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商生死战2.0,“每日优鲜们”将何去何从?


电商生死战2.0,“每日优鲜们”将何去何从?文章插图
【潮汐商业评论】
住在青年路的小范 , 觉得他永远和他住的小区有着看不见的时差 。 每天清早8点 , 小范出门上班 , 门口水果店的大爷还在开着神车五菱上货 。 晚上10点 , 加过班也健过身的小范回到家门口 , 水果店大爷早已回家休息 。
出租屋住了3年 , 小范是在开始用生鲜电商之后 , 才能做到每天吃到水果 。 而在疫情期间 , 为了抢菜抢水果 , 小范的手机里甚至不知不觉躺了每日优鲜、叮当买菜、盒马、7Fresh等n个APP 。 这些APP一直在他手机里躺到了疫情后 , 因为——每家都在发优惠券 , 总有可薅的羊毛让小范舍不得删掉其中任何一个 。
小范这样生活在一二线大城市 , 生活节奏快、对价格不敏感的年轻人是生鲜电商的主流客户 , 而小范手机里的“买菜”文件夹也俨然是国内生鲜市场的缩影 。
电商生死战2.0,“每日优鲜们”将何去何从?文章插图
【电商生死战2.0,“每日优鲜们”将何去何从?】原本被认为已经奄奄一息的生鲜电商 , 经历了疫情期间的一次爆发 , 也即将迎来又一场大战 。 这次的战果将会如何呢?
写给“买菜APP”的一段“黑”历史
据天眼查数据显示:截至今年8月25日 , 我国在今年共成立1.2万家生鲜电商相关企业 , 较去年同比增长21.2% 。 而其中第二季度新增近6600家相关企业 , 同比增长52.3% , 甚至阿里、美团等巨头也纷纷入场 。
这场由疫情催生的生鲜电商"第二春" , 也让人不禁联想起2015、16年间生鲜电商市场的“青春期” , 无论是如今的"一哥"每日优鲜 , 还是“死”的无比壮烈的呆萝卜 , 都诞生于那个时代 。
忆往昔 , 在2015年起资本疯狂闯入生鲜市场后 , 2016年行业洗牌初步已经完成 。
以呆萝卜为代表的「店仓合一」模式和以每日优鲜为代表的「前置仓」模式 , 配合多家前赴后继的社区团购电商以各自方式“美丽” , 获得了迅速发展 。
然而 , 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2016年的一份统计数据显示 , 彼时全国4000多家生鲜电商仅1%盈利 。
无论哪种方式可能终将是殊途同归 。
「前置仓」和「店仓合一」天生就是重资产模式 , 获胜的关键就在于不断规模化 , 只有抢占足够多的网点 , 在供应链采购、后端物流成本等方面压低成本 , 才有可能占领更大市场 。
电商生死战2.0,“每日优鲜们”将何去何从?文章插图
图/网络
进一步是日趋激烈的「行业补贴战」 , 退一步则是用“烧钱”的方式「大规模战」 。 怎么都是烧钱——被历史铭记的呆萝卜就是在获得首轮融资后做出了疯狂扩张的万店计划 , 导致资金链断裂 。 即便是及社区团购也被雷潮殃及:在19年下半年 , 松鼠拼拼、你我您、美家优享等社区团购平台纷纷传出裁员等负面消息 。
即便是如今风光无限的每日优鲜也没能逃过盈利魔咒 , 在“满99减50”大额优惠券大额优惠券满天飞的2016年里 , 尽管每日优鲜已经宣布在北京实现区域性盈利 , 但据亿欧网报道每日优鲜将“烧钱补贴”的优惠券金额计入“总部市场费用” , 从而在财务上造就了所谓「盈利」 。
制造“盈利神话”的同时 , 每日优鲜也频频被传拖欠供应商货款、以各种名目克扣供应商费用及要求供应商提供50%毛利率商品等 。
一切的一切 , 都说明了被资本青睐的「生鲜电商」并未带来应有的利润 。
据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的数据来看 , 在4000多家生鲜电商中 , 仅有4%能做到收支平衡 , 高达88%从业者陷入亏损 , 巨额亏损商家也有7% , 而真正盈利的不过1% 。
如果不是疫情突然添的这一把“火” , 还将有多少生鲜电商活不到黎明前夕 , 我们也无法想象 。
重启一次 , 生鲜电商就会好吗?
小范回忆 , 如果没有这次疫情 , 他可能这辈子都不会想到平时抢着给他送优惠券的买菜APP会变得这么“抢手”:每天清早6点 , 小范会第一时间从床上爬起来 , 轮流在各APP买菜 , 但往往起早贪黑还是手速“不给力” , 收获寥寥 。
“不要说挑菜了 , 能买到就是奇迹了 。 ”
电商生死战2.0,“每日优鲜们”将何去何从?文章插图
图/网络
让我们来回顾下生鲜电商们的“战绩”吧:从除夕到大年初九 , 「京东到家」全平台成交额同比去年增长约374%;自除夕至大年初四 , 「每日优鲜」交易额相比去年同期增长321%;而「叮咚买菜」在大年三十的订单量也同比前月增长超3倍 。 美团外卖、盒马鲜生也都至少拿出了平时3倍订单量的好成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