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知名科技博主:“想法采用曲线”与新闻媒体的未来( 二 )
当然,这无疑是对两位作者近40年研究的简化,很粗糙。但是我认为,Yglesias自己跑到Substack阵营不是偶然的,而Klein则是在加盟《纽约时报》这边。
想法采用曲线我上个月写了《纽约时报》在设定美国的新闻议程方面所发挥的传统作用。《纽约时报》早上的头条新闻就是晚上国家新闻广播的头条新闻,第二天则是区域性报纸的头条新闻。如果把这种情况映射到摩尔的模型上的话,则可能看起来会像这样:
文章插图
想法采用曲线
但是,《纽约时报》的想法优势从哪里来的呢?显然,很多文章都是来自其自身或同行的报道,但是曲线的“狂热”部分主要集中在学术界。同时,愿景家则是智库、期刊、专业杂志等亏损经营机构的集合,这也没什么,因为赚钱从来都不是他们的重点:让自己的想法进入《纽约时报》这样的出版物才是他们的目的。
文章插图
模拟时代思想的诞生
2000年代,Yglesias和Klein在第一代政治博客作者当中脱颖而出时,当时正形成一种新型的“狂热分子”,这些人的作用是产生新思想并进行辩论,而且大部分都是免费的。当然,这些博客作者大多数都会跟《American Prospect》(Yglesias )或《Washington Monthly》(Klein)这样的出版物合作,但这些出版物是政治项目,而不是经济项目,其目的是影响大众市场,而不是用来赚钱。
另一方面,不管是在使命宣言还是商业模式方面,Vox都大不相同。从某种角度来说,“诠释新闻”跟跨越想法曲线的鸿沟有关;狂热分子产生新的想法,而愿景家则对其加以改进,而现在的挑战则是把这些想法广泛传播给整个人群。同时,Vox的商业模式始终处在曲线的右侧。广告完全要看规模,而市场的绝大部分都落在鸿沟的右边。
但是,这种做法的问题在于,出版物在广告方面的能力根本比不上Facebook和Google。五年前我在《Popping the Publishing Bubble》中写道:
发行商和广告网络陷入到既没法服务好读者也没法服务广告主的不正常关系之中,再次地,广告主只关心能否接触到潜在客户(无论他们在何处)只是一个时间问题,届时他们会抛弃这个一团糟的市场,转向新的、更高效和有效的,能把它们直接摆在所关心的人面前的广告选项。而这个选项,Facebook首当其冲,但其他社交网络(如Twitter、Snapchat、Instagram、Pinterest等)也会从中受益:
文章插图
Facebook作为更有效的广告选项
我不清楚Vox业务运作的细节,尽管值得注意的是,该网站以前的广告资源现在大部分都被捐助请求给占据了。与此同时,Substack或《纽约时报》的商业模式就很清晰。
愿景家与Substack先从Yglesias和Substack开始;考虑到Stratechery可能是第一个围绕着靠规模订阅支持的个人出版物的想法而建立起来的网站,所这显然是我心中当中极其青睐的一种商业模式。我对占领大众市场这一目标不抱有任何幻想。Stratechery非常依赖于捕获那条曲线当中的“愿景家”部分。不妨再仔细看看我前面摘录的解释:
愿景家也喜欢新产品,但他们也关注怎么应用这些新产品或技术。他们是市场上对价格最不敏感的人
“对价格不敏感”是关键:Stratechery以及Substack上面类似Slow Boring之类的出版物可能价格并不贵,但是相对于互联网上的文字而言,却是贵得却令人震惊。不过,订户对此并不在意,只要他们得到的始终是独特且具有启发性的内容即可。元的不说,就看看《十亿美国人》或Yglesias的Twitter账号,就可以知道为什么他最后会选择进驻Substack 。
- 小米科技|小米MIX5一马当前,微挖孔回归,200W快充是重点
- 小米科技|家电升级计划:幸福感+N,盘点近期入手的家电好物
- 快科技|云鲸用创新技术强势出圈,市场发展潜力巨大
- 小米科技|小米12系列或有mini版本,看齐iPhone SE,定位2K价位段
- 一加科技|一加OxygenOS 13官宣:将与OPPO ColorOS合并
- 小米科技|网上买的流量卡都是骗人的,用不到两个月,商家就跑路了
- 中国科学网|圆心科技贡献保险智慧与力量,驱动普惠健康险实现强保障、优服务
- 小米科技|2022年初,小米笔记本该如何选择?这些性价比很高
- 小米科技|2K曲面屏+前置4400万+骁龙888,跌至3499元,“跳水价”1500元
- 充电器|在国外很受欢迎,常年居美国销量第1,这个国货国人却鲜为人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