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旧的互联网企业VS创新的传统企业:微软站哪端?( 二 )


“他们不需要去革谁的命 , 如果不改变的话 , 自己就完蛋了 。 ”
与传统企业的由痛点驱动技术变革相比 , 韦青反而觉得互联网企业没有几年前那么自信了——你的技术实力不要靠飙一个新名词来彰显 。 他甚至搬出一大堆大师 , 一语惊人——人类在过去几十年里 , 科学没有本质的创新 。 在他看来 , “咱们现在用的还是四五十年代的图灵、冯·诺依曼的理论 。 贝塔朗菲在20年代就推出了系统论、信息论;维纳的控制论 , 也都是在4、50年代就已经成型了 。 ”
现在是一个找不着北的时代在如今大热的新基建浪潮中 , 从需求端 , 新基建被分成消费互联网和产业互联网两大市场 。 从供给端 , 也存在 BAT 等投身新基建的互联网公司 , 以及投身基础设施建设的传统公司这两大阵营 。
相对消费互联网的冲动型消费和体验型消费 , 韦青认为产业互联网的冲动性没有那么多 , 相对更加冷静、克制 。 “产业互联网的客户不在乎你的技术是什么 , 它甚至不在乎你的技术是先进还是落后 。 ”
相对于 BAT 等互联网公司在新基建市场的“高举高打”:比如腾讯未来5年投入5000亿用于新基建;比如阿里未来3年投入2000亿 , 韦青的看法避开了这些投资上的耀眼数字 。 对于新基建是否投资过热 , 他认为关键在于客户是否真的是从 A 点走到 B 点 。 “A 点是当下 , B 点是未来 。 而不是说天天想着未来 , 连自己 A 点在哪里都不知道 。 ”
“现在是一个找不着北的时代 。 虽然找不到北 , 但有北的特征 。 ”这句话乍一听起来有些难懂 , 韦青的具体解释是:我知道自己要去北边 , 但是不知道要怎么走 , 但是有些感受是能够体会的:比方说往北走的话 , 可能气温越来越低 。 新基建就有点类似要找到你的北或者到达北 。
“我只知道要到这边 , 但我不知道怎么走 。 怎么办呢?就是小步快跑 , 快速迭代 。 比如现在的开发从瀑布式变成了敏捷式 , 这就是互联网精神 , 这才是互联网精神的精髓之所在 , 就是说它的预判是我不知道 。 ”
结束语对于时代发展矛盾冲突中的微软 , 有一个“老生常谈”的例子就是微软从提出“Linux 是癌症” , 到全面拥抱开源、收购 GitHub 。 这也是本次访谈接近尾声时的一个话题 。
在韦青看来 , 微软早期说 Linux 是癌症并不是说 Linux 不好 , 只不过它对于微软当时所认为的 IT 业或者是软件业的发展是不利的——没有足够的动力让行业往前走 。
而之后的拥抱开源 ,是因人、因时、因事、因势、因地制宜 , 在这个上下文语义下 , 以微软现在的业务模式来看——开源和业务发展是兼容的 。 只不过开源并非跟 Open Source 划等号 , 很多企业的开发方式还是 Inner Source——内部开源 。
“Richard Stallman(自由软件之父)的观点 , 包括纵观整个开源历史 , 开源的核心精神既不是所谓无条件的自由 , 也不是免费的自由 , 而是创新的自由和交互的自由 。 ”
微软秋季技术课堂已圆满结束 , 在这里我们延续了 Ignite 的技术话题 , 从前沿技术到行业趋势剖析再到各类创新工具和开发秘籍 , 与你一起解析企业如何借助技术重塑业务模式 , 重新定义未来发展 , 拥抱变革 。
关注「微软科技」公众号 , 回复「微软秋季技术课堂」观看精彩回放!
嘉宾 | 微软中国首席技术官 韦青
采访 | 极客邦科技 CEO 霍泰稳
编辑 | 张晓楠
【守旧的互联网企业VS创新的传统企业:微软站哪端?】本文转载自「Info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