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父母每一次的冲动反应,都恰好掉进了孩子设好的“陷阱”
(1)写作业
有的孩子写作业的时候,总是忍不住拿着一个东西玩,影响学习的专注度。于是,家长需要时不时进来看一下,将孩子手中的东西拿走。拿走玩具,孩子玩橡皮;拿走橡皮,孩子玩尺子……直到家长终于怒了大骂孩子一顿(或者烦了,干脆坐在孩子身边看着),孩子才乖乖写一会儿作业。
(2)衣服
有的孩子放学回到家,衣服总是乱扔,妈妈说了多少次依然如故。换下来的脏衣服也不知道放入脏衣篮里。妈妈要么一边指责孩子,一边替孩子收拾;要么大声吼叫将孩子拎过来让他自己收拾。
(3)自我定位
还有的孩子,无数次故意逗弄弟弟/妹妹,惹弟弟妹妹哭闹,然后看到父母批评自己,把小宝抱得远远的哄着陪着。
以上这些事例,父母给出的反应都是“冲动反应”,而这些反应都在孩子的预料之内、预设之中。
父母的每一次冲动反应,都无一例外恰好掉进了孩子给父母设好的“陷阱”内。
对此,你感到意外吗?
这三个问题,在文章后半部分,都会给出解决方法。在了解方法之前,我们要先了解出现这些行为的原因。
知其然,同时知其所以然,才能更好的面对孩子,从本质上解决问题。
文章插图
(一)孩子用错误的方式达到目的,父母的冲动反应则会强化孩子的错误行为
偶尔一次的错误行为,不在此次分析范围内,遇到偶发情况,见招拆招即可,对后期影响不大。所以这里,我们只讨论孩子长期性、反复性的错误行为。
这里,举上面的第3个例子:
(3)
还有的孩子,无数次故意逗弄弟弟/妹妹,惹弟弟妹妹哭闹,然后看到父母批评自己,把小宝抱得远远的哄着陪着。
很多二胎家庭,老大会有一段时间的失落和沮丧,因为父母的关注点都在小宝身上。之前,只有他一个人的时候,他是全家的中心,现在多出了一个小宝宝,取得了爸妈大半关注,老大会有一定程度的失落。
再加上有的父母丝毫意识不到老大的失落,因为小宝又萌又可爱,老大长大会气人了,所以平日对待两个孩子态度截然不同。看着老大各种不顺眼,不是催他快点吃饭,就是让他赶紧写作业;转头面对小宝就一脸笑意宠溺。
久而久之,老大就会认为:
爸爸妈妈更爱小宝,不爱我了。我在爸爸妈妈心中,没有小宝重要。
有的孩子得出这个结论之后,会独自黯然神伤;
还有的孩子认识到这一点后,会故意招惹小的,然后等着爸爸妈妈批评他,护着小的,然后他对自己说:“看吧,果然更爱小宝。”
他用这种错误的方式,求证着他心中的结论。
每一次求证,他就会痛苦一分,结论就更多一分真切。
孩子不懂得自己为何这么做,他这些行为是潜意识中的选择,他选择用这种方式对抗父母对自己的忽视。
而且,哪怕多听父母一次批评,也好过父母看不到自己。
很多父母并不了解孩子如此行为背后的根源,每次看到孩子故意逗弟弟妹妹,就一个头两个大,觉得孩子真是不懂事,然后给出孩子“冲动行为”,批评他,甚至打骂他。
而父母的这些反应,都是孩子预料之中的反应,都是印证孩子结论的反应,同时也强化了孩子的错误方式。父母越是如此,孩子越想继续这样做,内心越来越气馁。
于是,孩子与父母之间便陷入了“恶性循环”。在这个恶性循环里,没有人胜利,每个人都是输家。
文章插图
(二)每个人都在探索自己的个人价值
《孩子:挑战》一书中,有这样一段话:
从婴儿时起,孩子们就开始了探索自己个人价值的旅程。一旦他们发现了找到个人价值的方式,不论被责备或惩罚多少次,他们都不会放弃。只要他们的方法达到了他们的目的,他们就会继续坚持。
这段话,也完美了解释了上一个孩子的行为。无论他的父母责备或惩罚他多少次,他依然会反复逗弄弟弟妹妹,因为他这个方法达到了他潜意识(他不自知)中的目的。
孩子在做一些事情的时候,根本不会察觉自己的心理动机和目的,包括很多成人,也是如此,没有意识去察觉自己内心的深层需要。
可是,作为父母,如果我们能看到孩子的心理动机和目的,如果我们知道这不过是孩子试图找到价值感和归属感的一种方式,那么我们就更容易做出合适的反应,帮助孩子改善这一次错误行为,同时增加我们的亲子联结。
- 宝妈|那个生完孩子没多久,就变成“老太太”的80后宝妈,后来咋样了
- 才子|孩子是这3属相,小时是孝子,长大是才子,一直在给父母争光
- 独生女|女子怀孕2次到预产期后孩子却没有了,老公提疑问才知事情不简单
- 妈妈|喝“母乳”和喝“奶粉”的孩子,长大后有哪些区别3个区别明显
- 弓立芳|如何进行高质量亲子沟通?要“把话说进孩子心里”
- 父亲|“谁有吃的给我孩子吃一点”父亲在公交上求助,得知原因乘客泪奔
- 孩子|剖腹产划伤孩子头部,医生很快就会好的,7年后家长找上医院
- 孩子|孩子晚于这个点睡觉,身高发育至少损失5cm,也别早于这个点起来
- 孩子|育儿假:刚需+硬核
- 宝宝|8岁男孩依然在吃母乳,断奶几次都失败告终,对孩子会有影响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