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逼孩子外向,是最残忍的教育( 二 )


文章插图
从这里看,她是个实打实的内向小孩。
哪怕她试着与小朋友们打招呼,似乎也不见效。
之后,她便一个人呆着,看着大家玩。
令人想不到的,没过多久,她再次主动接近小朋友,尝试用听过的歌、做过的游戏,成功地交到朋友。
可以看出来,内向的孩子并不缺朋友,只是他们需要时间,去找到适合自己人际交往的那个点罢了。
可是,许多父母却总是带着焦虑,把“这孩子真是太内向了”挂在嘴边。
其实,比起内向的性格,父母的话,才是孩子心里的结。
在孩子心里,最苦的是来自父母的否定和嫌弃。
他们不得不把情绪和真实感受憋在心里,甚至要假装外向来讨好父母。
慢慢地,孩子内心会开出敏感脆弱的花朵、长大之后愈发自卑、懦弱,最后伤痕累累。
强迫孩子外向,不会拉近孩子与世界的距离,而是让孩子离世界越来越远。
宝宝|逼孩子外向,是最残忍的教育
文章插图
每个孩子
都有与世界相处的方式
为什么内向的孩子,会被父母视为性格问题呢?
无外乎:
性格内向,很难交到朋友、融入集体,担心孩子在未来的生活中,会受到欺负,影响生活。
美国著名的青少年问题专家迈克尔·汤普森博士曾说过:
“害羞对于交友的影响,并没有人们通常以为的那么大。维系友谊真正需要的能力,不是外向、不是能说会道,而是陪伴、分享、同理心、自控力、合作、正确解读情绪。”
内向的孩子,或许看上去安静孤僻,时常单独行动;或许他们很不合群,在人潮涌动、人声攒动的地方,显得格格不入。
但是,“内向”和“外向”一样。
外向的孩子,会用积极主动的形式,去打开自己的人生局面。
内向的孩子,则是用谨慎观察的方式,来规划自己的人生地图。
两者之间,并没有优劣之分,只是与世界的相处方式不同而已。
那么,遇到性格内向的孩子,我们到底应该怎么与他们相处呢?
首先,放下对孩子“内向”的偏见与焦虑。小时候的乔布斯,每次参加同学聚会时,都是一个人躲在角落里,但这并没有妨碍他成为苹果的创始人。
马化腾不喜欢与人打交道,尤其不喜欢接受采访,然而,这并没有影响他荣登胡润榜。
作家JK·罗琳在咖啡馆写作时,连找陌生人借支笔都不敢,却也没有影响她写出了风靡全球的《哈利·波特》系列丛书。
很多时候,不是孩子的性格存在问题,而是我们的偏见,蒙住了我们看清孩子的双眼。
当父母放下对“内向”的偏见和焦虑时,孩子的性格就会有成长的空间,和发挥的时间。
其次,帮助孩子发挥内向的优势,去适应社会。哈佛大学有一项实验证明:
性格内向的人,左脑更发达,更适合美学思维方向;性格外向的人,右脑更发达,更适合逻辑思维方向。
所以,我们可以发现,内向的孩子,往往心思细腻,洞察力强,为人谨慎,执行力强,重情重义,观察力强。
我们帮助孩子最好的方式,不是放大他的所谓问题,去刺激孩子改变,而是寻找孩子更多的优点,让孩子越来越相信自己。
正如心理学家卡尔·荣格所说:性格并无优劣之分,只是他们获取的能量不同而已。
外向的孩子,很可爱;
内向的孩子,很耐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