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光知道羡慕“别人家的孩子”,其实有点危险
真巧,两件事情,凑到一块儿了。对比着说,更有趣。
先看“别人家的孩子”:
近日,江苏无锡梨庄实验小学四年级的潘俊松同学发明了一款新型书包,收到了国家知识产权局寄来的实用新型专利证书,获网友纷纷点赞。 一片叫好之声。
潘俊松同学
文章插图
为什么叫好?前阵子,某知名教授的两个孩子,在上小学三年级、五年级的时候,就“研究”小白鼠、茶多酚抗癌之类,发表了论文,获了大奖,怎么没人叫好?
原因显而易见。我们不需要浮夸的、功利化的“天才”,随处可见、源于生活的优秀,更令人心动。
潘俊松解决的,是“人人眼中有、人人笔下无”的难题——书包问题。
书包沉,书包重,这是老大难问题了。“沉”和“重”,已经有人考虑,有了专利发明,比如给书包安上轮子。
文章插图
他从另一个角度,发现了书包的不完美:
十几门课,十几种不同的教材、资料,放在一个大包里,太难找了,很容易混,也容易遗漏。
很多中小学生,不得不“包外加包”,除了背上沉重的书包,手上还拎一个文件夹。文件夹可以分门别类,不同的作业,放在不同的夹子里,很方便。
灵机一动,把这俩货组合在一起,可好?于是有了这个发明——
文章插图
其实很简单,只是你没想到,或者想到了没有去做,仅此而已。
但这样的发明,实在是令人信服的。它符合小学生的思维水准,不需要家长代劳,更不需要去买通评委获大奖。
这种发明,很实用,有市场。对于学生用品,最有发言权的,就是学生自己。
去做有市场的发明,而不是高高在上、空中楼阁式的“小白鼠茶多酚抗癌试验”,才是正道。
文章插图
这样的小学生,你羡慕吗?羡慕就错了。值得羡慕的,不是他,不是专利,而是他的家庭。
我想潘俊松的家庭,一定是有着善于引导而又不急功近利、拔苗助长的家长。
【 小学生|光知道羡慕“别人家的孩子”,其实有点危险】拔苗助长,培养出的孩子,很难产生“小学生发明新书包”的新闻,倒容易造就这样的消息:
据北青-北京头条采访人员此前报道,来自清华大学、浙江大学两位原创者发文称,其各自作品遭到一名来自武汉传媒学院学生郑某抄袭,郑某还将抄袭作品投稿参赛。郑某此前曾辩称,自己被他人盗号,涉嫌抄袭的作品并非其本人上传。27日晚,武汉传媒学院通报称,郑某抄袭属实,校方以给予其留校察看处分。
文章插图
抄袭,如果只是用来完成论文,就是脑子笨,不会写,抄一抄,悄悄完成论文毕业,虽然可耻,毕竟还不算十分、特别、极其、非常可耻。
十分、特别、极其、非常可耻的是,这货竟然拿抄袭的论文,来投稿参赛了。
他难道不知道,自己抄的是清华、浙大的作品吗?能考上清华浙大的,哪个不是学霸?
明显超越自己水平一大截的作品,很容易被关注,为什么连这点常识都没有呢?
文章插图
这很可能和他的成长环境有关系,否则很难解释,他为什么有这么大的贼胆,却又缺乏基本的常识。
稍有常识,第一不会拿抄袭的作品来参赛,第二不会抄袭比自己水平高出太多的作品,除非你爹是评委。
归根到底,还是家庭教育出了偏差。家长对孩子的教育,如果太功利,太过于拔苗助长,孩子就会把荣誉看得比成长更重要,为了荣誉,不惜去造假、去冒险。
文章插图
这与当前的不良风气,密不可分。想想吧,连象牙塔里的大学教授,都为自己的孩子捉刀造假,还有什么不可以的呢?
我们最该羡慕的,不是这个孩子,不是这个专利证书,而是这个家庭。
羡慕错了对象,一味盯着荣誉、盯着结果,往往会陷入拔苗助长的漩涡,不能自拔;长此以往,会很危险——你不知道你的孩子长大之后,会不会成为一个习惯性的抄袭者。
文章插图
高金国,笔名高了高,教育学者,研究员,全国中文核心期刊专栏作者,高级编辑,著有《好父母养出好孩子——给家长的35堂教育思考课》《写给孩子的趣味中国历史》《人生是一场修行》《乔布斯告诉中国》《唐朝那层窗户纸》《齐国那些事儿》等图书23本。 壹点号高了高
- 便宜|6岁小学生捡到一盒糖,回去给了家长,家长打开后一看报警
- 心酸|早生孩子和晚生孩子,区别在哪里?看看就知道,心酸和现实,
- 演绎|怀孕时,妊娠纹是怎么长出来的?医生的演绎很形象,一般人不知道
- 孩子|儿科医生提醒:孩子经常尿床?这些遗尿症的危害要知道!
- 规律|0~3岁宝宝大动作的发展规律,你知道吗?
- 高低|宝宝聪明不聪明?看看小手就知道,孩子智商高低手上有信号
- 新生宝宝|冬季一个礼拜给娃洗几次澡?这些常识,很多宝妈不知道
- 手术|“打过胎”的女性,3个地方不会说谎,或许仔细观察就能知道
- 孩子|为什么孩子容易沉迷游戏?关于行为上瘾的三个原因,家长知道吗
- 时刻|十月怀胎,等待一朝分娩时刻,孕妈妈一定要提前知道这3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