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见“躬身入局”,只见杨柘离席( 二 )


首先要强调 , 这两款机型本身产品力就相当羸弱 , 不能归咎于杨柘全责 。 但是时至2017年 , “大师”依然还想用“文青”、“意境”的营销方式去做智能手机市场 , 只能说是迎合了老板黄章的喜好 , 却背离了魅族“年轻化和实用主义”为主的用户群体 。
相反 , 被“发配”到魅蓝的李楠却在同一时期做得风生水起 , 这个被外界成为“连呼吸都在营销的胖子” , 一手将魅蓝打造成为魅族绝对的销量担当 。 只可惜 , 老板黄章并不喜欢他那套打法 。
什么叫能力?不是孤芳自赏 , 也不是曲意逢迎 , 而是“与时俱进” 。
加盟小米后 , 情况同样如此 。 今年6月初雷军在微博公布杨柘任职CMO的消息后 , 业内有着很大的争议 。 很多人都认为杨柘的营销风格并不适合以年轻消费者(极客风潮)为核心的小米 , 甚至有不少人认为杨柘的前同事李楠或许更适合 。 不过 , 雷军当时想要的是小米品牌的高端化 , 所以单从这一点来看 , 杨柘似乎更加适合 。
但是出任副总裁及CMO的这半年里 , 外界并没有看到杨柘在产品营销策略上拿出什么令人关注的方案 。 有的也只是雷军今年8月份在微博上夸赞杨柘主导设计的几张小米10至尊纪念版海报 , 然后 , 就没有然后了 。
不见“躬身入局”,只见杨柘离席文章插图
至于小米品牌的高端化 , 至少从目前来看“革命”尚未成功 , 这也非杨柘一己之力所能改变 , 毕竟一个手机品牌的高端化营造是需要时间和技术沉淀的 , 至于接下来的故事应该和杨大师没有什么关系了 。
职业经理人与同袍文化
杨柘喜爱的东西和他一贯的营销策略 , 都是较为固化的 , 而从他毁誉参半的职业生涯经历来看 , 营销这件事儿也不可能存在一招鲜吃遍天 。 我们并不否认传统文化的营销魅力 , 包括近年来国潮的崛起也说明年轻人并不拒绝“传统” 。 但是在智能手机这个更新换代极快的科技行业 , 不同的企业形象、不同的产品定位需要的是精准的营销理念 。
回到杨柘的“成名作”——华为手机品牌成功高端化这件事儿上 , 与其说杨柘成就了华为 , 不如说是华为成就了杨柘 。 对于智能手机这种硬件产品 , 产品本身永远是第一位的 。 Mate 7时代的华为 , 面对的是三星和苹果这样的重量级对手 , 其产品本身在研发投入、技术进步、用户体验提升、销售渠道完善等方面 , 都有着一代又一代华为人的付出 , 这才促成了华为手机日后的成功 。
不客气地说 , 有了产品本身品质过硬的基础 , 营销更多的是起到了锦上添花的作用 。
如果细心留意一下会发现 , 和杨柘一样当年在华为获得成就的高管并不在少数 。 例如后来的酷派集团CEO刘江峰、360手机总裁李开新、锤子科技CTO吴德周等等 , 他们任职华为期间都曾有过耀眼的成绩 , 但离开华为之后却光环不再 。 即便他们后来成为了某一手机品牌的负责人(操盘手) , 手中的权利也远比当年在华为时要大很多 , 但却无一例外没能复制自己当年的成功 。
所以 , 作为一名职业经理人 , 需要的是审时度势 , 根据不同的企业特性制定不同的经营策略 。
至今为止将近30年的职业生涯里 , 杨柘先后加入过10家科技公司 , 跳槽频率不可谓不高 。 先不讨论性情坚韧和耐性 , 至少一名优秀的职业经理人应该善于把自己的构想与每一个新公司的特性进行融合 , 而不是永远只站在高处大谈战略和理想 , 不能真正“躬身入局” 。
换言之 , 谁都不愿意被时代远远甩到后面 。 对于“大师”来说 , 营销的对象在成长 , 服务的受众在变化 。 作为营销达人 , 不能一直用代沟作为借口而滞留在同辈中人的时代氛围内 , 也不应一直站在时局之外隔靴搔痒地指点江山 。 唯有放空自己的头脑 , 不带成见地躬身入局 , 才能真正拆解当下的时局 , 在赛场中长袖善舞、从善如流 。
这其中 , 观念的创新是关键 。 当身处高速发展的科技行业 , 面对国内不断成熟的智能手机用户群体 , 倾听用户的声音才是制胜守则 。
但是 , 从2015年10月加入TCL至今 , 杨柘始终没有太多变化 , 或者说自始至终他都是一个“坚守执念”的人 。 对于那些看好、惋惜、支持杨柘的朋友 , 有一句话不知是否中听:从某种角度来看“大师“或许只是一个“个人主义者”或是“机会主义者” 。
【不见“躬身入局”,只见杨柘离席】记得当年雷军在邀请摩托罗拉高管钱晨博士加盟小米时 , 钱晨曾提出“只要现金、不要股份” 。 这个要求最终让雷军放弃了钱晨 , 因为彼时雷军最需要的是具有创业精神的伙伴 。 同理 , 当杨柘卸任小米CMO , 对雷军而言或许也不是什么坏事 。 小米的高端化是一个“持久战” , 需要的是一个真正能够静下心来和战友们一起“胜则举杯相庆、败则拼死相救”的同袍 , “大师”显然不是这样的合适人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