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给TA一个家 我却图个啥?( 三 )


这个培训既帮助我们理解了缅因州寄养系统为什么要奉行血亲团聚优先的原则,也帮助我们调整了自己的心理期待:寄养中的孩子心里仍然深爱、依恋和想念他们的亲生父母,我们做寄养父母的既需要履行亲生父母未能履行的养育职责,又不可试图取代亲生父母在孩子心中的位置——这并不意味着寄养子女完全无法与寄养父母建立爱与信任的关系,而只是意味着需要很长的时间、很大的耐心和很强的信念,才能逐渐治愈这些受伤的心灵。
4
在血亲团聚优先的政策下
寄养家庭承担照顾孩子的责任
却几乎没有话语权
在孩子进入寄养系统以后,父母虽然暂时失去了监护权,却仍然依法享有探视权,并有权获得多种社区服务以实现必要的改变,重新获得妥善照顾孩子的能力,最终实现亲子团聚。例如,如果父母是因为毒品和酒精成瘾而虐待或疏忽孩子,那么通常法官会判定他需要接受戒毒、戒酒治疗,并辅以心理治疗和家长课程培训等社区服务。这往往需要至少几个月的时间,在这期间为了保护原生家庭中亲子关系的持续,法官规定亲生父母须定期探视在寄养家庭中生活的孩子。
家庭|给TA一个家 我却图个啥?】多久探视一次,每次探视多长时间,是由法官酌情决定的。比如说,我们家后来接收了三姐弟,年龄分别是五岁、两岁、一岁,法官规定亲生父母必须每周探视两次,每次两小时,最后社工与亲生父母敲定探视时间为是每周一和每周四的上午。这意味着每周的这两个时间,我们都要带孩子去探视中心,如果生父和生母在约定时间出现了,我们就把孩子留下,两小时后再来接孩子;如果生父和生母爽约,我们就要把孩子带走,并想方设法安慰他们。
探视既是父母的权利,也是父母的义务。可是,如果父母不珍惜这种权利、不履行这种义务怎么办呢?答案是:如果父母连续三次不按约定时间来探视,且无正当理由,那么他们的探视权就可能被终止,而探视中心的记录将被作为证据出现在未来的法庭听证会上,以证明他们仍然没有能力履行父母的职责。
由于缅因州多年来奉行的是血亲团聚优先的政策,所以州政府主管儿童福利的部门会优先探索孩子重新回到亲生父母身边的可能性,比如说与亲生父母签订安全回归协议,提出改善方案,约定改善的目标和期限。与此同时还要做出预备方案,即万一孩子无法回归亲生父母身边,孩子跟父系或母系的亲人共同生活的可能性。一旦政府部门确认原生家庭中有人能够抚养孩子,他们就会尽快把孩子带离寄养家庭,送到这个亲人身边,并与这个亲人的家庭签订抚养协议。在这个探索和决策的过程中,寄养家庭承担着照顾孩子的责任,却几乎没有任何话语权——说白了,政府什么时候说带走孩子,就可以带走孩子。
这些操作背后,既有血亲团聚优先的政策支持,也有政府财政压力的考虑——孩子在寄养家庭一天,政府就要多支付一天的生活补贴。在我们所居住的缅因州华盛顿郡,每个孩子每天的生活补贴是25美元,这个钱是用来抵扣孩子在寄养家庭的衣食住行等基本生活开销的,不是政府给寄养家庭的报酬——缅因州2021年最低工资是每小时12.15美元,失业补偿金的中位数是每周300美元,这意味着无论你是每天打两小时工,还是领取失业救济,收入都远远超过全天候照顾孩子。
既然寄养家庭照顾孩子是无偿的,而并非某些人想象的那样是为了钱,那么寄养家庭的动力是什么呢?据我们的观察和自身的感受,最重要的动力是喜爱孩子。许多家庭也跟我们一样,希望能够有机会从寄养系统中收养孩子。全美收养网站及其他许多儿童福利促进组织也鼓励民众尝试“先寄养后收养”,但只有孩子已完全没有可能回归原生家庭时,寄养才能转变为收养。这意味着政府部门与原生家庭制订的所有回归计划都宣告失败,政府部门需要通过一系列法庭听证会,说服法官永久终止亲生父母的监护权,然后才能启动收养程序——整个过程往往需要两年以上的时间,除非亲生父母自愿提前放弃自己的权利。
据美国联邦政府的统计数字,寄养系统中的孩子有超过60%是在寄养二至五年后才被收养,有大约20%是在寄养五年或更久后才被收养;收养率最高的年龄段是两岁以下(91%)。从寄养到收养,就是把这种暂时的亲子关系通过法律途径转变成永久的亲子关系,从而给孩子一个永久的家。但是,由于目前血亲团聚优先政策的实施,寄养的孩子既无法安全地回归原生家庭,又无法快速地进入收养家庭,这种去向悬而未决的状态无疑对他们的身心健康都有巨大的损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