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题为:郑州5岁男孩反复高烧,输水后白细胞数值“杀”到2却不见好!医生提醒:这些流感误区别踩)
郑州市疾控中心传染病防治所所长梁士杰介绍,目前郑州市处于高峰期并且呈上升趋势,与国内流感整体趋势相吻合,“今年11月流感人数与上个月相比高了两倍,与去年11月相比,流感人数增加了5倍。”其中,孩子居多。
顶端新闻·河南商报采访人员在走访中发现,因拿流感当感冒治、盲目给孩子输水、吃抗生素等“治疗”后情况愈发严重的案例,也不在少数。
如何预防和治疗流感?这些“流感误区”,千万别踩!
顶端新闻·河南商报采访人员 熊卓甜 见习采访人员 王梦琳 文/图
【案例】得了流感盲目退烧
“最近几天别往人多的地方去,别得了流感。”在郑州市第七人民医院儿科主任齐秀花的诊室内,她对每一位家长都这样交代几句,生怕孩子感冒还没好又被流感盯上。
文章插图
齐秀花提醒说,最近正是流感高发期,而且也是疫情防控期,家长们都应该对“发烧”有敏感性,而不是一看发烧,就只顾想尽办法盲目退烧。
据介绍,一5岁男宝,反复发高烧两天,见吃退烧药不管用,心急的奶奶把孩子带去诊所输液,依旧不见好转,于是“求助”了齐秀花。当齐秀花看到化验单图片时,都震惊了,数值都被“杀”到2了,“正常情况下应该是4-10之间。”
她说,大量使用抗生素会造成白细胞减少,而白细胞就像“士兵”,是身体的“防卫兵”,具体的作用是维持身体的免疫力,当人体受到某些感染时,白细胞中的中性粒细胞会吞噬和破坏入侵的细菌以及病原体等,并消灭细菌以及有害的病原体。
“白细胞低,身体的抵抗力就低。”她补充说,“还有一个孩子12岁了,他除了反复高烧,还有咳嗽等并发症,但家长没在意,后来拍片子一看,肺部好大的阴影,是流感合并大叶性。”
【数据】与去年11月相比,流感人数增加了5倍
据郑州市疾控中心传染病防治所所长梁士杰介绍,目前郑州市流感处于高峰期并且呈上升趋势,与国内流感整体趋势相吻合,“今年11月流感人数与上个月相比高了两倍,与去年11月相比,流感人数增加了5倍。”
从发病情况来看,今年人数比去年有所增加,“一方面是因为到了国内流感高发季节,另一方面与去年新冠疫情有关,大家较为敏感,所以去年到了1、2月份流感人数迅速减少,由于近期疫情较为平稳,个人防护工作放松了‘警惕’,让流感‘有机可乘’。”梁士杰说,5岁以下的婴幼儿、65岁以上的老年人、有呼吸道、内分泌等慢性基础性疾病、孕妇以及肥胖人群。这5类属于免疫力较为低下,流感发病率比较高的群体。
此外,顶端新闻·河南商报采访人员也了解到,除了筛查出来的流感患者,还有一些虽然流感初筛阴性,但与流感症状极其相似的患者。
流感正处于高发期,有人选择出现症状及时就医;有人选择“扛过去”;当然,也有一些人“想当然”,一脚踩入“流感误区”!
【提醒】这些“流感误区”别踩!
关于流感的预防与治疗,如果药不对症,轻则疗效不佳,重则导致病情加重有生命危险。以下这些误区千万别踩。
误区一:把流感当成
很多人通常认为感冒和流感是一种病,流感只不过是感冒流行而已。其实不然,感冒和流感是两种完全不同的疾病。
齐秀花介绍说,普通感冒多以鼻塞、流鼻涕、打喷嚏、咽痒、轻微咳嗽、低烧或者不发烧居多,病程短,大概5-7天;流感发病快,往往表现为突然的高热,甚至烧到39-40度,咳嗽严重并且伴有寒颤、头疼和全身关节酸痛,全身没力气等,病程长,大概5-10天。“感冒的并发症较轻,偶见细菌感染;流感并发症较为严重,如:心肌炎、脑膜炎、肺炎等。”她提醒道,流感的传染性和致病力都比普通感冒强得多。
误区二:得流感发烧,用抗生素好得快?
关于抗生素,一直有两种态度对待它:
一种认为抗生素是感冒发烧的特效药,凡遇孩子发烧,主动要求使用。
另一种视抗生素为洪水猛兽,无论孩子的病情如何,对抗生素坚决say“NO!”。
其实,大家应对抗生素持中立态度,啥时候用抗生素,医生说了算!据悉,抗生素只能解决由细菌感染引起的炎症。常用的头孢类、阿奇霉素类、青霉素类的抗生素,这都属于抗细菌的药物,只针对细菌感染的炎症有效,对病毒感染引起的炎症并没有什么用。
- 性别|为何男孩出生率越来越高?原因有4点,和家长脱不开关系
- 男孩|研究证明生男孩的产妇会更疼,原因很科学,生男生女真的有区别
- 妈妈|8岁男孩瘦成皮包骨,检查后才知是“脾虚”,妈妈4大行为成元凶
- 夫妻俩|男孩去年患上重病,一年多治疗花上百万元,家里仍不放弃治疗!
- 小仁|7岁男孩便便不受控,无法上学!马龙手术来解决,没有阑尾,还可造个
- 孩子|5岁男娃眼睛被溶,几乎失明!这样的“玩具”,家长别让孩子碰
- 男孩女孩|为啥初中多半是“男女同桌”?班主任的用心良苦,父母知道吗?
- 男孩子|又见太子爷!家长要求老师别安排孩子值日:家里就他一个男孩子
- 第二性征|45岁后的女性,黄体酮流失较快,常吃6物,补充黄体酮、美容养颜
- 受教育者|农村一家走出5博士,父亲揭露秘诀孩子5岁后,做对一件事很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