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传伟的工|核心部件较进口产品便宜一半,民企机床能否杀出一条国产化血路( 二 )


在这个阶段此前代理的经历发挥了作用。由于海外产品返修困难,邵传伟在代理海外品牌时还为多个品牌提供售后和维修的服务,这让他得以接触到世界上大部分的铣头、齿轮产品。“反向工程”是中国工业绕不开的一个起点,邵传伟认为正是这一段经历让他在此后的研发中相较于大型企业反而有了技术的先发优势,是对各家产品的融汇贯通、取长补短,逐步形成自己的工艺风格。
此外,此前的代理经历为邵传伟的工厂储备了一定的资金,这使得他可以应对每年数百万的研发成本投入。“贸工技”和“技工贸”两条路线之争在中国颇受关注,但在邵传伟的案例上,两条路线的争论在实践中被连贯起来。
北方与南方
2011年邵传伟察觉到了变化:市场上开始有一些企业潜下心投入机床的研发和生产。
在这一年,中国应对金融危机的刺激性政策开始退烧,对于市场主体最直观的影响就是“钱不好赚了”。“经济受影响,人也闲下来了,账上也攒下钱了,有些贸易商就开始觉得要找一条新的出路,做一些更具性价比的东西,一些人也开始进入到这个市场里”,邵传伟说。
2011年邵传伟迎来了来自华东数控的单摆铣头订单,自此后的数年时间中,沈阳机床厂、汉川机床、齐重数控、宁江机床等大型国有机床企业的订单陆续增加,这些企业在获得国家重大专项等项目资金后,将一部分零部件再外包给供应链企业,邵传伟的企业也因此获益。
这些订单有着较高的技术要求,邵传伟需要投入极高的人力才能够完成,其中一个订单合同总额为290万,工厂仅人力投入就超过300万,总体算下来并不盈利,但在邵传伟看来,这些从大厂中溢出的国家专项资金在工厂的起步阶段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一方面提供了维持生存的现金流,一方面研发后的技术实际上是沉淀在邵传伟的工厂之中。
基于规模和影响力,国有大厂像是整个机床产业的生态孵化器,在一段时间内为产业注入活力,培养人才,邵传伟接触的一些民营机床零部件企业创始人此前即为这些企业的员工。
与大型国有机床厂相比,邵传伟的工厂虽然在规模上远远不及,但胜在能够在单一的产品研发中投入更多的资金和人力,因此在一些核心零部件的研发上,反而效率更高。
受到宏观经济的影响,从2016年开始,中国多家大型机床企业陆续陷入破产重组,这一年的冬天,邵传伟感受到了寒意:订单一下子没有了。
为求生存,邵传伟杀到南方调研,打算开拓新的客户。
这是一片与北国截然不同的市场,以小型机床为主,对于精度的要求并不高,主要满足3C产品的加工,但对价格极为敏感,市场化程度较高,企业的创始人要么之前也是给别人打工,要么就是在其他领域已经小有所成,看到机床领域的机会后,就扎了进来。
企业规模往往不大,只做机床的设计和集成,零部件、测试均采用外包或采购的模式,通过这种供应链的协同,可以把成本压到极低的程度,而这也是这个市场所遵循的规则:在这里解决的并非“卡脖子”的有无问题,而是如何在充分的市场竞争中用性价比杀出一条血路。
这片市场对于产品的要求正在快速提升,刚开始,南方市场对于邵传伟工厂的五轴产品需求并不强烈,只有少数机床厂需要这类产品,而目前来自南方的订单已经在邵传伟的工厂占据了三分之一左右的比例。
50%定律
“50%”,邵传伟和一位航天系统人士均提及了这一数据,其意义是一样国产产品要在市场上真正形成竞争力,被客户认可,需要在产品质量相同的基础上,将价格做到进口产品的50%左右。
这条价格红线像鞭子一样,不断的抽打着国产品牌,进一步压缩成本,提高效率。
此前,五轴联动双摆铣头海外品牌的价格均在100万以上,邵传伟的同类产品推出后,海外品牌将价格下降至70-80万左右,依据上述50%的定律,邵传伟又将价格下降至50万左右。
“现在的价格相当于外资的70%左右,已经开始有一些订单了,如果能继续压低成本,价格压到30-40万,产品就有竞争力了”,邵传伟说。目前其产品还有一定的降价空间,但仍需要进一步压缩制造成本。
这种成本的压低并不是一家企业可以做到的,这种压力会透过供应链层层下压,其带来的一个效果是:每一个环节都在追求国产化的供应商,这种全链条的国产替代并非出于“安全可控”的动机,而是追求极致的性价比。
邵传伟工厂生产的五轴联动双摆铣头也是在这一过程中逐渐替代掉进口零部件,实现国产化,目前铣头的零部件由3-4家供应商提供,除了主轴轴承外,其余供应商均为国内民营企业,这些部件价格大部分只有进口的一半,同时也维持了类似的稳定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