裁员|爱奇艺大裁员背后:6年融资500亿,现金流依然紧绷( 二 )



裁员|爱奇艺大裁员背后:6年融资500亿,现金流依然紧绷
文章插图
此外,在2019年之前,爱奇艺的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也是净流入状态,这意味着拥有自我造血能力。
但比起净利润,华尔街更认息税折旧前利润(EBITDA),更认现金流。如京东在扩张过程中多年亏损,但因为沉淀了大量经营活动现金流,也是一种被看好的模式。
正常情况下,具有自我造血能力,还要大额募资,说明投资活动对资金的需求高,处于扩张期,万万不会走到裁员的地步。
2020年,爱奇艺的经营活动现金流突然变脸:为负,这才把之前经营活动现金流“漂亮”的秘密抖露出来。
爱奇艺公告显示,2020年公司做了会计方面的调整,将收购许可版权,这一项本来计入投资活动的现金流出,改为计入经营活动现金流出。
年报称,原本的处理方式是采用前瞻性过渡方法,在会计准则打补丁之后,再适用新的准则。而在没有会计准则没有明确规定之前,奈飞就已经采用计入投资活动的方式。
此前,一份做空爱奇艺的报告中认为,爱奇艺通过这种方式美化经营活动现金流,旨在掩盖其业务浪费现金的事实。
到这儿,什么是吞噬爱奇艺资金的黑洞?答案也就呼之欲出了:内容成本,包括购买版权,购买原创内容。
《财经》曾发布过一个视频平台新增会员情况,《延禧攻略》为爱奇艺带来了1200万的会员拉新,腾讯的《扶摇》也带来1000万的付费会员。
长视频平台信奉爆款对会员数量的刺激,广撒网、多押宝,多买成了共识,尤其是明星云集的大制作,这样的版权当然也更贵,比如当年腾讯花了13亿元才拿下《如懿传》的独家播放权。
爱奇艺的内容成本最高时占到收入80%以上。

裁员|爱奇艺大裁员背后:6年融资500亿,现金流依然紧绷
文章插图
其实,爱奇艺已经意识到靠钱砸出内容护城河不靠谱,所以自己深入上游。去年推出的迷雾剧场叫好又叫座,整体内容占收入的比重也有所下滑,带动毛利率回正。
但做分发的视频平台和电视剧的拍摄制作是两码事,挖掘好编剧好导演也非一朝一夕之事。今年,迷雾剧场和主攻小甜剧的恋恋剧场均表现不佳。
在高额的内容成本面前,管理费用、营销费用、可以实现规模效应的带宽成本,都显得不值一提。
烧出什么了?花钱,是为了赚钱。买版权、自制剧是为了拉新会员,促进收入增长。
现实,却不大理想。
第一个现实是,用户没什么忠诚度,烧钱只能烧出短期效果,烧不出护城河。
这个月因为腾讯独播的《斛珠夫人》充个会员,下个月可能就为了爱奇艺的《谁是凶手》充会员。
让用户持续掏钱,需要平台持续提供差异化且优质的内容。过往以广撒网捞爆品带动增长的方式只能带来短期效果,随着大众审美的提高,鉴别“伪”爆品的能力也在提升,这种方式效果不再那么灵验。
再加上短视频吃掉部分基本盘,导致在选秀和超前点播叫停之前,爱奇艺的会员数量和会员收入已经显露出疲态。

裁员|爱奇艺大裁员背后:6年融资500亿,现金流依然紧绷
文章插图
爱奇艺的递延收入告诉我们,这不是阶段性的。
递延收入,是指从用户处提前收取的,未来可以转为收入的资金,这一科目的大小,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营业收入的增长情况。
比如会员在1月1日充了个年会员,到1月31日,视频平台做账时,只有年会员价的十二分之一计入收入,剩余的11个月对应的预收款项,计入递延收入。

裁员|爱奇艺大裁员背后:6年融资500亿,现金流依然紧绷
文章插图
从季度数据可以看出,第四季度和第一季度,可能由于做活动,或者处于年假期间,会员充值较多,所以季末递延收入比较高。
整体数据来看,2020年的递延收入规模明显高于2019年。进入2021年,以三季度末为例,递延收入增幅还不足5%,说明后续爱奇艺的收入增长乏力。
第二个现实是,因频繁发行债券或票据进行融资,导致负债率攀升,偿债能力弱。
上市以后,爱奇艺的资产负债率整体呈上升趋势,截止2021年9月30日,为85.7%,流动比率只有0.68。
具体来看,现金及现金等价物73亿元,短期投资36.6亿元(如公司购买的短期债券、理财之类),流动资产合计为190亿元。短期负债中,有息债务包括39.9亿元的短期借款,长期借款在一年内到期的部分6.6亿元,和48.1亿元的可转换优先票据,合计约为95亿元。
再来看经营性负债,爱奇艺账面上有上百亿元的应付账款,按照招股书的信息,这主要是由向第三方采购内容和带宽费用产生,又因其客户主要是to C,应收只有不到30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