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正确的挫折教育,不是吃苦当补,父母的爱和引导孩子思考更重要
今天和孩子出去逛娃时,娃说要去玩游戏,我们就去了儿童游乐场,而游乐场有一个专门堆积木的地方,积木有大的有小的,一个爸爸带着大概是3岁左右的儿子在哪里玩,而爸爸给孩子选择了一些比较小的积木给孩子,而且一直让孩子堆多一点。结果孩子每次堆到大概是9块这样的积木就堆不上去了,但是孩子的爸爸还是让孩子继续堆,再继续堆的时候积木就倒了下来,如此两次三次之后孩子一把把桌子上的积木全部推到地上,说:我不玩了,不好玩。
而爸爸却说:你这孩子怎么这么笨,这点积木都不会堆。而爸爸这么说了之后,孩子就哭了。爸爸更火了,这点点挫折都受不了,我们以前像你这么大都已经自己洗澡帮妈妈做饭了。真是的,被你妈妈宠得太娇气了。
其实3岁多的孩子的动作发育只到一次可以堆积大概9块这样的积木,再多一些孩子的精细动作和控制力达不到,所以成功率就非常之低,而爸爸给孩子的任务对于3岁的他来说太难了。这个爸爸只是想让孩子接受一些挑战。也就是我们现在流行挫折教育。
文章插图
为什么家长这么喜欢对孩子实行这种人为添加上去的挫折教育呢?
菁妈也和很多妈妈聊过这个话题,总结了妈妈的思想主要在以下三种想法:
1、现在的孩子生活太好了,像生活在密罐中一样,要受点苦才行
家长都说自己以前吃没得吃好,穿没得穿好,现在的孩子要什么有什么,就是太幸福了,怕孩子以后受不了挫折。
以前结婚一般都是一夫到老,所以没有这么多想法,平淡的过,但是现在父母离婚率之高,让人咂舌,菁妈一个朋友在深圳小学做班主任,一年级父母都是原装的,到了6年级后离了一半。
父母感情不好,吵架,离婚或者是学习压力这些对孩子来说都是挫折。
这些挫折事情对孩子来说也是很大的,而且还是学习的压力,以前我们的幼儿园就是去玩,现在幼儿园也有作业了。
之前看到一个小女孩的视频,说自己的爸爸有一点不好要改的,那就是经常让孩子不开心。
但是爸爸却说不能改。
“就是要让你现在经常不开心,以后你才不容易崩溃。不可以做温室里的花朵,否则到进入到社会无法生存……”
文章插图
事实上真的是这样吗?
心理学家曾奇峰说过:只有心灵得到了很多的满足、温暖、幸福的滋养,它才能够经得起挫折和伤害。对抗挫折的能力,跟获得的爱的多少有关:爱是最好的“挫折教育”。
而小女孩也和爸爸说,不开心是一种病,会变老的。
文章插图
2、不给孩子吃点苦不打压一下,孩子会飘
《少年说》一个女孩对妈妈的呐喊也是很多孩子的心声:为什么我的努力你从来看不到。
而妈妈说,你的性格不打击一下就飘。
很多家长都认同这个妈妈的话,孩子不打击一下就会飘。事实上经常是家长一巴掌就把孩子啪到尘埃里了,哪里还飘得起来。
3、认为挫折教育就是军事化管理,不对就打
在一则真人秀中,陈乔恩提到过父母对自己的“挫折教育”:军事化管理,稍有不满,会被枯树枝抽打。所以现在陈乔恩看到妈妈都还会害怕,也导致陈乔恩有轻微的社交恐惧症。
文章插图
家长们有以上的这些观点所以就有了行行色色的挫折教育,比如说给孩子一块钱,让在大街上生活一天,带孩子徒步沙漠。或者是老是拿别人家的孩子和自己家的孩子比较。只看到孩子不足,却看不到孩子的努力。
家长要做的不是人为的给孩子进行抗压力的练习,而是给孩子足够的力量和安全,在孩子受到挫折和压力时帮助孩子度过。真正的挫折教育是让孩子在挫折的路上勇敢前行不被打倒。
【 父母|正确的挫折教育,不是吃苦当补,父母的爱和引导孩子思考更重要】正确的挫折教育着重点是教育,不应该是只在挫折上,更重要的是教育。
正确的挫折教育挫折教育打开方式是:
1、注意给孩子评价时指向过程还不是天赋
有人说过:绝大多数人的努力程度还不到要拼天赋的时候。
所以不要让孩子以为自己做得好是因为天赋,要告诉孩子做得好是因为自己努力。
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曾经有心理学者做过这样一个实验:让400名小学一年级生同时考试之后,科学家对A孩子说:“你很聪明,你的考试成绩非常好。”
- 宝妈|那个生完孩子没多久,就变成“老太太”的80后宝妈,后来咋样了
- 才子|孩子是这3属相,小时是孝子,长大是才子,一直在给父母争光
- 经产妇|进产房后五大尴尬场面,能淡定面对的初产妇很少,经产妇波澜不惊
- 妈妈|喝“母乳”和喝“奶粉”的孩子,长大后有哪些区别3个区别明显
- meg吃鱼的这些讲究,您知道吗?
- 父亲|“谁有吃的给我孩子吃一点”父亲在公交上求助,得知原因乘客泪奔
- 孩子|剖腹产划伤孩子头部,医生很快就会好的,7年后家长找上医院
- 防疫新规|德国出台防疫新规 加强对未接种疫苗者的社交限制
- 宝妈|三个月的宝宝,为何“偏爱”竖抱?抱对了的宝宝更聪明
- 怀孕|3次胎停后...39岁的她能圆梦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