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给TA一个家 我却图个啥?


家庭|给TA一个家 我却图个啥?
文章插图
◎一叶闻
对于一个未成年人来说,饿了有食物吃,渴了有水喝,晚上睡觉时能够有个安全的住处,生病或受伤了能够被及时送去医院,这是最基本的生存需求,也是为人父母者对孩子的基本责任。但是并非所有的原生家庭都能为孩子提供这样的抚养条件.
正因此,很多国家一直在探索规范和专业的家庭寄养制度。中国自2014年12月1日起正式实施《家庭寄养管理办法》,贯彻“一切为了寄养儿童”和“最高限度地保护寄养儿童”的原则和理念;民政部也于2019年出台了《家庭寄养评估标准》,以更好地保障被寄养儿童和找不到父母的弃婴的合法权益,同时也能够维护寄养家庭的正当利益。
在大洋彼岸的美国,寄养系统的建立最初也是为了照顾无家可归或无人照顾的儿童,但在其运作的过程中却时常因为判断失误和处置不当而造成不好的结果。以本文作者所生活的缅因州为例,几乎每次儿童受虐死亡事件都会造成巨大的社会震动和政策变革,引起政府部门的“恐慌执法”,从而为未来的恶性事件埋下隐患。
本文作者以自己在缅因州申请成为寄养家庭的经历入手,对美国寄养家庭体系的一些细节进行了梳理和思考。父母和孩子的权利分别是什么?寄养家庭的权利又是什么?政府部门的权力该如何运用?在探索解答这一系列问题的过程中,美国有些州在尝试通过《父母权利法案》《寄养家庭权利法案》《寄养儿童权利法案》等来保护各方应有的权利,然而目前只有少数州完成了这方面的立法,缅因就是立法滞后、执法任意、司法宽严不一的州。在作者看来,无论是哪一方的疏忽和怠惰,从始至终受到最大伤害的都是孩子,他们所遭遇的精神创伤很难被治愈,即使治愈了也会给他们留下永久的疤痕。
血亲团聚优先 严格审查 多项目培训 逐渐治愈 勿求感激 亲生子女态度 探视权保障 先寄养后收养 无偿抚育 强制报告人 社工核实 初步保护令请求
寄养与收养
被寄养孩子的法定监护人是国家(或者说州政府),国家再把他们托付给寄养家庭来照顾,寄子寄女与寄父寄母之间是一种暂时的亲子关系;而被收养的孩子,其法定监护人是养父养母,养子养女与养父养母之间是一种永久的亲子关系。
1
近十年全美国共有超过
900万儿童被带离原生家庭
我和先生第一次接触到招募寄养家庭的信息,是在离我们家走路十分钟就能到的一个比萨饼店里。比萨饼店门口的信息板上贴着一张缅因州寄养系统的宣传单,上面写着:“给我一个家。”当时,我和先生因为疫情的原因刚刚搬回缅因州,并且正在考虑收养孩子——我们处在退休和半退休状态,身体健康,生活无忧,有时间、有精力也有兴趣照顾小孩子。
我们立刻登录寄养系统的网站,看到首页上这样写着:“孩子进入寄养系统并非他们自身的过错。由于多种原因,至少是目前,他们的父母没有能力照顾他们。”全美收养网站的介绍则略有不同:“儿童和少年进入寄养系统,并非由于他们自身的过错,而是因为他们被虐待、被疏忽、被遗弃,不能再与他们的亲人安全地继续共同生活。”
据美国联邦政府儿童局的统计数据,从1999年8月到2019年8月,全美国共有超过900万儿童被带离原生家庭,安置在寄养家庭中;以2020年的统计报告为例,寄养系统中的未成年人(0-21岁)总数为407493人,其中24%为0-2岁,18%为3-5岁,30%为6-12岁,27%为13-21岁,平均寄养时间为两年以上,平均年龄为8岁,男孩略多于女孩;这其中有大约11.7万名儿童和少年在等待被收养。显然,这些数字是动态变化的,因为每一天都可能有孩子进入或离开这个寄养系统。
2
做寄养家庭是有门槛的 绝非心血来潮
孩子进入寄养系统的原因是大同小异的,即被虐待、被疏忽、被遗弃,不能再与他们的亲人安全地继续共同生活。离开寄养系统的方式则大致有三种:第一,回归原生家庭,这是在亲生父母证明有能力重新履行为人父母之职责的情况下;第二,被收养——可能被亲人收养,可能被曾经共同生活过的寄养家庭收养,也可能被未曾共同生活过的陌生家庭收养;第三,因为成年了,应该自谋生路了,国家不再管你了。这最后一种情况,恐怕是最令人痛心的了。多少岁算成年呢?有些州规定为18岁,有些州则规定为21岁。我们在寄养系统网站上读到这样的描述:
“今年,将有超过2万人因为成年而离开寄养系统,却连一个亲人都没有。他们中间的许多人,连个可以打电话求助、请教或车坏在半道上时请求来接一下的人都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