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家|孩子不自觉地“自言自语”怎么办?家长先别着急,未必是坏事
————————————
宝妈佳佳私信说,最近她家宝宝有些奇奇怪怪的。宝宝会给玩具起名字,这倒算正常,但是宝宝还会跟玩具说话,有时会给它们分配任务、分配角色,甚至是生气吵架。佳佳觉得这样的表现太异常,怀疑自家宝宝是不是有什么问题。
文章插图
你有没有遇到过类似的情况呢?相信看到孩子不自觉地自言自语的时候,家长心里都会感到疑惑,甚至开始打怵。
但其实,孩子自言自语,并不是我们想的''脑子有问题'',而是他们到了特定的发展阶段。
文章插图
孩子的''私语''
孩子的自言自语,被称为''私语''。这时的他们并不是很在意自己的话语是否达到交流的目的。据了解,私语出现的高峰期约为3-5岁,5-10的孩子大部分倾向于用内化的私语,不会说出来。
当然,孩子不是随时随地都会自言自语,主要出现在这3个场景:独自玩耍;解决较困难的问题;情绪出现波动。
文章插图
在独自玩耍的时候,孩子可能会将玩偶当成朋友,进行一场有趣的游戏或者是聊天;在解决困难的时候,孩子会通过自言自语来一步步排除错误答案,找到正确方法;
在情绪出现波动时,孩子会用自言自语来分散自己的注意力、安慰自己的情绪,比如有些打针的孩子会不断碎碎念。
文章插图
孩子自言自语,未必是坏事
关于孩子自言自语,不同心理学家有不同观点,比如著名儿童心理学家皮亚杰跟心理学家维果斯基,二者的观点就有所区别。
对于孩子自言自语的行为,皮亚杰认为其没有实际的交际功能,并且无法左右思维。这个阶段的孩子表达时是''以自我为中心''的,没有办法去换位思考。之后随着成长,孩子的语言会逐渐成熟。
文章插图
维果斯基的看法则不同,他认为,孩子的行为受到家长话语的指导,同时孩子自己也会用言语来规范自己的行为。随着长大,孩子自言自语的行为依然存在,只是从''说出来''内化成不出声的思维。
比如爸爸妈妈告诉孩子''不要动玻璃杯'',孩子处于类似情境中时,会通过自言自语来约束自己的行为,告诉自己''不要动玻璃杯。''
文章插图
不管是从皮亚杰还是从维果斯基的角度来看,孩子自言自语都未必是坏事。在学前阶段,孩子的这种行为会比较多;随着心智逐渐成熟,他有能力去控制自己,自言自语的情况会慢慢减少消失。
文章插图
除了所处成长阶段的影响外,孩子还会出于其他具体的原因而自言自语,比如''泛灵心理''。
皮亚杰认为,幼儿期的孩子普遍存在泛灵心理,他们会将所有事物都视为有生命的、有意向的。所以,这个阶段的孩子会给玩具、玩偶起名字,并且跟他们玩耍和对话。
也就是说,在孩子眼中,他们是在跟自己的小伙伴聊天;只不过在我们家长眼中,孩子却是在自言自语。
文章插图
此外,与父母沟通不足也会导致孩子自言自语。
孩子的语言需要通过模仿照顾者来习得,也就是说,我们跟宝宝说话的时候,他会把注意力放到我们身上,对声音、词汇、音调进行模仿。如果爸爸妈妈很少陪伴孩子,或者在家里的时候也很少跟宝宝互动,那么孩子就可能自言自语。
文章插图
综上所述,孩子自言自语的行为反映了关于成长的问题,能够引导他自己掌握某种行为和思维、排解情绪、认知世界。
文章插图
对待''自言自语''的孩子,我们要掌握正确的方法,用合适的方式引导他们,使其身心健康地长大。
首先,坦然接纳孩子的私语。
孩子自言自语是个人意识的体现,也是儿童语言发展的一个过程。在自言自语时,孩子会和自己的内心有一个交流,同时引导自己的行为。
所以,在孩子自言自语的时候,我们大可不必视如洪水猛兽,不妨耐心地倾听,了解他们在想些什么、在为什么而努力,走进他们的内心世界。
- 王女士|5岁女孩停止长个,不发育,医生怒斥:常吃3物,难怪积食成这样
- 孩子|抱孩子手腕疼
- 赶快|孩子有积食,发育会“慢半拍”,医生坦言:别吃药,赶快食疗
- 左撇子|孩子左撇子需要纠正?儿科医生提醒:胡乱折腾,可能会影响他发育
- 孩子|孩子不讲话,是大器晚成还是语言发展有问题?
- 妈妈|会做这5件事的妈妈,培养出的孩子都很优秀,看你是不是这样?
- 从来不|上幼儿园“从来不哭”的孩子,家庭有这3大优点,孩子受益终生
- 浪费|“扔了怪浪费,给你家孩子穿吧”,宝妈假意收下后,第二天就捐了
- 有钱|不管有钱没钱,秋天多吃2种食物,大脑营养足,孩子成绩会更好
- 方法|孩子不好好吃饭,父母愁,试试那几个方法,或许你不用追着孩子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