1月龄儿保就诊时与医生复核,并复查以早期发现外先天性耳聋及先天性代谢性疾病。
又比如,2月龄儿保就诊时需要重点评估宝宝的髋关节发育情况,不仅通过臀纹是否对称、髋关节外展是否受限、双下肢等长与否进行临床筛查,还要同时运用髋关节超声检查进行普筛,这是因为髋关节发育不良发现越及时,治疗方法越简单,效果也越好。
6月龄儿保的血常规检查必不可少,有助于了解宝宝是否出现缺铁、贫血以及贫血的程度及类型。
每个月龄的各项能力发育情况都是儿保的评估重点,儿保医生会选择适合宝宝年龄的发育测评进行标准客观的检测,比如:NBNA评估(新生儿神经行为测定),婴幼儿神经运动20项, DDST(丹佛发育筛查量表),GESELL(盖塞尔发育诊断量表)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