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又火了!引领中国智造的背后,是独一无二的人才管理秘笈

近日 , 小米又双叒叕火了一把 , 央视《新闻联播》用近三分的时长 , 专访了小米CEO创始人、董事长兼CEO雷军 , 并重点展示了小米智能工厂和各类实验室 , 极大地肯定了小米的创新能力和对中国制造业的助推作用 。
在采访中 , 雷军表示:“我们坚持小米还是要做一家技术公司 , 而且要死磕硬核技术 , 要做‘制造的制造’ , 要赋能整个中国制造业 。 ”
小米又火了!引领中国智造的背后,是独一无二的人才管理秘笈文章插图
#小米为什么上了央视新闻#
事实上 , 小米并非直到近一两年才迎来创新成果的大爆发 , 而是一路走来都在孜孜以求地探索前沿领域 。 对技术文化重视 , 使得小米对技术人才的吸引力在不断增强 。
而小米的成功 , 更是离不开对人才的“选育留用” , 其背后的人才管理与发展独门秘笈 , 值得我们学习 。

  • 如何找到人(找到合适的人才 , 要学会一些独门武功秘籍)
  • 如何留住人(留住人才 , 最重要的是让员工成为“粉丝”)
  • 如何塑造人(人才的塑造和培养 , 雷军有些方法可以推荐给大家)
雷军曾说 , 优秀的公司赚的是利润 , 卓越的公司赢的是人心 。 目前小米的管理更加有序 , 人才储备更加充实 , 小米经历了一家能够长期稳定发展的公司所必需的修炼 。
那在人才培养上 , 小米是如何修炼的呢?揭开小米人才管理的神秘面纱 , 让我们窥视一二 。
小米又火了!引领中国智造的背后,是独一无二的人才管理秘笈文章插图
如何找到人2010年4月6日 , 在银谷大厦807室 , 14个人一起喝了碗小米粥 , 小米就此踏上旅程 。 雷军在手机行业门外观察了很久 , 等真正踏入这条河流的时候 , 才知道这和过去自己所取得的荣光不能完全融入 , 还要经历绝大多数创业者都会经历的痛苦 。
首要的就是找人 。 现在来看 , 无论什么样的企业 , 要想找到优秀的人都很困难 , 而解决这个问题只有两种办法:
  • 其一 , 创始人每天要花足够多的时间去找人;
  • 其二 , 要把现有的产品和业务做好 , 展示公司未来的发展空间和机会 , 以达到筑巢引凤的效果 。
具体来讲 , 有以下几方面的武功秘籍可以偷偷学来 。
“葵花宝典”
“欲练神功 , 挥刀自宫” , 要练成“葵花宝典” , 必须有不疯魔不成活的定力 。 以“葵花宝典”来形容雷军选择人才时的决心和对人才的重视程度 , 一点都不过分 。
小米创立初期 , 规模小 , 甚至连产品都没有 , 如何组建极强的团队 , 如何获得对方的信任?在最开始的半年 , 雷军每天花百分之七八十的时间去找人 。
他的做法其实挺“笨”的 , 就是用韧劲 。 他还在金山的时候 , 就是这么干了 。 有一次他面临发不出工资的困境 , 但公司还要去找人 , 大家都极度没有信心 , 而他却很自信 , 和大家说 , 我们只要找五十个人 , 而全北京有一千多万人 , 只要下功夫就一定能找到!
于是 , 他用了一个很笨的方法 , 到处去找信得过的人请教 , 问他在这个工作上谁最棒?问了一圈下来 , 有了二十个人的名单 , 然后请名单上每一个人去吃饭 , 差不多每个人吃了三顿饭 , 花了三四个月的时间 , 终于说服了两个人 。
他有个观点 , 在核心人才上面 , 一定要不惜血本去找 。 这些优秀的人大多有所成 , 你要让他们自己去发现答案 , 为何要舍去目前的一切和你来做一件看似“疯狂的事情”?
在刚创办小米的时候 , 雷军每天要见很多人 , 向他们介绍自己做了什么事 , 想找什么人 , 能不能给他一个机会见面聊聊 。
结果失败的比例很高 , 那时他每天恨不得从早上谈到晚上一两点 , 但还是找不到志同道合的人 。 不过他相信事在人为 , 创业者招不到人才 , 只是因为自己投入的精力还不够多 。
作为一个科技企业 , 其实最难搞定的就是优秀的硬件工程师 。 为了找到一个非常出色的硬件工程师 , 雷军曾连续打了90多个电话 。 当时 , 这位工程师没有创业的决心 , 始终不相信小米模式能盈利 , 后来雷军开玩笑问他:“你觉得你钱多还是我钱多?”他说“当然是您钱多” , 雷军就对他说:“那就说明我比你会挣钱 , 不如我们俩分工 , 你就负责产品 , 我来负责挣钱 。 ”最后他终于答应了 。
为了找到硬件的负责人 , 小米的几个合伙人和候选人谈了有好几个月 , 进展非常慢 , 有的候选人还找了“经纪人”来和雷军谈条件 , 不仅要高期权 , 而且还要比现在的大公司更好的福利待遇 。 有一次谈至凌晨 , 双方一度接近崩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