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想|还是来了!人民日报旗下平台发声,柳传志不想看到的情况出现


联想|还是来了!人民日报旗下平台发声,柳传志不想看到的情况出现

文章图片


联想|还是来了!人民日报旗下平台发声,柳传志不想看到的情况出现

文章图片


联想|还是来了!人民日报旗下平台发声,柳传志不想看到的情况出现

文章图片


【联想|还是来了!人民日报旗下平台发声,柳传志不想看到的情况出现】文 | C君科技 排版 | C君科技


大鱼号原创文章 , 禁止抄袭 , 违者必究
人民日报旗下平台发声
从10月8日开始 , 网络上有关于联想的相关话题基本就没有停下过 , 早期质疑地点主要集中在三方面 , 其一就是联想公司过高的负债率 , 有了恒大这个前车之鉴 , 所以外界非常担心联想公司是否会“暴雷” 。
其二则是高管层过高的收入 , 因为根据财报数据显示 , 联想当代掌门人杨元庆的年薪已经超过了1亿元 , 这在国内众多的职业经理人中已经是非常高的了 , 另外 , 如果说杨元庆超过1亿元的年薪 , 按照杨元庆的说法 , 不能拿得比他美国员工工资低的话 , 那么柳传志作为已经退休的掌门人 , 为什么也能够拿到超过1亿的年薪 , 这无疑是引来了巨大争议 , 毕竟联想是一家上市公司 , 同时是有国资在里面的 , 所以联想这番操作引起了巨大争议 。

其三则是联想的研发投入三年以来持续走低 , 作为一家高科技公司 , 曾经的联想一度被认为是国内科技圈中的“领头羊” , 结果如今在研发领域的表现却让人难以接受 , 所以外界质疑联想的运营模式 。
而在这三点质疑之后 , 随着11月初网络大V司马南质疑联想存在国有资产流失问题 , 联想逐渐被推上了舆论的风口浪尖 , 而后司马南又通过一系列的联想话题的讨论 , 真正让联想问题得到了持续发酵 。
不过 , 由于司马南只是网络大V , 暂时还没有官媒发声 , 所以外界对于司马南所质疑的联想存在的一系列问题也是保持着将信将疑的态度 。

但是 , 这种态度在12月21日发生了改变 , 因为在12月21日人民日报旗下的《中国经济周刊》发声了 , 其发表了一篇题为“资本至少‘为富当仁’——用‘大到不能倒’绑架社会的欲望必须打住” 。
柳传志不想看到的情况出现
在这篇文章中并没有直接点名联想公司 , 但是从这篇文章中所引用的“电脑生产商”、“穷庙富方丈”、“高负债率”等词汇中已经可以看出 , 文章所指既为联想 , 因为这些词就是司马南用来点评联想的 。
另外在这篇文章中更是直接摆出观点表示 , “如果一家企业不是认真把主业做到国家满意、百姓买账 , 而是把企业搞成‘主业名义之下的融资平台’ , 哪能赚大钱、赚快钱就扑向哪里 , 而且占用稀缺的金融资源 , 这样的企业对经济的真正贡献能有多少” 。

在这一番陈词之下 , 意味着该来的还是来了 , 柳传志不想看到的情况出现了 , 因为这一次发声的已经不是普通的网络大V了 , 而是人民日报旗下的《中国经济周刊》 , 这是正儿八经的官媒 , 同时文章也是掷地有声 , 在一定程度上也是揭示了联想公司存在的一些问题 。
而面对这一次《中国经济周刊》的发声联想无可逃避 , 并且需要注意的是 , 这一次发声的还是《中国经济周刊》 , 如果下一次是更加有分量的媒体呢?联想还能够继续保持沉默吗?
总结
科技企业的主营业务就应该是助力国家核心科技的腾飞发展 , 这一点联想在初期时代做得很好 , 因为倪光南院士的参与 , 联想成功打造出了“联想汉卡” , 把联想推上了技术的高光时刻 。
但是 , 后来由于联想没有坚持技术发展的初心 , 最终却是把一手技术好牌打烂了 , 导致如今在国内的技术市场上大家只认华为 , 已经不认联想了 , 这是多么的可悲 。
当年的联想无论是资金实力还是技术团队都是国内最顶尖的 , 但是如今却沦为技术二流企业 , 这到底是谁的悲哀呢?

科技自媒体撰稿人 , 以不一样的视角 , 解读不一样的科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