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烧鱼|大城善治|幼有善育 托起百姓家中“最柔软的他们”


红烧鱼|大城善治|幼有善育 托起百姓家中“最柔软的他们”
文章插图
资料图 来源:新民晚报摄影采访人员 孙中钦(下同)
红烧鱼|大城善治|幼有善育 托起百姓家中“最柔软的他们”】学龄前儿童的养育与教育是一项重大的民生工程、未来工程,关系着儿童成长、家庭幸福、城市未来。但生娃容易带娃难,也曾难倒了不少在城市里打拼的年轻爸妈,今年35岁的新上海人朱蕾就是其中一位。
“麻烦老人带娃也难,一怕带娃累着他们,二怕隔代溺爱孩子。”2年前,生完二宝的朱蕾不得不换了一份时间更弹性的工作,以方便在家看护孩子。今年新学期开学,她却“解放”了——儿子顺利地入读家附近新开的普惠托育点,除了早晚按时接送,她可以安心上班了。这都得益于上海一直在推进的“学龄前儿童善育民心工程”,为“最柔软的群体”提供最安心、最精心、最贴心的照护。
最安心 普惠托育覆盖95%以上街镇
“轮到我了!”在嘉定工业区汇源路幼儿园托班教室门口的走廊上,乐乐正在和同学们一起玩“手印树林”的游戏。他的双手沾满了环保颜料,用掌印的方式装扮着墙上树林。乐乐的教室布置也有点特别:洗手台边角都贴了防撞条,厕所蹲位和小便池设计得也比小班教室的更低一些;孩子们午睡的床是竹编摇篮式小床,没有一个尖角。采访人员了解到,这所幼儿园是今年嘉定区新启用的4所公办幼儿园之一,乐乐正是该园首批托班儿童之一。为了让这些孩子获得更优的学习体验,幼儿园不仅创设了安全、温馨的教室环境,还专门设计了一系列适合托班幼儿的互动游戏,让小年龄的孩子先学会“怎么玩”,在玩中感受和学习。
中心城区的社区普惠性托育点,虽然场地小,对每个孩子的关爱却丝毫不少。今年暑假里,2岁半的挠挠就到静安区江宁社区普惠性托育点入托了。“秋冬季到了,不仅孩子的菜单里增加了一些时令食物,老师们的照顾也让人感动。户外运动前,他们会给容易出汗的孩子垫上一块吸汗巾,不容易着凉;小便后,老师们会帮小朋友包好衣服,保护肚子。”挠挠爸爸说,这样的托育让人安心。
靠谱的普惠性托育少,社会性托育鱼龙混杂、收费昂贵,曾经是上海“0-3岁”托育的痛点,也困扰着不少家庭。正因为如此,“新增普惠性托育点”这项民办实事项目,成为了“学龄前儿童善育”民心工程的重要抓手之一。自2019年以来,上海市教委连续三年牵头落实此项工作,以在幼儿园开设托班为主,每年在全市范围内至少新增50个普惠性托育点,为本市3岁以下幼儿提供托育服务。2021年实事项目计划布点56个,8月就已完成65个普惠性托育点的建设,提前超额完成了全年工作。截至目前,上海1098家托育服务机构中,普惠性托育机构(月收费3000元以下的幼儿园托班和托育机构)有627个,普惠性托育点覆盖了全市95%以上的街镇,形成了幼儿园托班为主、普惠性资源为主导的托育服务格局,让百姓在家门口就能找到安心、普惠的托育服务。
红烧鱼|大城善治|幼有善育 托起百姓家中“最柔软的他们”
文章插图
更精心 膳食健康管理走进家庭餐桌
浓油赤酱的红烧鱼,是上海人餐桌上的心头好,但或许你并不知道,这样的日常饮食对孩子而言未必是最好。每周,普陀区的上海市实验幼儿园园长顾英姿都会抽几天在校门口执勤,为的就是和接送孩子的家长们闲聊。有一天,大班孩子妞妞的外婆告诉顾英姿,外孙女喜欢吃红烧鱼,她就天天烧鱼,看着大口大口吃饭的孩子特别有成就感。然而,顾英姿听了却有点担心,红烧鱼看似美味,油盐酱糖并不少。“幼儿的一日三餐两点,最牵动家长的心。孩子在园吃得好并不难,但家庭餐桌也需要膳食管理。”
于是,如何让最柔软人群吃得健康,一项从园所到家庭的全天候营养膳食管理在上实幼悄悄试点,探索“教养医结合”健康教育道路。在上海市实验幼儿园里,孩子在“种植园”学着种草莓、拔萝卜、挖红薯,体会食物生长过程,也懂得食物来之不易;在“宝宝料理室”里学着制作传统美食和健康餐食;家长在“宝宝门诊室”里向校医讨教特需儿童特殊营养需求……全天候饮食教育,不仅让孩子掌握营养膳食知识。小手牵大手还无形中撬动了父母、祖父母的知识“盲区”,让健康饮食理念渗透到家庭。“外婆,我不要每天都吃红烧鱼了,清蒸鱼更健康。”在幼儿园“健康活动室”了解到了膳食金字塔奥秘后,妞妞意识到健康饮食应清淡少油,回家后对外婆的菜谱提出了“新要求”。不仅如此,上实幼的保健教师会在“实在健康”家园互动小程序中每天更新当天食谱,并附上当天食谱营养分析和家庭膳食建议,教师也可实时推送食谱资源给有需要的家庭,帮助家长灵活调整每日家庭膳食。“多年的膳食研究在孩子们身上看到了成效,上实幼孩子的营养不良好转率和治愈率从2018年的7.95%提升到2021年的20.37%。”顾英姿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