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可怕的不是手机,而是父母不懂教育
几周前,我接到了一位家长的求助电话,是位初中生的爸爸。
电话那头的他显得非常着急:“请问你们是做青少年心理咨询的吗?
昨天我和孩子因为手机发生了冲突,孩子的情绪特别激动,争执中,他动手打了我,甚至还拿出刀刺向我,如果不是我躲开了.......就因为我们强行没收了他的手机,他一定要我们给他,现在我们真的不知道该怎么办了?手机我们到底要不要给孩子呀?.......”
像这样的求助又何止是这位父亲?今年突如其来的一场疫情改变了很多家庭,改变了很多人的命运。
这场疫情何尝不是中国亲子关系和家庭教育的一次彻底“现形”呢。
自从孩子们在家上网课后,我们陆续接到很多家长的咨询,其中90%以上的家长都是初高中生的父母,95%的咨询都是与手机、网瘾、厌学有关。
85%以上的亲子关系都出现了陷入紧张与冲突状态。
直到孩子们重返校园,手机对孩子,对亲子关系,甚至对家庭关系的影响依然存在。
文章插图
谈“机”色变的父母比比皆是。
在与这位父亲的沟通中,我了解到在这个家庭中,有位宠爱孩子的母亲和一个完全缺失到对孩子上几年级都不知情的父亲,母亲的爱表现在事事依从,而父亲的关注是只在孩子出现状况时使用的暴力。
电话那头的父亲充满无奈地告诉我:“以前孩子犯了错,我还可以打他,这一年他个子长好高,我再打他,他会还嘴,还手,现在打骂真的没用了......”
手机难道就真的成了家长与孩子之间无法解决的矛盾冲突吗?我不禁想起了读高三的儿子。
从给他配备第一台手机开始,儿子的自控力也曾让我们有过担心、纠结与焦虑过。
如果说父母有十八般武艺,我想我们一定是用了“十九般绝技”来处理和应付这个问题。
这个过程不是一天两天,而是整个青春期的成长与变化的陪伴。
我们和儿子建立过使用手机的规则,但儿子也常会忘记或打破这些规则,有时还会挑战一下父母的极限与底限。
儿子也会叛逆,我们也会生气,但更多时候,我们都努力保持着对情绪的克制与教育的理性,对孩子持有一分理解、信任与包容。
或许是因为我们允许孩子犯错改错,也或许是我们内心深处一直对成长抱有理解,悄然间变化在发生,我们放手的时间越来越多,他自我调整的时候也越来越多。
母亲和心理咨询师的双重身份不仅让我对这些家长的困惑与焦虑多了些感同身受,而且更能清楚地看到问题的根源。
与青春期父母的深入交流后,我们发现因手机导致亲子冲突最激烈的家庭中,父母的关注和关心背后大多都有着一些不合理的信念或想法,归纳起来有以下几点:
1.玩手机会影响学习;
2.父母都是为了你好;
3.孩子必须遵守父母制定的规则;
4.孩子能管好手机,只是故意不为之;
之所以称为是父母的不合理信念或想法,是因为这些想法折射出父母对青春期了解的匮乏,也隐藏着父母对成长的过高期待和对问题的过度焦虑。
对于二十一世纪的青少年来说,手机的确是一种挑战。
其实更早时候,收音机、电视的随之出现也影响了一代又一代人的生活习惯和沟通方式。
文章插图
不得不承认,在科技日新月异的今天,几乎人人都有手机,92%以上的人每天都会上网,所以青少年总会使用最新的科技产品,而父母总在为这些最新科技产品对孩子的影响而担忧,这是两个不争的事实,也是无法改变的事实。
生活在数字时代,父母不可能把孩子禁锢在一个与外界完全绝缘的世界里,我们需要做的是如何帮助青少年安全健康的成长,帮助孩子成为一个全面发展的,能够与科技产品共存但又不被其左右的人。
在和父母们沟通时,我们会反复提到:手机其实只是代表了一个充满诱惑的电子产品。
在成长的过程中,孩子还会遇到这样那样的诱惑,父母们都做到令行禁止吗?或者一直挡在他们的前面,替他们清扫一切障碍吗?
就像孩子生病,我们能做的不是帮他们消灭所有病菌,而是努力提高他们的免疫力,这个过程可能很艰难,也不会一帆风顺,但我们依然需要努力,因为我们是父母,是可以帮助孩子安全健康成长最重要的人。
所有的父母都想知道,孩子该不该拥有手机?拥有后玩多少时间为宜?如何制定规则?孩子不遵守规则又怎么办?......
其实要确定一个能规范所有孩子的行为标准、时间限度和规则要求要考虑的变量实在太多了,
- 宝妈|那个生完孩子没多久,就变成“老太太”的80后宝妈,后来咋样了
- 才子|孩子是这3属相,小时是孝子,长大是才子,一直在给父母争光
- 经产妇|进产房后五大尴尬场面,能淡定面对的初产妇很少,经产妇波澜不惊
- 妈妈|喝“母乳”和喝“奶粉”的孩子,长大后有哪些区别3个区别明显
- meg吃鱼的这些讲究,您知道吗?
- 父亲|“谁有吃的给我孩子吃一点”父亲在公交上求助,得知原因乘客泪奔
- 孩子|剖腹产划伤孩子头部,医生很快就会好的,7年后家长找上医院
- 防疫新规|德国出台防疫新规 加强对未接种疫苗者的社交限制
- 宝妈|三个月的宝宝,为何“偏爱”竖抱?抱对了的宝宝更聪明
- 怀孕|3次胎停后...39岁的她能圆梦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