毫末|36氪独家|毫末智行获近10亿人民币A轮融资,自动驾驶又一独角兽诞生( 二 )



毫末|36氪独家|毫末智行获近10亿人民币A轮融资,自动驾驶又一独角兽诞生
文章插图
毫末智行董事长张凯和CEO顾维灏
回过头来看,深度绑定长城,的确让毫末智行快速打开了市场。那么,毫末智行对于其他的生态合作,是如何考虑的?
对此,顾维灏表示:“我们自己的定位还是无人驾驶公司。其实我们的产品形态有很多,只是今天大家看到了乘用车、无人物流车,但明年一定会看到更多的产品形态。”
言下之意是,毫末智行未来可能会进军全新的自动驾驶领域,无人驾驶货运或者无人驾驶公交。
“都有可能,但是我们还是遵循自己的判断,不会做那些烧钱烧几年都看不到点的产品。要能尽早实现商业化,且我们在乘用车物流车的这些领域的技术积累能够应用的上,这是我们的判断标准。”
毫末智行在有这些想法并不奇怪。
因为除了在乘用车领域落地量产辅助驾驶之外,毫末智行此前已经在低速无人驾驶末端物流领域有涉猎。
在这个领域,毫末智行承担着生产制造和独立运营的双重角色。一方面,背靠长城多年来的汽车生产制造能力,毫末智行正在为阿里无人驾驶物流配送车“小蛮驴”提供生产制造、出厂测试验证、规模量产等服务。美团同样也是其客户之一。
据36氪了解,目前阿里无人车小蛮驴已总计完成 350 辆投放,年内将完成1000台投放,未来三年将扩充到1万辆。
另一方面,毫末智行也亲自下场,联合连锁超市物美多点做起了末端物流无人车的驾驶配送运营。
此前,顾维灏提出了一个自动驾驶三定律,即自动驾驶的发展将遵循从“低速到高速,从载物到载人,从商用到民用”的发展规律。毫末智行也正在用其实践,来验证定律的可落地性。
但当下,智能驾驶作为汽车智能化的核心方向,其坦途可能只走了一半,前路如何尚无人能探。面对漫漫征途,毫末智行可能还需要亮出更多底牌。
以下是36氪与毫末智行CEO顾维灏的采访节选(略经编摘):
36氪:目前毫末智行有三大业务:辅助驾驶、末端物流无人车、智能硬件,但是辅助驾驶与低速无人驾驶面临的是完全不同的驾驶场景,两个业务如何打通?
顾维灏:这里面其实涉及好几个层面,从硬件层面来说,末端物流无人车用的传感器、域控制器等,正在跟乘用车趋同,硬件层面其实是相互打通的。软件层面,两个系统都是同一个架构,数据的获取、存储、计算、验证都是一套系统。
第三个层面是场景,我们的物流小车运营还是做商超配送,等于说是在城市开放道路的辅路上行驶,而乘用车的辅助驾驶,也会逐渐进入城市,所以两个场景是有部分重合的。
36氪:你们的末端物流小车已经拿到公开道路的路权了吗?
顾维灏:我们现在跟地方政府合作,地方政府有自己的公示流程。如果我们过了公示期,就可以在特定区域进行测试、试运营。
36氪:毫末智行会如何往更高级的自动驾驶演进?
顾维灏:这其实是一个系统发展的过程。首先传感器就在逐渐演化和发展,从过去100万像素到800万像素,再到1200万像素,摄像头本身的发展会让机器的感知更清楚和真切。激光雷达的成本每年也都在发生巨大变化,价格越来越便宜,精度也越来越好,所以,传感器本身就在做很大的进步。
其次是计算器。过去几年计算平台的算力呈倍数增长,因为传感器的精度、信息承载量都在增加,必然导致计算器的计算算力也要有适当的增加。
还有数据传输。因为传感器的发展,数据变得越来越多,密度也越来越大,整个计算结构体系其实都要发生很大的一个变化,所以传输也需要有很大的发展。数据回传之后,在云端对要做更复杂的训练,做更大规模的数据处理。
所以自动驾驶软件其实是一个系统的工作。传感器要有进步,计算器要有进步,数据传输机制方法要有进步,云端的软件结构和软件算法都要有进步,再配以复杂的大量场景。只有见过了很多场景,软件系统才有能力把不一样的场景挑出来,机器见识的越来越多,才能训练的出来,真正的L4自动驾驶才能到来。
36氪:作为业内为数不多推出领航辅助驾驶的企业,毫末要如何一直保持势头?
顾维灏:规模。新造车势力今年普遍差不多达到10万辆,但是我们今年就已经有几万了。明年上车的车型会更多。
36氪:但业内也有其他人能够做到这个规模。
顾维灏:但汽车项目的研发周期很长,一些Tier1今天在做的事情,可能要到10个月之后才能显现。谁能更快的上到车,系统能力更快闭环,产品力变得更强,就更有机会淘汰别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