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别掏心掏肺地给孩子报班了,李玫瑾:这三种兴趣班,没用还白花钱

文/贝贝豆育儿课堂(原创文章,欢迎转载分享)
随着家庭收入的逐渐增加,越来越多的父母已经意识到,成绩已经不再是衡量孩子能力的唯一标准,越来越多的父母更愿意将孩子教育成一个“多面体人才”。
为了让孩子尽可能多地学习到其他能力,兴趣班就自然而然地成为父母欢迎的宠儿。根据有关机构的调查,68.7%的孩子有过参加课外兴趣班的经历。一些不愿孩子被落在起跑线上的心急父母甚至“见班就报”。认为报班就是为孩子好。
可慢慢地,家长会发现,对孩子越是掏心掏肺地好,给孩子报班,效果反而越不明显。倒是孩子,在数不清的兴趣班中,逐渐产生了叛逆心理。
父母|别掏心掏肺地给孩子报班了,李玫瑾:这三种兴趣班,没用还白花钱
文章插图
报兴趣班=对孩子好?选错了的兴趣班害娃不浅,宝妈还沾沾自喜
同事晓芸总觉得,现在家庭的生活条件是越来越好,孩子再也不用像自己小时候那样,除了学习几乎什么都不会。特别是在电视上看到那些从小就能歌善舞的宝宝,晓芸更是按捺不住自己的心情,在宝宝小学一年级的时候,就擅自做主为宝宝报了三个兴趣班。
父母|别掏心掏肺地给孩子报班了,李玫瑾:这三种兴趣班,没用还白花钱
文章插图
晓芸的一时决定可忙坏了孩子。孩子常常是前脚刚从奥数课上走出来,紧接着就要赶往下一家兴趣班。刚开始的时候孩子还饶有兴致,可随着学校学习压力的加强和时间的增加,孩子的抵抗情绪也是越来越大。
甚至有一次孩子干脆耍起了性子,当着许多家长老师的面,在兴趣班门口和晓芸直接顶着干,气得晓芸好几天都没吃下饭去。
晓芸觉得自己很委屈,明明自己为了孩子,掏心掏肺地对他好,为啥在孩子眼中就一点都不领情呢?直到前两天看了育儿专家李玫瑾老师的一次视频课,晓芸这才回过味来,可能真的是自己当初做错了。
父母|别掏心掏肺地给孩子报班了,李玫瑾:这三种兴趣班,没用还白花钱
文章插图
李玫瑾老师在视频课上指出,这三种兴趣班,父母最好不要给孩子报,不光没啥用还浪费钱。
李玫瑾坦言:这三种兴趣班父母别给孩子报,不光没啥用还白白浪费钱
1)宣传太夸张的兴趣班
这种兴趣班其实正是抓住了一些父母急于让孩子跑在起跑线上的心理,通过一些看似高大上的理论,吸引父母来报名,但实际的作用却是“寥寥无几”。宣传夸张的兴趣班基本上都是言过其实,父母报名只能是交智商税。
前段时间大火的“量子读书”就是真实的例子,很难相信一个孩子通过急速翻书就能记住书上的内容,就算是记住了,不能理解也只不过是囫囵吞枣罢了。
父母|别掏心掏肺地给孩子报班了,李玫瑾:这三种兴趣班,没用还白花钱
文章插图
2)大班教学的兴趣班
父母|别掏心掏肺地给孩子报班了,李玫瑾:这三种兴趣班,没用还白花钱】现在很多兴趣班机构都存在“僧多粥少”的情况。为了尽可能地招收学生,不少兴趣班会将原本的小班教学拓展为大班教学,常常会出现一个老师教几十个学生的情况。
试想一下,当几十个孩子挤在原本就不大的教室,再加上良莠不齐的教学水平,孩子怎么能学到东西?
父母|别掏心掏肺地给孩子报班了,李玫瑾:这三种兴趣班,没用还白花钱
文章插图
3)学校、老师资质不明的兴趣班
学校资质不明带来的结果就是父母白花钱,老师资质不明带来的结果就是孩子学习没效果。这就启发父母,在为宝宝选择合适的辅导班时,应该尽量选择一些资质明确,有保障的兴趣班机构。
父母|别掏心掏肺地给孩子报班了,李玫瑾:这三种兴趣班,没用还白花钱
文章插图
父母别再掏心掏肺地为孩子报兴趣班了,盲目报班最终受伤的还是孩子
一些父母可能会与这样一种想法,管他什么兴趣班,学总比不学强。
实际上,这是一种很“流氓”的逻辑,宝宝如果在兴趣班中有收获固然可喜,可如果为宝宝选了一个他不感兴趣的兴趣班,反而会激发宝宝的逆反情绪,为父母孩子之间的亲子关系埋下隐患。
父母|别掏心掏肺地给孩子报班了,李玫瑾:这三种兴趣班,没用还白花钱
文章插图
而对于宝宝来说,一个不感兴趣的兴趣班,带来的不光是较差的学习效果,对于那些内向的孩子,突然变动的环境还会让他们的心理受到极大的冲击。
更不要说随着孩子升入小学,孩子的学习压力也在加大,没有兴趣的兴趣班,也会在无形中增加孩子的学习和生活压力。
所以,父母千万不要觉得“报兴趣班=为孩子好”,父母对孩子掏心掏肺的好,首先要以孩子能不能接受为前提,否则因为盲目报班,受伤害的只能是孩子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