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商生死战2.0,“每日优鲜们”将何去何从?( 二 )


市场似乎被疫情“重新盘活” , 但对电商平台来说 , 一切和几年前似乎没什么区别 , 且形式变得更加严峻了——被疫情带来的新用户构成较为复杂 , 且以中老年人为主 , 与「生鲜电商」的传统客群画像完全不同 。
当疫情过后 , 这些被优惠券与疫情不得不居家买菜限制的中老年人们日常买菜的习惯并不会因「生鲜电商」更加方便快捷而发生改变 。 而如何改变以往通过盲目补贴留存新用户的“烧钱模式” , 也成为了又一次考验电商平台的难题 。
与此同时 , 因疫情带来的食品安全隐患也为行业蒙上了一层阴影:在近2个月内就发生了11起与生鲜冷链相关的新冠病毒事件 , 不少企业面临着较大的困难 。 而因门店员工确诊 , 此前盒马鲜生深圳21家门店更是全部紧急停业 。
电商生死战2.0,“每日优鲜们”将何去何从?文章插图
但疫情终究还是为“每日优鲜们”争取到了宝贵的时间:依靠最近到账的4.95亿美元巨额融资 , 每日优鲜选择把钱花在刀刃上 , 着重投入智慧连锁技术中 。 将商品、物流、营销三大业务拆分升级 。
如今 , 在前置仓已经具备足够规模的前提下 , 每日优鲜前置仓的售罄率为10% , 损耗率仅为1% 。 在供应链上 , 凤祥股份、伊赛牛肉、恒都、久久丫、通用磨坊等也已加入每日优鲜阵营 。 在其核心品类果蔬1000多款SKU中 , 已有80%以上实现了直采 。
而对于已经在外卖业务中“称霸”的美团来说 , 其最核心的优势就是别人无法企及的配送体系 , 配送速度越快 , 菜越新鲜 。 加之已经被多家生鲜巨头教育好的一二线白领市场与自己的外卖客群高度重合 , 品牌都不需要花大力气做 , 未来口碑恐怕也是水到渠成 。
巨头入场 , 生鲜电商前路何方?
“疫情结束了 , 菜好买了 , 红包也重新变多了 。 ”资本永不眠 , 曾经被视为“弃子”的生鲜电商 , 也因疫情重获资本青睐:
7月23日 , 每日优鲜宣布完成新一轮4.95亿美元融资 , 由中金资本旗下基金领投 , 工银国际、腾讯等数家机构联合出资 。 此轮融资是每日优鲜获得的第9轮融资 , 也是今年生鲜到家行业目前的最大规模融资 。
除老玩家外 , 新兴力量也在蠢蠢欲动:
7月7日 , 美团推出「美团优选」 , “杀入”社区团购市场 , 同时推进的还有“美团买菜”项目 , 其速度与野心难分上下;7月22日「兴盛优选」被传于近期完成C+轮融资 , 投后估值约40亿美元 , 距离上一轮获得2亿美元融资仅1个月;7月29日「十荟团」宣布完成C2轮融资 , 距上一轮融资仅仅60天;出行巨头滴滴也在近日上线了社区团购产品「橙心优选」;而就在「潮汐商业评论」截稿前 , “四处宣战”的拼多多也突然推出了“多多买菜” 。
自此阿里、腾讯、滴滴、美团、拼多多五家互联网巨头均已参赛 , 一场新的大战即将打响 。
电商生死战2.0,“每日优鲜们”将何去何从?文章插图
图/网络
让人熟悉的“烧钱战”也回来了:从前低调的叮咚买菜在接连获得多次融资后 , 也开始用巨额补贴逼近了每日优鲜的大本营——北京 , 仅在进入北京市场第二天后 , 叮咚买菜就实现了单日破万单 , 就连「潮汐商业评论」也曾在小区门口被叮咚买菜的地推小哥“指导”着下载了APP , 又花了10块钱左右“巨款”就买到了大量的蔬菜水果 。 而美团买菜也正在用1.28元一只的鲜活鲍鱼、0.99元250g的菜心等超低价爆款产品与大红包俘获着消费者的芳心 。
你方唱罢我登场 , 喜得如小范一般的消费者享受了一波又一波红利 , “不过长期在用的买菜APP还是那么两三个” 。
面对如今红的发紫的生鲜电商市场 , 让我们回到最初的问题:生鲜电商还会有未来吗?答案是肯定的 。
据艾瑞数据研究 , 预计2023年生鲜电商市场交易规模将超过8000亿元 。 显然 , 这个已经拼到“刺刀见血”的市场仍然有空间 。
就在一场新的“厮杀”过后 , 2019年生鲜电商行业前5家企业份额占比为57.2% , 市场开始朝着强者恒强、弱者恒弱的方向发展 。
电商生死战2.0,“每日优鲜们”将何去何从?文章插图
图/网络
在预见到新零售赛道可能会产生的问题后 , 盒马选择了另一套打法 , 将“梯度”定义为发展重点 , 而并不再局限于单纯的“到店”或是“到家” 。 除盒马鲜生之外 , 盒马菜市、盒马mini、盒马F2、盒马小站等全新版本的盒马零售店也已经或者将陆续投入到市场 , 以探索更多方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