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空|鲲鹏航空( 二 )


在现场,我们就看到了天宫系统解决方案支撑下的绵阳智慧政务,即使是面对高峰期事务办理、交通实时预测等访存密集的高压数据场景,依然保持着相比友商明显更加流畅的处理速度和交互体验。
航空|鲲鹏航空
文章插图
第二,高度智慧的“大脑”。路修的再宽阔、跑的车辆再多,红绿灯调节不到位,跑得越快反而越堵堵,群众幸福感指数并不能因为算力的单一升级而必然获得提升。具体到服务器市场,就需要在数据处理的基础上,充分叠加神经网络的逻辑推理,转化成给大众生活带来真实益处的决策,才符合普惠AI的终极逻辑。
而鲲鹏基础芯片族,与训练推理芯片昇腾的天然强融合性,就从基础上铸就了长虹天宫系统能够成为支撑千行万业智能化的“潜力股”。
航空|鲲鹏航空
文章插图
(长虹天宫服务器生产线)
第三,充分延展的“四肢”。
独木不成林,单弦不成音,想要成为产业智能化的基础硬件,意味着天宫系列PC\服务器等还必须拥有足够强的扩展性,去兼容和适配外部设备、中间件等,将更多的软硬件合作伙伴纳入到自家的生态体系之中,共同满足政务、金融、教育、医疗等产业端的多元需求。
如何在一体化、集成化的基础上,如何让合作伙伴快速融入自身?架设在鲲鹏“硬件开放、软件开源”基础上的天宫,就成功实现了行业应用聚合,吸引了统信、中标麒麟、人大金仓等100余个数据库、中间件、安全、打印扫描、网络设备等软硬件品牌的加入。
今时今日,一个名为“天宫”的、步履矫健、优质可靠的计算生命体正在鲲鹏生态中被孕育出来。一方面,得益于绵阳和长虹长期深钻ICT产业制造、品质管控的创新土壤;同时,华为鲲鹏也为其插上了“一飞冲天”的动力之翼。
迎击计算长空:
鲲鹏生态下的“万物逍遥游”
庄子在《逍遥游》中这样形容鲲鹏——鲲之大,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还能“扶摇而上九万里”。乍一听,正如华为高级副总裁、Cloud & AI产品与服务总裁侯金龙言称华为要“把鲲鹏打造成数字经济的坚实底座”一样,都壮大恢宏。
如果将其拆解成数字世界里的腾飞动能,或许就不难从微观层面读懂鲲鹏生态的使能之道。
正所谓“有芯才有力”,鲲鹏的首要任务自然是解决产业端的算力诉求,这就要提到以“鲲鹏处理器”为基础的芯片族多核、高并发能力。作为业界首颗兼容ARM架构的64核数据中心处理器,鲲鹏920处理器(Huawei Kunpeng 920)一出世就技惊四座。
通过优化分支预测算法、提升运算单元数量、改进内存子系统架构等一系列微架构设计,华为大幅度提高了ARM架构的处理器性能,鲲鹏920处理器的主频可达2.6GHz,内存带宽则超出业界主流46%,在大数据场景,任务处理耗时则降低35%,已经成为高性能、高吞吐、高能效的处理器新选择,也是鲲鹏生态得以立足的底气所在。
航空|鲲鹏航空
文章插图
在此基础上,华为全面的ICT技术创新,让鲲鹏处理器的动力得以快速输出到产业链关键环节。
实现鲲鹏920处理器的性能突破之后,华为又进一步打磨了鲲鹏主板、SSD、网卡、Atlas系列AI模组和板卡等部件,这使得其合作伙伴能够快速聚石成塔,搭建起自身可商用的硬件工程能力,从而让更多ICT业者有望品尝到计算市场的甘醇与价值。
当产业端做好了智能计算的准备,华为的第三重使能,则是借助开源使能的开放生态,激活全社会对数字经济的能力想象。
通过开源服务器操作系统、GaussDB OLTP单机版数据库、HetuEngine数据虚拟化引擎和MindSpore全场景AI计算框架,华为已经将覆盖端、边、云的全场景开发框架交付给了广大的开发者,一荣俱荣,共赢计算新时代。由此,得以将更多行业与应用摆渡到更高可靠、可控的智能彼岸。
鲲鹏就此展翅,翱翔在“中国科技城”的上空,而在它背后,则是万千产业弄潮儿迎击智能浩瀚长空的英雄梦想。
向着深空的万千星辰起航,
新天宫驶向何方?
一个有趣的巧合,长虹“天宫”系统,恰巧和中国第一座宇宙空间站同名。人类探索宇宙,是为了揭开自然与生命的未解之谜,寻找未来可能的栖息地,那么数字世界的“天宫”,能否作为绵阳ICT产业转型升级的载体,借助“鲲鹏”的力量探索至更遥远的深空呢?
这未知的一问,或许需要从鲲鹏生态在这座城市中生长起来时,所可能带来的种种草蛇灰线的伏笔,去寻找答案。